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8,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席间
祖席
坐席
避席
促席
席帽
法席
席上珍
席前
半席
片席
接席
暖席
重席
展席
《骈字类编》:席间(席间)
礼记曲礼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注谓讲问之客也函犹容也讲问宜相对容丈足以指画也
分类:席间
《漢語大詞典》:祖席
饯行的宴席。 唐 杜甫 《送许八拾遗归江宁觐省》诗:“圣朝新孝理,祖席倍辉光。” 仇兆鳌 注:“祖席,饮饯也。” 宋 梅尧臣 《梦同诸公饯仲文梦中坐上作》诗:“已许郊间陈祖席,少停车马莫催行。” 宋 贺铸 《琴调相思引·送范殿监赴黄冈》词:“终日怀归翻送客,春风祖席南城陌。” 清 杨模 《汉阳旅中送蔡子汇征游湘潭》诗:“祖席杯堪把,河桥柳掛丝。”参见“ 祖饯 ”。
分類:饯行宴席
《國語辭典》:祖饯(祖餞)  拼音:zǔ jiàn
饯行。《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高彪传》:「时京兆第五永为督军御史,使督幽州,百官大会,祖饯于长乐观。」《南史。卷四七。虞玩之传》:「玩之东归,俭不出送,朝廷无祖饯者。」
《國語辭典》:坐席  拼音:zuò xí
1.原指入筵席而宴饮,后泛指参加宴会。元。秦𥳑夫《东堂老》第三折:「(小末云)小哥,父亲的言语,著我来,明日请坐席哩!」《红楼梦》第七一回:「大家谦逊半日,方才坐席。」
2.坐位。《韩非子。说林》:「卫将军文子见曾子,曾子不起,而延于坐席。」《三国演义》第三三回:「时天气严寒,尚见床榻上无裀褥,谓康曰:『愿铺坐席。』」
《國語辭典》:避席  拼音:bì xí
古人席地而坐,为表示对某人尊敬,离坐而起,称为「避席」。《战国策。燕策三》:「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三国演义》第一四回:「曹操避席曰:『闻名久矣!幸得于此相见。』」
《國語辭典》:促席  拼音:cù xí
坐席相靠近。晋。陶渊明〈停云〉诗:「安得促席,说彼平生。」唐。韩愈 送浮屠令纵西游序:「乘閒致密,促席接膝,讥评文章,商较人士。」
分類:坐席靠近
《國語辭典》:席帽  拼音:xí mào
用藤草编织成的帽子。形似毡笠,四缘垂下,可蔽日遮颜。唐、宋时,尚未显贵的读书人都戴这种帽子。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二:「盖国初犹袭唐风,士子皆曳袍重戴,出则以席帽自随。」清。陈维崧 满江红。席帽聊萧词:「席帽聊萧,偶经过信陵祠下,正满目荒台败叶,东京客舍。」
《漢語大詞典》:法席
佛教语。讲解佛法的座席。亦泛指讲解佛法的场所。古尊宿语录·慈明禅师语录:“一夕诉曰:自至法席不蒙指示。”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宗回长老》:“僧 宗回 者,累建法席。”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 木陈和尚 名 道忞 ,曾主 天童 法席,后封 宏觉国师 。” 吕澄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九讲:“﹝ 延寿 ﹞以后就去 明州 雪窦 开法,法席很盛。”
《漢語大詞典》:席上珍
(1).见“ 席珍 ”。
(2).可供席上珍玩的物品。 费砚 《抚印宗派绝句》:“百炼老铁圆且润,治印能为席上珍。”
分類:物品
《國語辭典》:席珍  拼音:xí zhēn
比喻美善的德性或人才。参见「席上之珍」条。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原道》:「雕琢情性,组织辞令,木铎起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出入并鞍马,光辉参席珍。」
《骈字类编》:席前
宋史礼志见冠笄下
《骈字类编》:半席
宋 方一夔 杂兴十首 其三 水北山人偏解意,求分半席间樵渔。
元 宋无 雨篷为吟友题 家分半席并鸥眠,兴堕吴头楚尾天。
《漢語大詞典》:片席
(1).片帆,孤舟。 唐 许浑 《九日登樟亭驿楼》诗:“鱸鱠与蓴羹,西风片席轻。” 宋 林逋 《送僧休复之京师》诗:“春江片席远,松月一房空。”
(2).一张坐席。言其狭小。 清 洪升 《长生殿·复召》:“万岁爷何惜宫中片席之地,乃使沦落外边!”
《漢語大詞典》:接席
坐席相接。多形容亲近。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行则连舆,止则接席。”旧唐书·哀帝纪:“虽蓝衫鱼简,当一见而便许升堂;纵拖紫腰金,若非类而无令接席。” 明 胡应麟 《〈诗薮〉序》:“乘舟接席,相与扬搉古今,覈本支,程殿最。” 清 纳兰性德 《拟古》诗之十六:“ 安石 负盛名,乃在衡门初。名僧既接席,妙伎亦同车。”
《漢語大詞典》:暖席(煖席)
把座位坐热。指安居。 陈毅 《过太行山书怀》诗:“我行半 中国 ,廿年不暖席。”参见“ 席不暇暖 ”。
煖席:久坐而留有体温的坐席。指安坐闲居。《淮南子·修务训》:“ 孔子 无黔突, 墨子 无煖席。” 金 元好问 《看山》诗:“ 孔墨 不煖席, 盗跖 华堂居。” 清 王图炳 《咏史》:“ 洙泗 无煖席, 齐梁 无停轨。”
《國語辭典》:席不暇暖  拼音:xí bù xiá nuǎn
席子還沒坐暖就得起身再忙別的事。比喻奔走極為忙碌,沒有休息的時候。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武王式商容之閭,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白孤劍誰託,悲歌自憐,迫于悽惶,席不暇暖。」
《漢語大詞典》:重席
(1).层迭的坐席。古人席地而坐,以坐席层迭的多少表示身分的高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季氏 饮大夫酒, 臧紇 为客,既献, 臧孙 命北面重席,新樽絜之。” 杨伯峻 注:“重席,二层席。古代席地坐,席之层次,依其位之高低。仪礼·乡饮酒礼云:‘公三重,大夫再重。’则重席,大夫之坐。”仪礼·乡射礼“大夫辞加席,主人对,不去加席” 汉 郑玄 注:“辞之者,谦不以己尊加贤者也;不去者,大夫再重席,正也。宾一重席。”
(2).后汉书·儒林传上·戴凭载: 戴凭 解经不穷,“遂重坐五十餘席”。后用以借指学问渊博的儒者。周书·儒林传序:“握素怀鈆重席解颐之士,间出於朝廷。”南史·谢举传:“ 广 深叹服,仍以所执麈尾、斑竹杖、滑石书格荐之,以况重席焉。” 唐 骆宾王 《上郭赞府启》:“味道弹冠,望横经於重席。”参见“ 重坐 ”。
《漢語大詞典》:重坐
重罚,重刑。魏书·孝感传·长孙虑:“母因饮酒,其父 真 呵叱之,误以杖击,便即致死。 真 为县囚执,处以重坐。”
(1).指层迭列置的坐位。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高廊四注,重坐曲阁。” 郭璞 注引 司马彪 曰:“廊廡上级下级皆可坐,故曰重坐。”一说,重坐即重轩;或谓重坐即重室,指两层的楼房。参阅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裴駰 集解引 晋 郭璞 注, 清 王先谦 汉书补注
(2).谓所坐席位铺有多层坐垫。后汉书·儒林传上·戴凭:“正旦朝贺,百僚毕会,帝令羣臣能説经者更相难詰,义有不通,輒夺其席以益通者, 凭 遂重坐五十餘席。”
《韵府拾遗 陌韵》:展席
吴海夏日游东皋亭诗展席俯清池倚槛盼层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