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导标(导标)  拼音:dǎo biāo
一种航行指标。常见于港口附近的岸边,及航道狭窄的地方。由前低后高的两个标识构成,当两者成一直线,即为安全的航行区域。如:「设置了导标,船只出入港口安全多了。」
《国语辞典》:汗疹  拼音:hàn zhěn
病名。一种夏日常见的皮肤病。因汗孔受到阻塞,妨碍汗液的排出,使得皮肤上生出表浅晶状小水疱或红色、发痒的小疹。
《国语辞典》:比武招亲(比武招亲)  拼音:bǐ wǔ zhāo qīn
透过武术竞赛方式来挑选女婿,常见于古典戏剧中。如京剧《罗家洼》一剧的主要情节即是孙二娘之父孙伯权在罗家洼摆设擂台,为女选婿的故事。
《国语辞典》:扮家家酒  拼音:bàn jiā jiā jiǔ
一种常见的儿戏。小孩间各自扮演家庭角色,拟构诸种情节进行游戏,可单人玩,亦可多人玩。如:「小华、小明正在院子里扮家家酒哩!」
《国语辞典》:不世之艺(不世之艺)  拼音:bù shì zhī yì
世所罕见的才艺、不常见的才能。明。凌濛初《红拂记》第三出:「一妹以天人之姿,蕴不世之艺。从夫之贵,以盛轩裳。」
《国语辞典》:镇痛剂(镇痛剂)  拼音:zhèn tòng jì
一种减轻或除去疼痛的药物。常见的药物如用于解热镇痛的乙醯胺酚(普拿疼)与阿斯匹灵,及用于癌末与烧烫伤病患的吗啡等。
《国语辞典》:黴菌病  拼音:méi jùn bìng
由黴菌引起的疾病,最常见的是皮肤病。如白癣、头皮癣。
《国语辞典》:晶体管(晶体管)  拼音:jīng tǐ guǎn
用锗、硅等晶体制成的电子管。作用如常见的真空管,优点是体积小、不怕震、耗电少,在无线电技术中用来整流、检波、放大等。
《国语辞典》:家常菜  拼音:jiā cháng cài
家庭中常见的菜肴。
《国语辞典》:金黄藻(金黄藻)  拼音:jīn huáng zǎo
植物名。海水、淡水及湿泥中常见的一群藻类,为构成海洋中浮游生物的重要部分。单细胞或呈疏松排列的群体。细胞内有明显的核、液泡及色素体,含大量叶绿素及胡萝卜素,呈深金黄色或黄褐色,大部分具有矽质的壁,体呈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细胞壁状如由上、下二壳嵌合而成,含有多量矽化物,并呈现各种微细花纹。
《国语辞典》:老面孔  拼音:lǎo miàn kǒng
1.俗称常见的熟人。如:「来这家餐厅捧场的都是些老面孔。」
2.大陆地区指样貌多年未变的事物。
《国语辞典》:老地方  拼音:lǎo dì fang
彼此最常见面及熟悉的地方。如:「咱们明午在老地方见面,不见不散。」
《国语辞典》:腺病毒  拼音:xiàn bìng dú
环境中常见的致病原,大都经由接触(如触摸或握手)、咳嗽和打喷嚏的飞沫传染,以及接触带有腺病毒的物体或环境而遭到感染。腺病毒可引起广泛的疾病,如感冒、咽炎、支气管炎、肺炎、腹泻、结膜炎、膀胱炎、肠胃炎及脑膜炎等。
《国语辞典》:牙周病  拼音:yá zhōu bìng
牙周组织的各种疾病,以齿龈炎及牙周组织炎最为常见。牙周组织系指在牙齿周围支持牙齿的牙骨质、牙周膜、齿槽骨以及齿龈等四种口腔组织。牙周病的早期症状有牙龈红肿,刷牙容易流血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将引起牙槽骨的破坏,造成牙根的松动。
《国语辞典》:液晶窗  拼音:yè jīng chuāng
利用液晶显示讯息的视窗。常见于相机、摄影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