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9,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峻特
危峻
奇峻
幽峻
耸峻
斗峻
峻崿
峻用
峻重
峻责
峻崄
凝峻
整峻
重峻
峻层
《漢語大詞典》:峻特
高超特出。 唐 柳宗元 《南岳云峰寺和尚碑》:“吾师轨行峻特,器宇弘大。”明史·陶琰等传赞:“ 陶琰 诸人清操峻特,卓然可风。”
《漢語大詞典》:危峻
高而险。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濡水:“东南歷石挺下,挺在层峦之上,孤石云举,临崖危峻,可高百餘仞。”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践棘而登,洞门岈然……不甚宽宏,而以危峻逼裂见奇者也。”
《漢語大詞典》:奇峻
(1).指奇特峻峭之山。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漾水:“ 汉阳 西南有 祁山 ,蹊径逶迤,山高巖险,九州之名阻,天下之奇峻。”
(2).谓诗文的风格、语言严正而不同凡俗。 唐 柳宗元 《〈非国语〉跋》:“《越》之下篇尤奇峻,而其事多杂,盖非出於 左氏 。” 宋 惠洪 冷斋夜话·永庵嗣法南禅:“为作疏,语特奇峻。” 明 李东阳 《〈倪文僖公集〉序》:“山林之文尚志节,远声利。其体则清耸奇峻。”
《漢語大詞典》:幽峻
隐僻峻峭。亦指隐僻峻峭之处。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盖 鷄山 迴合之妙,俱其南;当山北者仅有此,亦幽峻之奥区也。”
分類:隐僻峻峭
《漢語大詞典》:耸峻(聳峻)
高峻。 唐 令狐楚 《赋山》:“山,耸峻,回环,沧海上,白云间。” 唐 方干 《酬将作于少监》诗:“仰望孤峯知耸峻,前临积水见波澜。” 章炳麟 《菌说》:“自闻前生之説,而始以所忆者当之耳。亦犹乍忆高冈,如见其峦嶠嵯峨、陵阜耸峻者,而心以为是 华岳 、 岱山 ,然究未登 华 岱 也。”
分類:高峻
《漢語大詞典》:斗峻
高且陡。斗,通“ 陡 ”。旧唐书·令狐楚传:“计其水路,须出 高邮县 界,河岸斗峻而水深狭。” 清 恽敬 《前四川提督董公神道碑铭》:“由 金达山 较 斑斓 ,尤斗峻不可上。”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滇中地势极高》:“至 镇远 ,趋 贵阳 ,俱上大山,斗峻险絶之坡,指不胜屈。”
《漢語大詞典》:峻崿
(1).高峻的山崖。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援琼枝,陟峻崿,以游乎其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湘水:“歷山崖,隥险阻,峻崿万寻,澄源湛于下, 应水 涌于上。” 元 揭傒斯 《春莫闲居寄城西程汉翁十五韵》:“寧与无心游,不受众目怜。褰衣必峻崿,散步亦名园。”
(2).比喻品格刚直。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 诸城 风节峻崿,夺情不起,自不至媕娿选懦如 吴省兰 辈。”
《漢語大詞典》:峻用
提拔任用。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六:“国初天下始定,更崇文士,自殿试亲放榜,状元往往遂见峻用。”
《漢語大詞典》:峻重
(1).严厉。宋书·武帝纪下:“往者军国务殷,事有权制,劫科峻重,施之一时。今王道惟新,政和法简,可一除之,还遵旧条。”
(2).指地位高而重要。旧唐书·郑畋传:“禁林素号清严,承旨尤称峻重。”
《漢語大詞典》:峻责(峻責)
(1).严酷地索取。新唐书·李实传:“ 德宗 访外疾苦, 实 诡曰:‘岁虽旱,不害有秋。’乃峻责租调,人穷无告,至彻舍鬻苗输于官。”
(2).严厉责备。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吕公著论台谏:“ 易 ( 贾易 )因论 苏軾 曰:‘ 文彦博 实主之。’太皇欲峻责 易 。”
《漢語大詞典》:峻崄(峻嶮)
见“ 峻险 ”。
《漢語大詞典》:峻险(峻險)
亦作“ 峻嶮 ”。 险峻,高而陡。文选·张衡〈西京赋〉:“襄岸夷涂,脩路峻险。” 薛综 注:“峻,陡也;险,危也。” 汉 班昭 《东征赋》:“既免脱於峻嶮兮,歷 滎阳 而过 卷 。” 宋 陆游 入蜀记:“洞大如三间屋,有一穴通人过,然阴黑峻嶮,尤可畏。” 明 李东阳 《山行记》:“凡为殿五层,最上有小殿,极峻险。”
分類:峻险险峻
《漢語大詞典》:凝峻
庄重严峻。晋书·傅玄传论:“ 长虞 风格凝峻,弗坠家声。”南史·儒林传·陆庆:“王谓 荣 曰:‘观 陆庆 风神凝峻,殆不可测。’”唐大诏令集·宋璟兼黄门监苏颋平章事制:“﹝ 宋璟 ﹞宇量凝峻,执心劲直。” 明 李东阳 《谢公神道碑》:“为龙为山,志行道施。有泽在人,风采凝峻。”
分類:庄重严峻
《漢語大詞典》:整峻
端庄严正。陈书·袁宪传:“ 袁宪 风格整峻,徇义履道。”新唐书·崔远传:“﹝ 崔远 ﹞有文而风致整峻。”
《漢語大詞典》:重峻
犹高大。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宗经:“然而道心惟微,圣謨卓絶,墙宇重峻,而吐纳自深。”
分類:高大
《漢語大詞典》:峻层(峻層)
高耸。 唐 白敏中 《滑州明福寺新修浮图记》:“越七月,浮图成,峻层孤危,高无有伦。”
分類:高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