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06,分74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蕴崇
蕴崇
已崇
崇阿
崇学
崇节
崇让
崇敬
下崇
崇恩
崇岭
崇正
崇极
崇替
崇虚
《漢語大詞典》:蕴崇
积聚;堆积。《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絶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杨伯峻 注:“蕰崇,积聚也……堆积附着苗根,让其发酵肥田也。”
分類:积聚堆积
《漢語大詞典》:蕴崇
(1).积聚;堆积。《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藴崇之。” 杜预 注:“藴,积也;崇,聚也。” 汉 张衡 《东京赋》:“其遇民也,若薙氏之芟草,既藴崇之,又行火焉。”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狐猨竞驰,衔草曳木,既已藴崇,猛焰将炽。” 清 钱谦益 《忠烈杨公墓志铭》:“﹝羣小﹞浸淫藴崇,而发作於鼎革之交。”
(2).指邪恶。 南朝 梁 沈约 《梁武帝践祚后与诸州郡敕》:“亿兆与崑冈并燎,縉绅与藴崇共日。”
《韵府拾遗 东韵》:已崇
考工记轮已崇则人不能登也注已甚也
《國語辭典》:崇阿  拼音:chóng ē
高山。唐。王勃〈滕王阁序〉:「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分類:高丘高山
《骈字类编》:崇学(崇学)
晋书范宁传宁解褐为馀杭令在县兴学校养生徒期年之后风化大行自中兴以来崇学敦教未有如宁者也雅文心雕龙暨明帝崇学 诏间出
《骈字类编》:崇节(崇节)
吕温凌烟阁勋臣赞堂堂魏公崇节大志
《骈字类编》:崇让(崇让)
晋书刘寔传寔以世多进趣廉逊道缺乃著崇让论以矫之
又宣室志崇让里在东郡 西溪丛语李义山崇让宅宴诗风过回塘万竹悲洛阳有崇让坊有河阳节度使王茂元宅李即茂元之婿
《國語辭典》:崇敬  拼音:chóng jìng
1.崇尚恭敬的礼节。《汉书。卷二三。刑法志》:「爱待敬而不败,德须威而久立,故制礼以崇敬,作刑以明威也。」
2.尊敬。如:「他一向受人崇敬,其一言一行,都被奉为圭臬。」《陈书。卷一三。列传。周敷》:「敷悯其危惧,屈体崇敬,厚加给恤,送之西上。」
《骈字类编》:下崇
高允徵士颂刘许履忠竭力致躬出能骋说入献其功輶轩一举桡燕下崇名彰魏世亨业亦隆
《骈字类编》:崇恩
唐 陈子昂 洛城观酺应制 崇恩踰五日,惠泽畅三才。
《骈字类编》:崇岭(崇岭)
潘岳西征赋登崤坂之威夷仰崇岭之嵯峨
《骈字类编》:崇正
晋书孝武文李太后传会稽王道子启母以子贵皇太妃纯德光大休祐攸钟宜崇正名号帝尊为皇太后丹又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曜藻崇正元冕 裳注谓为洗马也崇正太子之宫也
《漢語大詞典》:崇极(崇極)
(1).至尊之位。指帝位。陈书·废帝纪:“ 慈训太后 集羣臣於朝堂,令曰:‘…… 伯宗 昔在储宫,本无令问,及居崇极,遂骋凶淫。’”
(2).崇高的敬意。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 天宝 中,天子以为古爵莫贵於公侯,故海岳之祝,牺币之数,放而依之,所以致崇极於大神。” 宋 李攸 《宋朝事实·御制》:“顾山川之神,足以纪纲天下者,非致隆备物,以昭崇极,则不足以称。”
《漢語大詞典》:崇替
兴废,盛衰。国语·楚语下:“吾闻君子唯独居思念前世之崇替者,与哀殯丧,於是有叹,其餘则否。” 韦昭 注:“崇,终也;替,废也。”按,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两字对文而误解例:“按崇替二字对文, 韦 注曰:‘崇,终也;替,废也’,是未达崇字之义。文选·东京赋 薛综 注曰:‘崇犹兴也。’然则崇替犹言兴废。”《文选·王俭〈褚渊碑文〉》:“自非坦怀至公,永鉴崇替,孰能光辅五君,寅亮二代者哉。” 张铣 注:“崇,兴;替,废也。” 唐 王勃 《三国论》:“然废兴有际,崇替递来,每览其书,曷能不临卷而永怀,抚事而伊鬱也。” 清 方苞 《族谱序》:“自是以往,子孙之崇替不可知,而谱之存亡不可必也。”
分類:兴废盛衰
《漢語大詞典》:崇虚
崇尚虚假。 晋 陆机 《演连珠》:“臣闻积实虽微,必动於物;崇虚虽广,不能移心。”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崇虚非徵,积实莫尚。” 李善 注:“言崇尚虚假,谅非有徵,积累成实,则莫能尚也。”
分類:崇尚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