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耳檐儿当不的胡帽(耳檐儿当不的胡帽)  拼音:ěr yán ér dàng bù de hú mào
耳檐,天冷时禦寒所戴的耳套。胡帽,毡帽。比喻小东西派不上大用场。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巧言不如直道,买马也索籴料,耳檐儿当不的胡帽,墙底下不是那避雨处。」
《国语辞典》:可著头做帽子(可著头做帽子)  拼音:kě zhe tóu zuò mào zi
依照头的大小缝制帽子。比喻精打细算,毫不浪费。《红楼梦》第七五回:「如今都是可著头做帽子了,要一点富馀也不能的。」
《国语辞典》:野鸡戴皮帽儿(野鸡戴皮帽儿)  拼音:yě jī dài pí mào ér
(歇后语)充鹰。意指野鸡戴上皮帽子假装是老鹰。讥讽人冒充主人或自以为了不起。《醒世姻缘传》第五六回:「不知那里拾了个坐崖头顶棚子的滥货来家,野鸡戴皮帽儿──充鹰哩!」
《国语辞典》:不戴帽儿的汉子(不戴帽儿的汉子)  拼音:bù dài mào ér de hàn zi
文学作品中指具有男子气概的女子。《醒世姻缘传》第三三回:「好小厮,我起你的皮!你哄你那傻爹罢了,你连我,这不戴帽儿的汉子也哄起来了!」也作「不带头巾男子汉」。
《国语辞典》:脱帽露顶(脱帽露顶)  拼音:tuō mào lù dǐng
脱帽露出头顶。比喻行为豪放,不受礼教约束。唐。杜甫〈饮中八仙歌〉:「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玉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国语辞典》:豹皮帽  拼音:bào pí mào
用豹皮制成的帽子。
分类:豹皮帽子
《国语辞典》:船形帽  拼音:chuán xíng mào
一种类似船形的帽子。
《国语辞典》:草帽缏(草帽缏)  拼音:cǎo mào biàn
麦秆编成的辫形带子,可用来编制草帽、提篮等。也作「草帽辫」。
《国语辞典》:藓帽(藓帽)  拼音:xiǎn mào
覆于藓苔植物孢子体上的茶褐色毛冠。也称为「蒴帽」。参见「蒴帽」条。
《国语辞典》:蒴帽  拼音:shuò mào
藓苔植物的孢子体于藏卵器中发育时,藏卵器腹部形成一个膨大套囊,但其生长旋被幼孢子体所超越,藏卵器之上部遂顶在孢子体上,覆盖于孢蒴顶端,形如帽。也称为「藓帽」、「苔帽」。
《国语辞典》:浴帽  拼音:yù mào
洗澡时为避免弄湿头发而戴的防水帽子。
《国语辞典》:大礼帽(大礼帽)  拼音:dà lǐ mào
穿著大礼服时所戴的礼帽。
分类:穿著礼帽
《国语辞典》:耳朵帽  拼音:ěr duo mào
旧时用皮毛制成的二个扁圆形小套。冬天戴在耳上,可以禦寒。
《国语辞典》:冰帽  拼音:bīng mào
发展于高纬度高原地带的冰河,范围小于大陆冰河。因其形状如帽覆,故称为「冰帽」。如格陵兰岛及冰岛陆上的冰河。也称为「冰冠」、「冰原」、「高原冰河」。
《国语辞典》:螺帽  拼音:luó mào
螺栓的配合件。中心具有内螺纹的圆孔与螺栓的外螺纹相齧合,用以锁固物体。参见「螺丝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