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93,分4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州都
炎州
兖州
瀛州
汝州
衢州
夔州
冀州
惠州
庐州
五州
潮州
衡州
郑州
通州
《漢語大詞典》:州都
州大中正的别称。 三国 魏 曹丕 时行九品中正制,郡置中正,州置大中正,掌管地方选拔官吏事宜。 隋 时避讳,改大中正为州都,常以重臣兼任,如 炀帝 为 晋王 时,即曾任州都。 开皇 后罢九品中正制,改行科举,州都遂废。《晋书·刘毅传》:“置州都者,取州里清议,咸所归服,将以镇异同,一言议。”宋书·恩倖传序:“州都郡正,以才品人。” 陈垣 《史讳举例》卷六:“ 魏 晋 以后,诸州皆置大中正,以甄别流品。 隋 时避讳,改为州都,而去中正之名。”
《漢語大詞典》:炎州
楚辞·远游:“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后因以“炎州”泛指南方广大地区。 南朝 梁 江淹 《空青赋》:“西海之草,炎州之烟。” 唐 杜甫 《得广州张判官书》诗:“忽得炎州信,遥从月峡传。” 清 林则徐 《中秋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诗:“蛮烟一扫海如镜,清气长此留炎州。”
《国语辞典》:兖州(兖州)  拼音:yǎn zhōu
地名:(1)古九州之一,包括今山东省旧东昌府及兖州、济南、青州西北境;并河北省旧大名府及正定、河间东南境等地。(2)山东省旧府名,滋阳县为其旧治。
《漢語大詞典》:瀛州
见“ 瀛洲 ”。
分類:瀛州
《國語辭典》:瀛洲  拼音:yíng zhōu
传说为东海中神仙所居住的仙岛。《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骈字类编》:汝州
元史地理志汝州唐初为伊州又改汝州宋属京西北路元至元三年废郏城宝丰二县入梁县后复置郏县韩明一统志汝州周为王畿地春秋戎蛮子邑战国属 后属魏秦属三川郡汉为河南郡梁县地三国魏属舞阳郡晋属河南襄城二郡后魏属汝北鲁阳二郡东魏置北荆州后周改曰和州隋改汝州以汝水为名寻改襄城郡治承休县唐复为汝州改承休为梁县天宝初改州为临汝郡乾元初复为汝州五代因之
《骈字类编》:衢州
明一统志衢州府禹贡扬州之域春秋为越西鄙姑蔑之地秦立太末县属会稽郡东汉分立新安县吴以二县属东阳郡隋废太末入金华属婺州唐始析婺州信安县置衢州天宝中改信安郡乾元初复为衢州元改为衢州路本朝改龙游府寻改为衢州府
《骈字类编》:夔州
地理通释巫峡在夔州巫山县西楚置杜又常山蛇者法出孙子谓之率然盖高直阵也 牧注孙子云数起于五而终于八今夔州诸葛武侯以石纵横八行为方阵奇正之出皆生于此 山谷跋竹枝歌刘梦得作竹枝歌九章余从容歌之夔州风声气俗皆可想见
《國語辭典》:冀州  拼音:jì zhōu
1.地名。古九州之一,包括今河北、山西两省,及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之地。
2.古时泛指中原地区。《楚辞。屈原。九歌。云中君》:「览冀州兮有馀,横四海兮焉穷?」
《高级汉语词典》:惠州  拼音:huì zhōu
广东省县级市及专区政府所在地。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在广州东120公里,面积419平方公里。是东江流域物资集散地
分类:惠州
《骈字类编》:庐州(庐州)
唐书地理志庐州庐江郡土贡花纹交梭丝布茶腊酥鹿脯生石斛
《漢語大詞典》:五州
南朝 时指北方的领土。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诗:“春方动辰驾,望幸倾五州。” 李善 注:“尚书有十二州, 宋 得其七,故谓北境云五州。”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五:“片言而求三辅,一説而定五州。”
分類:北方领土
《国语辞典》:潮州  拼音:cháo zhōu
1.地名。大陆地区广东省旧府名,今潮安县为其旧治。
2.乡镇名。位于屏东县,面积四十二点四三三一平方公里。因先人自大陆潮州移居至此,为纪念故乡而命名为潮州。
《骈字类编》:衡州
唐 司空曙 赠衡岳隐禅师 拥褐安居南岳头,白云高寺见衡州。
分类:衡州
《高级汉语词典》:郑州  拼音:zhèng zhōu
河南省省会。位于河南省中部,临黄河,在京汉、陇海铁路交汇处,市区面积1000平方公里,人口197万。为交通枢纽,黄淮平原物资集散地,中国新兴的棉纺工业基地
分类:郑州
《漢語大詞典》:通州
古州名。西魏时改万州为通州,唐因之,宋时改名达州,在现在的四川达县及邻近地区
地处今江苏省南通县的旧州名,俗称南通州
地处今北京通县的旧州名,俗称北通州
地处今通县的旧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