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67,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皇上帝
南帝
帝徽
帝佐
九帝
帝扃
帝婿
帝禋
泰帝
思帝乡
帝机
帝纲
帝储
帝赏
春帝
《漢語大詞典》:皇上帝
拜上帝教对基督教的上帝的称呼。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原道觉世训》:“皇上帝,天下凡间大共之父也。死生祸福由其主宰,服食器用,皆其造成。”
《漢語大詞典》:南帝
(1).指南海之帝 儵 。典出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 儵 ,北海之帝为 忽 ,中央之帝为 浑沌 。 儵 与 忽 ,时相与遇於 浑沌 之地, 浑沌 待之甚善。 儵 与 忽 谋报 浑沌 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 浑沌 死。” 唐 韩愈 《嘲鼾睡》诗:“ 南帝 初奋槌,凿窍洩 混沌 。”
(2).古代神话中的五位天帝之一,即南方 赤帝 ,名 赤熛怒 。云笈七籤卷五二:“ 北帝 激电, 南帝 火陈, 东苍 启烛,赫赫雷震。” 宋 欧阳修 《剑联句》:“ 南帝 输火精, 西皇 降金液。”参见“ 五帝 ”。
《國語辭典》:五帝  拼音:wǔ dì
1.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五位圣王。因出自传说,故说法不尽相同,较主要者为:(1)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南朝宋。裴骃。集解:「太史公依世本、大戴礼,以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2)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2.东西南北中五方位的天神。指太昊、炎帝、少昊、颛顼、黄帝。《周礼。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汉。郑玄。注:「五帝:苍曰灵威仰,太昊食焉,赤曰赤熛怒,炎帝食焉,黄曰含枢纽,黄帝食焉,白曰白招拒,少昊食焉,黑曰汁光纪,颛顼食焉。」《楚辞。屈原。九章。惜诵》:「令五帝以析中兮,戒六神与向服。」汉。王逸。注:「五帝谓五方神也,东方为太白皞,南方为炎帝,西方为少昊,北方为颛顼,中央为黄帝。」
《漢語大詞典》:帝徽
谓天帝的美德。《南齐书·乐志》:“神锡懋祉,四纬昭明;仰福帝徽,俯齐庶生。”
分類:天帝美德
《漢語大詞典》:帝佐
帝王的铺佐。 汉 刘向 列女传·弃母姜嫄:“ 弃 母 妾嫄 ,清静专一;履跡而孕,惧弃於野;鸟兽覆翼,乃復收恤;卒为帝佐,母道既毕。”
分類:帝王
《骈字类编》:九帝
云笈七签三乘各三故立九帝九气分化各生三天故为三境三十六天
《漢語大詞典》:帝扃
犹言皇帝宫阙。指朝廷。扃,门户。魏书·常景传:“虽縻爵帝扃,焉得而寧之?虽结珮皇廷,焉得而荣之?”
《分类字锦》:帝婿(帝婿)
北史杨素传朝廷靡然莫不畏附惟兵部尚书柳述以帝婿之重数于上前面折素
分类:驸马
《漢語大詞典》:帝禋
谓对天帝的祭祀。 宋 王圭 《大飨明堂庆成》诗:“ 皇祐 更秋律,明堂奉帝禋。”
分類:天帝祭祀
《漢語大詞典》:泰帝
传说中的古帝名。即 太昊 伏羲氏 。史记·孝武本纪:“ 泰帝 使 素女 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张守节 正义:“ 泰帝 谓 太昊 伏羲氏 。”
《漢語大詞典》:思帝乡(思帝鄉)
(1). 唐 教坊曲名。见 唐 崔令钦 教坊记·曲名
(2).词牌名。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五:“ 京兆 尹 郑元规 刼迁车驾,移都 东洛 ,既入 华州 ……沿路有《思帝乡》之词。” 清 万树 词律·目次:“《思帝乡》又一体名《万斯年曲》。”
《漢語大詞典》:帝机(帝機)
旧谓天帝造化的力量。 唐 王勃 《益州武都山净惠寺碑》:“原夫帝机寥廓,云雷驱妙有之功;正气洪荒,清浊构乾元之象。”
《漢語大詞典》:帝纲(帝綱)
帝王治国的纲纪。《晋书·乐志下》:“继 大舜 ,佐 陶唐 ;讚 武 文 ,建帝纲。”
《漢語大詞典》:帝储(帝儲)
即皇储。皇位的继承人。一般指皇太子。 南朝 齐 谢朓 《酬德赋》:“君奉笔於帝储,我曳裾於皇穆。”晋书·天文志上:“五帝坐北一星曰太子,帝储也。”
《韵府拾遗 养韵》:帝赏(帝赏)
梁简文帝诗芳年留帝赏应物动天襟
分类:帝赏
《漢語大詞典》:春帝
春神。 唐 陈陶 《冬夜吟》:“八埏螻蚁厌寒栖,早晚青旗引春帝。”参见“ 春神 ”。
分類:春神
《漢語大詞典》:春神
司春之神。 唐 阎朝隐 《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句芒人面乘两龙,道是春神卫九重。” 袁水拍 《献给印度的歌》:“月光下孔雀的翠羽在林间闪光,春神她常年在那里住家。”
分類:春神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