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72,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船运
弹弓
汉简
义甲
丝窠
斧子
畚挶
四器
瓠种
口算
步舆
尺绳
拐子
石器
木鹅
《国语辞典》:船运(船运)  拼音:chuán yùn
以船为工具的运输业务。如:「船运公司」。
《國語辭典》:弹弓(彈弓)  拼音:dàn gōng
1.利用弹力发射弹丸的弓。《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身穿箭衣,腰插弹弓一张,脚下黄牛皮靴。」
2.弹棉花的弓形器具。
《漢語大詞典》:弹花弓(彈花弓)
手工弹棉花的工具。 清 钱学纶 《语新》卷下:“弹花弓, 松 俗男女皆资以为生。其制象字形,非射矢之式也。男弓紘以羊肠为之,击则其声嗒嗒然,弹成絮胎,为人御寒。女则以丝为紘,其声錚錚然,弹成作条,以车纺之,若抽丝,细者曰纬,粗者曰经,总名之曰纱。”
分類:棉花工具
《國語辭典》:弹簧(彈簧)  拼音:tán huáng
利用材料的弹性作用制成的物件,能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伸长、缩短、弯曲、扭转等形变;除去外力后,可恢复原状。
《國語辭典》:汉简(漢簡)  拼音:hàn jiǎn
清末以来,于敦煌等处陆续发现的汉代史料,其中以西北科学考察团于民国十九年在甘肃省居延附近所发现者为最多,称为「居延汉简」。
《國語辭典》:义甲(義甲)  拼音:yì jiǎ
假指甲。唐人弹筝时所用。唐。刘言史 乐府杂词三首之二:「月光如雪金阶上,迸却颇梨义甲声。」
《漢語大詞典》:丝窠(絲窠)
(1).蜘蛛网。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蹄道补復破,丝窠扫还成。” 宋 王安石 《送石赓归宁》诗:“又欲及嵗晚,空堂扫丝窠。” 宋 黄庭坚 《戏呈孔毅父》诗:“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
(2).缫丝的一种工具。 清 卫杰 《蚕桑萃编·蒸茧》:“俟茧锅内提出丝头,一手执清丝,一手用漏瓢舀茧,送入水盆,以清丝穿入牌坊上之丝眼,仍将锅内已煮之茧时时舀送盆内,以便陆续搭入丝窠。”
《國語辭典》:斧子  拼音:fǔ zi
砍竹、木等用的工具。也称为「斧头」。
《漢語大詞典》:畚挶
盛土和抬土的工具。泛指土建工具。左传·襄公九年:“火所未至,彻小屋,涂大屋,陈畚挶,具綆缶,备水器。” 杜预 注:“畚,簣笼。挶,土轝。” 杨伯峻 注:“挶即梮,与輂同,音菊,舁土之器。畚音本,以草索为之,可以盛粮,亦可以盛土。其器较大,甚至 晋灵公 用以盛死尸。梮或是以二木为之,贯穿畚之两耳,二人抬之以运土。”
《漢語大詞典》:四器
(1).古代作为聘礼的四种玉器。即圭、璋、璧、琮。仪礼·聘礼:“凡四器者,唯其所宝,以聘可也。” 郑玄 注:“言国独以此为宝也,四器谓圭、璋、璧、琮。”
(2).画方、圆等图形的四种工具。即规、矩、准、绳。
《漢語大詞典》:瓠种(瓠種)
我国古代北方地区用葫芦制成的播种工具。俗称点葫芦。主要用于谷类和豆类作物的点播。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一:“瓠种,窍瓠贮种,量可斗许。乃穿瓠两头,以木箄贯之,后用手执为柄,前用作觜,泻种於耕壠畔,随耕随泻,务使均匀。”
《漢語大詞典》:口算
(1).亦作“ 口筭 ”。按人口征收的赋税。后汉书·安帝纪:“辛卯,詔以三辅比遭寇乱,人庶流宂,除三年逋租、过更、口筭、芻稾。” 李贤 注引《前书音义》:“人年十五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筭。”汉书·食货志上“常有更赋,罢癃咸出” 颜师古 注引 晋 晋灼 曰:“虽老病者,皆復出口算。” 唐 刘禹锡 《和州刺史厅壁记》:“初 开元 詔书以口筭第郡县为三品,是为下州。” 宋 朱熹 《策问》:“间者天子数下宽大詔书,弛民市征口筭与夫逃赋役者之布。”
(2).按牲畜的头数所征的赋税。旧唐书·崔从传:“ 扬府 旧有货麴之利,资产奴婢交易者,皆有贯率,羊有口算,每岁收利以给用, 从 悉除之。”
(3).也称心算。一种只凭思维及语言活动而不借助任何工具的运算过程。
《國語辭典》:步舆(步輿)  拼音:bù yú
一种木制的便轿。多为老人乘坐。后借指居官在位者迎养父母。《新唐书。卷九九。李纲传》:「以足疾赐步舆,听乘至阁,问以政事。」也作「板舆」、「版舆」。
《漢語大詞典》:尺绳(尺繩)
本指工匠量长短、较曲直的工具,引申为约束,拘囿。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盖去古法愈远,而倜儻跅弛之士,其不谐尺绳於科目,受羈馽於銓曹者,少得以自达矣。”
《國語辭典》:拐子  拼音:guǎi zi
1.瘸腿的人。如:「那个拐子总是站在路口卖口香糖。」
2.用诈术骗取人口或财物的人。《红楼梦》第四回:「这种拐子单管偷拐五、六岁的儿女。」
3.拐杖。如:「他拄著拐子,一跛一跛的走著。」
4.手肘。如:「比赛时他以拐子撞人而犯规。」
《國語辭典》:石器  拼音:shí qì
用石材制成的器具,如手斧、砍器、石刀、石锄等。
《漢語大詞典》:木鹅(木鵝)
(1).木制的鹅。浮水工具。隋书·诚节传·尧君素:“时围甚急,行李断絶, 君素 乃为木鹅,置表於颈,具论事势,浮之 黄河 ,沿流而下。 河阳 守者得之,达於 东都 。” 唐 丁用晦 《芝田录》:“ 煬帝 在 江都 , 代王 留守 长安 ,群盗蜂起。有献计者刻木鹅,繫詔於头,致之 渭 汭,冀 关东 救兵至。日放百千,顺流而下,竟无救至。” 清 徐昂发 《扬州》诗:“木鹅沉处锦颿斜, 隋氏 离宫接暮霞。”
(2).木制的鹅。测水深浅的工具。 唐 颜师古 《隋遗录》上:“ 大业 十二年, 煬帝 ……命云屯将军 麻叔谋 濬 黄河 入 汴堤 ,使胜巨舰。 叔谋 衔命甚酷,以铁脚木鹅试彼浅深,鹅止,谓濬河之夫不忠,队伍死水下。” 唐 无名氏 《炀帝开河记》:“铁脚木鹅长一丈二尺,上流放下,如木鹅住,即是浅处。”
(3).木制的鹅。攻城的战具。旧唐书·李光弼传:“贼恃众直逼其城,以车二乘载木鹅、蒙衝、鬭楼、橦车随其后,督兵填城下堑,三面各八道过其兵,又当堑开栅,各置一门。”新唐书·荔非元礼传:“ 挚 恃众,直逼城,以车千乘载木鹅橦车,麾兵填堑,八道并进。”
(4).洲名。 安徽 桐城县 有 木鹅洲 。相传 五代 周世宗 与 南唐 割江为界,以木鹅浮江中,随其所至,以定南北;鹅沿洲东下,故以木鹅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