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峻极(峻極)  拼音:jùn jí
高大无比的样子。《晋书。卷八二。虞溥传》:「然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匪志匪勤,理无由济也。」《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序》:「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矣。」也作「骏极」。
《國語辭典》:峻岭(峻嶺)  拼音:jùn lǐng
高峻的山岭。晋。王羲之〈三月三日兰亭诗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西游记》第一三回:「三藏舍身拚命,上了那峻岭之间,行经半日,更不见个人烟村舍。」
《國語辭典》:峻节(峻節)  拼音:jùn jié
高尚的节操。《文选。颜延之。陶徵士诔》:「若乃巢高之抗行,夷皓之峻节。」
分類:高尚节操
《漢語大詞典》:峻坂
见“ 峻阪 ”。
《國語辭典》:峻阪  拼音:jùn bǎn
山路斜上而陡起的部分。《史记。卷一○一。袁盎晁错传》:「文帝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文选。潘岳。金谷集作诗》:「回溪萦曲阻,峻阪路威夷。」也作「峻坂」。
分類:陡坡
《骈字类编》:山峻
唐 周朴 玉泉寺 溪流云断外,山峻鸟飞还。
《國語辭典》:峻秩  拼音:jùn zhì
尊贵的官阶。宋。欧阳修 谢致仕表:「非止赐于残骸,道愧师儒,乃忝春宫之峻秩,身居畎亩而兼书殿之清名。」
分類:高位高官
《國語辭典》:峻宇  拼音:jùn yǔ
高大的屋宇。《书经。五子之歌》:「甘酒嗜音,峻宇彫墙。」宋。王融 法乐辞歌一二首之一一:「峻宇临层穹,苕苕疏远风。」
分類:高大屋宇
《國語辭典》:高峻  拼音:gāo jùn
1.山高而陡。汉。祢衡〈鹦鹉赋〉:「嬉游高峻,栖跱幽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注》:「空泠峡,峡甚高峻。」
2.比喻品格极高。《南史。卷二○。谢弘微传》:「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
《國語辭典》:峻法  拼音:jùn fǎ
严厉的刑法。《史记。卷一○三。万石君传》:「桑弘羊等致利,王温舒之属峻法。」汉。王充《论衡。非韩》:「养三军之士,明赏罚之命,严刑峻法,富国强兵,此法度也。」也作「峻刑」、「峻网」。
分類:严酷法令
《漢語大詞典》:峻整
(1).高峻整饬。宋书·武帝纪上:“ 循 广州 守兵,不以海道为防,是月,建威将军 孙季高 乘海奄至,而城池峻整,兵犹数千。” 唐 柳宗元 《南岳云峰和尚塔铭》:“礱石峻整,植木蓊茂,凡 衡山 无与为比者。”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一:“ 普定 城垣峻整,街衢宏阔。”
(2).严肃庄重。世说新语·品藻“有人以 王中郎 比车骑”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鸾 《续晋阳秋》:“ 坦之 雅贵有识量,风格峻整。”新唐书·王璠传:“仪宇峻整,著称于时。” 明 李东阳 《傅公墓志铭》:“诗文峻整有格,书法亦遒美为时所重。”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陶文毅公 ,丰裁峻整,好议论人物,惟恐不尽,虽廷对亦然。”
《漢語大詞典》:清峻
(1).廉洁高尚。三国志·魏志·常林传:“时论以 林 节操清峻,欲致之公辅,而 林 遂称疾篤。” 唐 杜甫 《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李舟 名父子,清峻流辈伯。”
(2).清远高耸貌。 唐 康骈 剧谈录·白傅乘舟:“ 卢尚书 简辞 有别墅,近枕 伊水 ,亭榭清峻。”
(3).简约严明。 宋 王谠 唐语林·文学:“ 文宗 好五言诗,品格与 肃 、 代 、 宪宗 同,而古调尤清峻。” 明 李梦阳 《驳何氏论文书》:“沉著、雄丽、清峻、闲雅者,才之类也。” 姚莹 《论诗绝句》之五:“欲识遥深清峻旨, 嵇公 琴散 阮公 怀。” 鲁迅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曹操 曾自己说过:‘倘无我,不知有多少人称王称帝!’这句话他倒并没有说谎。因此之故,影响到文章方面,成了清峻的风格。--就是文章要简约严明的意思。”
(4).公正刚直。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 李公 既治 淮南 ,决 吴湘 之狱,而持法清峻,犯之者无宥,有 严 张 之风也。”
《漢語大詞典》:峻洁(峻潔)
(1).指品行高洁。 唐 柳宗元 《南岳云峰和尚塔铭》:“行峻洁兮貌齐庄,气混溟兮德洋洋。” 宋 陆游 《与何蜀州启》:“恭惟某官旷度清真,高标峻洁。”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 厉樊榭 上计至都,同郡 汤侍郎 右曾 夙慕其才,将礼致焉。 樊榭 即日襆被出城,不与相见。其峻洁多类此。”
(2).指诗文刚劲凝练。 宋 秦观 《韩愈论》:“ 谢灵运 、 鲍照 之诗长於峻洁。”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盖古文峻洁,迥异浮靡,圣笔渊玄,亡资藻饰。” 清 阮元 《与友人论古文书》:“读足下之文,精微峻洁,具有渊源,甚善甚善!” 苏曼殊 《杂著集·随笔》:“尝译其《含羞草》一篇,峻洁无伦,其诗格盖合中土 义山 、 长吉 而鎔冶之者。”
《骈字类编》:增峻(增峻)
杨炯浑天赋南河象阙于是乎增峻左辖边荒于是乎自宁
又王勃集序翰苑豁如词林增峻
《國語辭典》:险峻(險峻)  拼音:xiǎn jùn
地势高峭险要。《文选。宋玉。高唐赋》:「盘石险峻,倾崎崖隤。」《三国演义》第一○回:「长安西二百里盩厔山,其路险峻,可使张、樊两将军屯兵于此,坚壁守之。」
分類:险峻山势
《国语辞典》:苏峻(苏峻)  拼音:sū jùn
人名。(西元?~328)字子高,晋长广掖人(今山东省掖县)。永嘉乱后,拥有锐卒万馀。成帝时为历阳内史,有异志,庾亮召为大司马,实欲夺其兵权,峻不应,举兵作乱,陷京师。后为温峤、陶侃等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