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8,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分类词汇(续上)
大抚台
郎窑
抚篆
抚标
大都宪
大宪台
侍教生
三大宪
《国语辞典》:大抚台(大抚台)  拼音:dà fǔ tái
古时对钦差巡抚的尊称。《幼学琼林。卷一。文臣类》:「称都堂曰大抚台。」
《国语辞典》:郎窑(郎窑)  拼音:láng yáo
清代著名的瓷窑。为康熙年间江西巡抚郎廷极督理监烧的御窑,世人遂以其姓命名。郎窑的最大成就为恢复明中期失传的铜红釉烧造技术,即著名的郎窑红。
《漢語大詞典》:抚篆(撫篆)
巡抚的职位。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四:“六年,公子 国楨 权 河南 抚篆,明年即真。”
分類:巡抚职位
《漢語大詞典》:抚标(撫標)
明 清 时巡抚直辖的军队。 清 鲁一同 《关忠节公家传》:“时诸军集 广 府者,驻防 满 兵、督标、抚标兵,共不下万人。”清史稿·兵志二:“ 浙江 巡抚统辖抚标二营。”
《漢語大詞典》:大都宪(大都憲)
明 代称巡抚从三品为大都宪。 清 梁章钜 称谓录·巡抚·大都宪:“ 李日华 《官制备考》:‘巡抚从三品称大都宪、大宪臺、大柱国。’案 李日华 明 人,此盖 明 制。”
分類:巡抚三品
《漢語大詞典》:大宪台(大憲臺)
明 代称从三品巡抚为大宪台。详“ 大都宪 ”。
分類:三品巡抚
《漢語大詞典》:大都宪(大都憲)
明 代称巡抚从三品为大都宪。 清 梁章钜 称谓录·巡抚·大都宪:“ 李日华 《官制备考》:‘巡抚从三品称大都宪、大宪臺、大柱国。’案 李日华 明 人,此盖 明 制。”
分類:巡抚三品
《漢語大詞典》:侍教生
明 代后期御史对巡抚的自称。亦泛用为公卿对缙绅的自称。多用于名帖或其他书面文字中。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御史于巡抚,尚犹投刺称晚生侍坐也。辛卯以后,则僉坐矣,寻称晚侍生正坐矣,又称侍教生矣,已而与巡抚彼此俱称侍生矣。”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古道:“惟京卿尚有之,侍郎则称年晚生,尚书则仅年侍教生。”亦省作“ 侍教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古道:“近年 申吴县 七旬, 萧岳峰 大司马其同年也。时 申 久居林, 萧 已晋三孤,尚於祝文称‘侍教’,他可知矣。”
《漢語大詞典》:三大宪(三大憲)
清 代地方官员对抚台(巡抚)、藩台(布政使)、臬台(提刑按察使)的合称。《冷眼观》第二回:“我们应酬多,一年三百六十日,差不多三大宪上司衙门里的幕友,倒有三百五十天在 钓鱼巷 做议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