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投售
拿到市场出售。如:农民踊跃投售余粮。
分類:市场出售
《漢語大詞典》:治市
古代掌管市场贸易的官员。治,通“ 司 ”。荀子·王制:“脩採清,易道路,谨盗贼,平室律,以时顺修,使宾旅安而货财通,治市之事也。” 于省吾 《双剑誃诸子新证·荀子二》:“治市,即司市。周礼有‘司市’。”参见“ 司市 ”。
《漢語大詞典》:司市
官名。掌管市场的治教政刑、量度禁令等。周礼·地官·序官:“司市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郑玄 注:“司市,市官之长。” 孙诒让 正义:“司市者以下至泉府十官,并掌国市政令、刑禁、货贿之事。”汉书·食货志下:“诸司市常以四时中月实定所掌,为物上、中、下之贾(价),各自用为市平。”参阅周礼·地官·司市
《国语辞典》:趁头市(趁头市)  拼音:chèn tóu shì
抢先到市场赶集。宋。江端友〈牛酥行〉:「持归空惭辽东豕,努力明年趁头市。」
《漢語大詞典》:佣肆(傭肆)
出卖劳力的市场。 汉 刘向 说苑·善说:“今 周 以贫故来贷粟,而曰‘须我邑粟来也’而赐臣。即来,亦求臣佣肆矣。”
《國語辭典》:摆摊(擺攤)  拼音:bǎi tān
小贩在街上或市场中摆设摊位,陈列货品出售。如:「在夜市摆摊,生意一向不错。」
《國語辭典》:估税(估稅)  拼音:gū shuì
贩卖商品时所课征的税。《晋书。卷七○。甘卓传》:「卓外柔内刚,为政简惠,善于绥抚,估税悉除,市无二价。」
分類:市场
《漢語大詞典》:辞布(辭布)
谓市场上为钱物而引起的争讼。周礼·地官·司市“辟布” 汉 郑玄 注:“故书辟为辞。 郑司农 云:‘辞布,辞讼泉物者也。’” 孙诒让 正义:“因争泉物而辞讼,谓之辞布。”参见“ 辟布 ”。
《漢語大詞典》:辟布
古代买卖双方就钱币出入事发生争执,管理市场的胥吏对此加以审察,定其是非曲直,谓之“辟布”。周礼·地官·司市:“凡万民之期于市者,辟布者、量度者、刑戮者,各于其地之敍。” 郑玄 注:“辟布,市之羣吏考实诸泉入及有遗忘。” 孙诒让 正义:“盖凡万民买卖,贾直既定,而所与泉布或与所约之数不相应,或已付贾而物主诈称未付者,皆就其敍,案问其是非也。”
《國語辭典》:资本市场(資本市場)  拼音:zī běn shì cháng
一年期以上,或未定期限的长期有价證券的公开交易市场。这些有价證券如股票、公债、公司债等。
《國語辭典》:随行就市(隨行就市)  拼音:suí háng jiù shì
大陆地区指根据市场行情确定价格。
《国语辞典》:摊位(摊位)  拼音:tān wèi
摊贩做生意的位址。通常向市场或商场出租,或经警察机关核准的营业地点。
《國語辭典》:套利  拼音:tào lì
1.套取利益。如:「善于权谋的人,常会利用各方的冲突与猜疑,而从中套利。」
2.利用汇率与利息的差价,买卖外汇以赚取利润。一般可区分为汇率套利与利息套利两种。
《漢語大詞典》:衣牌
旧时 上海 钱业市场用语。银元一元兑换铜元的行市。因最初由估衣业挂牌开岀,故称。
《漢語大詞典》:消场(消場)
销售市场;销路。 孙中山 《建国方略·国际共同发展实业计划》:“试问 欧 美 於此世界中,将向何处觅消场,以消纳战争时储节所赢之如许物产乎!” 鲁迅 《书信集·致李霁野》:“ 广东 没有文艺书出版,所以外来之品,消场还好。”
《国语辞典》:南门市场(南门市场)  拼音:nán mén shì cháng
一座历史悠久的改良式传统市场。位于台北市罗斯福路一段及南海路交叉口,为台北市有名的南北食品汇聚中心。如:「南门市场一年到头总是生意兴隆。」
《国语辞典》:批发市场(批发市场)  拼音:pī fā shì cháng
由批发商将大量产品成批卖给零售商或摊贩之市场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