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遮罔
侦察巡逻。罔,通“ 网 ”。国语·晋语八“是行也,以藩为军,攀輦即利而舍,候遮扞卫不行, 楚 人不敢谋,畏 晋 之信也” 三国 吴 韦昭 注:“候,候望。遮,遮罔。昼则候遮,夜则扞卫。”
分類:侦察巡逻
《漢語大詞典》:战犬(戰犬)
经过训练的军中用犬。用于巡逻、守卫、传信等。
《漢語大詞典》:拓逻(拓邏)
扩大巡逻。资治通鉴·梁简文帝大宝二年:“於是缘 江 戍逻,望风请服, 景 拓逻至于 隐 磯。” 胡三省 注:“拓,斥开也。逻,遮也,巡也。拓开巡逻以张兵势。”
分類:扩大巡逻
《國語辭典》:巡航  拼音:xún háng
巡逻航行。如:「每天都有军机在领空巡航,以确保国家的安全。」
《漢語大詞典》:巡坊
巡逻街坊。 元 郑廷玉《金凤钗》第三折:“我出城来,见一人走的慌张,敢是那人?説与巡坊的,与我拿将来!”亦指巡逻街坊、负责京城治安的官吏。 清 邵廷采 《钱币略》:“而五城巡坊,察销钱之姦民,痛其罚,使铜必自外省输京师,而铜裕十五矣。”
《漢語大詞典》:汛防
巡逻防守。清史稿·藩部传二·乌珠穆沁:“ 雍正 九年,议剿 噶尔丹策凌 ,詔徵 乌珠穆沁 西各 扎萨克 兵三千驻 乌喇特 汛防四十九旗游牧,復諭 乌珠穆沁 别以兵驻 克嚕伦河 。”
分類:巡逻防守
《国语辞典》:梢棒  拼音:shāo bàng
巡逻、防身的棍棒。《水浒传》第二三回:「这武松提了梢棒,大著步,自过景阳冈来。」也作「哨棒」、「稍棒」。
《国语辞典》:地方火甲  拼音:dì fāng huǒ jiǎ
地方上负责巡逻、打更、治安、救火的差役。《金瓶梅》第二七回:「并责令地方火甲,眼同西门庆家人,即将尸烧化讫来回话。」
《漢語大詞典》:烽逻(烽邏)
烽火与巡逻。指边防警戒。新唐书·王方翼传:“州无隍堑,寇易以攻, 方翼 乃发卒建楼堞,廝 多乐水 自环,烽逻精明。”新唐书·吐蕃传上:“乃严烽逻,开屯田,虏谋稍折。”
《漢語大詞典》:候徼
伺察巡逻。荀子·富国:“观国之治乱臧否,至於疆易而端已见矣。其候徼支繚,其竟关之政尽察,是乱国已。” 郭嵩焘 注:“候徼支繚,多疑而烦苦,竟关之政察,析利而苛细,知此之为乱,可与言治矣。”
分類:伺察巡逻
《漢語大詞典》:护逻(護邏)
护卫巡逻。金史·侯挚传:“仍择 沭阳 之地可以为营屯者,分兵护逻,虽不迁无患也。”
分類:护卫巡逻
《國語辭典》:护卫舰(護衛艦)  拼音:hù wèi jiàn
一种有武力装备的军舰,大多担任巡逻、护航、警戒等任务。
《漢語大詞典》:哈号(哈號)
清 代京师中巡逻兵卒报晓。 清 郝懿行 《晋宋书故·鸡鸣歌》:“今京师夜漏二十餘刻后,逻卒一人先唱,众人属和,其声抑扬宛转,有音无字,须臾之间,徧传远近……通谓之‘哈号’。”
《國語辭典》:钞逻(鈔邏)  拼音:chāo luó
蒐索寻取。《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逊遣亲人韩扁赍表奉报,还,遇敌于沔中,钞逻得扁。」
分類:巡逻查问
《國語辭典》:炮艇  拼音:pào tǐng
以火炮为主力装备的舰艇。其任务在沿海或内河地区攻击敌方沿岸目标,掩护军队登陆,或者轰击敌人潜艇等攻击性军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