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1—230 【介绍】: 三国魏颍川长社人,字元常。东汉末,举孝廉,除尚书郎、阳陵令,以疾去官。后为廷尉正、黄门侍郎。曹操执政,表为御史中丞,迁侍中尚书仆射,封东武亭侯。又以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召集流散,恢复生产。魏文帝立,为廷尉,进封崇高乡侯。明帝时,进封定陵侯,迁太傅。工书。兼善各体,尤精隶楷,与张芝、王羲之齐名,并称钟张、钟王。卒谥成。所书《宣示表》、《贺捷表》、《荐季直表》等,有后人摹刻本。
全三国文·卷二十四
繇字元常,颖川长社人。献帝初举孝廉,历尚书郎、阳陵令,以疾去,辟三府,为廷尉正黄门侍郎。及迁许,拜御史中丞,迁侍中尚书仆射,封东武亭侯。寻以侍中守司隶校尉,督关中诸军。魏国建,为大理,迁相国。文帝即王位,复为大理,及受禅,改廷尉,进封崇高乡侯,迁太尉,转封平阳乡侯。明帝即位,进封定陵侯,迁太傅。太和四年卒,谥曰成侯。
《國語辭典》:师道尊严(師道尊嚴)  拼音:shī dào zūn yán
师长受人尊敬,所传授的知识、技能等才会被尊重。参见「师严道尊」条。后多用以指为师之道的尊贵及威严。《元史。卷一七一。刘因传》:「家居教授,师道尊严,弟子造其门者,随材器教之,皆有成就。」
《漢語大詞典》:劳动模范(勞動模範)
国家授予建设事业中先进人物的一种崇高称号,以表彰劳动中有显著成绩或重大贡献而可以作为榜样的人。
《漢語大詞典》:祭司长(祭司長)
古犹太教主持宗教祭祀活动的人,地位崇高。 鲁迅 《野草·复仇(其二)》:“路人都辱骂他,祭司长和文士也戏弄他,和他同钉的两个强盗也讥诮他。” 巴金 《将军集·将军》:“于是他读了:‘人子将要被交给祭司长和文士:他们要定他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