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幌子  拼音:huǎng zi
1.挂在店铺门外,用来招徕顾客的招牌。《金瓶梅》第一八回:「朱红小匮,油漆牌面,吊看幌子,甚是热闹。」
2.表现在外用以蒙蔽他人的言行。《红楼梦》第七七回:「虽然,『闻名不如见面』,空长了一个好模样儿,竟是个没药性的爆竹,只好装幌子罢,倒比我还发讪怕羞。」
《國語辭典》:装幌子(裝幌子)  拼音:zhuāng huǎng zi
1.幌子,酒店的旗帜。装幌子比喻人专饰外表,摆空架子。《野叟曝言》第三六回:「那装幌子、支空头、偷天换日的拐棍,历任以来,也不知夹死了多少!」也作「装门面」、「装点门面」。
2.比喻宣扬丑事,使人丢脸。此为反面用法。也作「装门面」。
《国语辞典》:挂了幌子(挂了幌子)  拼音:guà le huǎng zi
受伤。《红楼梦》第二六回:「这脸上又和谁挥拳的?挂了幌子了。」
分类:受伤
《国语辞典》:斗幌子(斗幌子)  拼音:dòu huǎng zi
以戏言逗弄他人,不谈正题。如:「他一直与我斗幌子,令人摸不清他的来意。」
《国语辞典》:做幌子  拼音:zuò huǎng zi
故意做出某种样子以掩饰真相。如:「吴老闆开设这家食品行不过做幌子,其实暗地从事走私的勾当。」
《国语辞典》:作幌子  拼音:zuò huǎng zi
以无关的事件作藉口来掩饰真意。《红楼梦》第三四回:「分明是为打了宝玉,没的献勤儿,拿我来作幌子!」
《國語辭典》:挂幌子(掛幌子)  拼音:guà huǎng zi
1.原指商店门首悬挂所售货物的招牌,现在常借指利用用某种好听的名义。如:「他请人赞助兴办文创事业是挂幌子,实际上是在敛财。」
2.隐情外露。如:「他刚才准是撒了谎,脸上都挂幌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