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1,分13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分类词汇(续上)
却敌冠
縓冠
桑叶冠
解廌冠
帽舌
帽徽
帽盔
乱项
玛尔噶
篾帽
旅游帽
《漢語大詞典》:却敌冠(卻敵冠)
亦作“却敌冠”。 汉 代卫士的帽子。后汉书·舆服志下:“却敌冠,前高四寸,通长四寸,后高三寸,制似进贤,卫士服之。”
分類:卫士帽子
《漢語大詞典》:縓冠
浅红色的帽子。仪礼·丧服:“縓冠,葛絰带,麻衣縓缘。”
《漢語大詞典》:桑叶冠(桑葉冠)
用桑树叶缝制的帽子。 汉 刘向 新序·节士上:“ 原宪 冠桑叶冠,杖藜杖而应门,正冠则缨絶,衽襟则肘见。”
《漢語大詞典》:解廌冠
即獬豸冠。古代法官戴的帽子。新唐书·车服志:“法冠者,御史大夫、中丞、御史之服也。一名解廌冠。”
《國語辭典》:帽舌  拼音:mào shé
帽子前面突出一块像舌头的檐,多用来遮挡阳光。
《國語辭典》:帽徽  拼音:mào huī
钉在帽子上的徽章。
《國語辭典》:帽盔  拼音:mào kuī
无帽檐、帽舌的硬壳帽子,一般在中间有一条突起线。
《漢語大詞典》:乱项(亂項)
谓帽子不戴端正。项,系帽的带子。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或乱项科头,或裸袒蹲夷。”
《漢語大詞典》:玛尔噶(瑪爾噶)
蒙古语。帽子。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合围后,自乌图里处虞卒脱帽以鞭擎之,高声传呼玛尔噶口号。按玛尔噶者,蒙古语帽也。”
《漢語大詞典》:篾帽
斗笠。竹篾编制的帽子。《中国民间故事选·张郎赛宝》:“ 张郎 在田边坐下用篾帽搧着风,打算休息一下。”
《漢語大詞典》:旅游帽
旅游时戴用的帽子。款式多样。夏季旅游帽,前帽檐多为有色塑料硬片,帽顶透空或用稀薄材料制成,具有通风、透凉、降温的功能。春、秋季旅游帽,多为斜纹组织的布料制成,帽顶呈流线般圆弧型,饰有对比色的装饰线条,帽檐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