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巽他群岛(巽他群岛)  拼音:xùn tā qún dǎo
Sunda Islands
群岛名。位于印度洋、麻六甲海峡、南海和苏拉威西海(西里伯斯海)之间,为马来群岛的一部分。由大巽他群岛(苏门答腊、爪哇、婆罗洲、苏拉威西岛及附近小岛)和小巽他群岛所组成。大部分属欧亚板块与印澳板块间的岛弧和海岭带。全区以马来文化和语言为主。
《漢語大詞典》:大巽他群岛
马来群岛的主要部分。包括苏门答腊、爪哇、马都拉、婆罗洲、苏拉威西等岛及附近小岛。面积140多万平方千米。除婆罗洲北部与塞巴提克岛北部外,均属印度尼西亚领土。
《国语辞典》:马来群岛(马来群岛)  拼音:mǎ lái qún dǎo
Malay Archipelago
群岛名。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包括菲律宾群岛、小巽他群岛、大巽他群岛及摩鹿加群岛。石油为主要矿产,另有水稻、玉蜀黍、糖、烟叶、橡胶等。也称为「马来西亚印度群岛」、「东印度群岛」、「南洋群岛」。
《国语辞典》:苏拉威西岛(苏拉威西岛)  拼音:sū lā wēi xī dǎo
Celebes Island
岛名。印度尼西亚大巽他群岛四大岛之一,位于澳、亚两大陆棚之间。海岸线总长五千四百七十八公里,连同附近小岛面积共二十二万七千六百五十四平方公里。岛上多山,最大最深的湖泊为托武蒂湖。居民有七大少数民族,生活习惯及信仰各不相同。岛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南半岛和东北半岛的端部,种水稻、玉蜀黍、木薯、芋类、豆类,沿海种烟草,制取海盐。也称为「西里伯」。
《国语辞典》:巴里岛(巴里岛)  拼音:bā lǐ dǎo
Bali Island
岛名。位于爪哇岛以东,为印尼小巽他群岛西端的岛屿,面积约五千六百平方公里。自然条件优越,盛产稻米、棉花及烟草。举凡音乐、舞蹈、戏剧都很著名,是印尼的观光胜地。也作「峇里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