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岩峻(巖峻)
险峻。 汉 班固 《西都赋》:“於是灵草冬荣,神木丛生,巖峻崷崪,金石峥嶸。”
分類:险峻
《漢語大詞典》:方峻
方正严峻。后汉书·陈蕃传:“﹝ 蕃 ﹞性方峻,不接宾客,士民亦畏其高。”新唐书·杨於陵传:“ 於陵 器量方峻,进止有常度,节操坚明,始终不失其正。”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二:“ 嘉庆 朝, 罗慎斋 主讲 岳麓书院 ,方峻自持,不苟阿顺。”
分類:方正严峻
《國語辭典》:崄峻(嶮峻)  拼音:xiǎn jùn
山势高耸危峻的样子。《梁书。卷五三。良吏传。范述曾传》:「所部横阳县,山谷崄峻,为逋逃所聚。」《喻世明言。卷二○。陈从善梅岭失浑家》:「我今得授广东南雄巡检之职,争奈路途崄峻,好生艰难。」
《國語辭典》:峻切  拼音:jùn qiè
严厉迫切。《魏书。卷八四。儒林传。陈奇传》:「星则好风,星则好雨,梦星压脚,必无善徵。但时令峻切,不敢不赴耳。」《梁书。卷二四。萧景传》:「景在职峻切,官曹肃然。」
《漢語大詞典》:峻命
大命。指天帝或帝王的命令。《礼记·大学》:“云:‘ 殷 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於 殷 ,峻命不易。’” 郑玄 注:“天之大命,得之诚不易。”按,峻,诗·大雅·文王今作“骏”。 宋 苏舜钦 《杜公让官表》:“早居侍从之列,继承屏翰之任,寻被峻命,入冠中臺。”
《漢語大詞典》:峻高
高峻,高耸。《楚辞·九章·涉江》:“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臣闻峻高者隤,叶茂者摧,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分类字锦》:峻风(峻风)
常衮授蒋将明侍御史制持素范以行已秉清心而在公执法不违峻风自远
分类:台谏
《骈字类编》:城峻
唐 杜甫 上白帝城 城峻随天壁,楼高更女墙。
《漢語大詞典》:峻阀(峻閥)
高贵的门第。 唐 沈佺期 《追册章怀太子张良娣文》:“家承峻阀,代袭徽猷。”
分類:高贵门第
《国语辞典》:刘峻(刘峻)  拼音:liú jùn
人名。(西元462~521)字孝标,南朝梁平原(今山东省)人。性好学,为《世说新语》作注,不仅丰富其书内容,也常为考證家所引据。卒后门人私谥为「元靖先生」。著有《山栖志》。
《漢語大詞典》:峻特
高超特出。 唐 柳宗元 《南岳云峰寺和尚碑》:“吾师轨行峻特,器宇弘大。”明史·陶琰等传赞:“ 陶琰 诸人清操峻特,卓然可风。”
《漢語大詞典》:危峻
高而险。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濡水:“东南歷石挺下,挺在层峦之上,孤石云举,临崖危峻,可高百餘仞。”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践棘而登,洞门岈然……不甚宽宏,而以危峻逼裂见奇者也。”
《漢語大詞典》:奇峻
(1).指奇特峻峭之山。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漾水:“ 汉阳 西南有 祁山 ,蹊径逶迤,山高巖险,九州之名阻,天下之奇峻。”
(2).谓诗文的风格、语言严正而不同凡俗。 唐 柳宗元 《〈非国语〉跋》:“《越》之下篇尤奇峻,而其事多杂,盖非出於 左氏 。” 宋 惠洪 冷斋夜话·永庵嗣法南禅:“为作疏,语特奇峻。” 明 李东阳 《〈倪文僖公集〉序》:“山林之文尚志节,远声利。其体则清耸奇峻。”
《漢語大詞典》:幽峻
隐僻峻峭。亦指隐僻峻峭之处。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盖 鷄山 迴合之妙,俱其南;当山北者仅有此,亦幽峻之奥区也。”
分類:隐僻峻峭
《漢語大詞典》:耸峻(聳峻)
高峻。 唐 令狐楚 《赋山》:“山,耸峻,回环,沧海上,白云间。” 唐 方干 《酬将作于少监》诗:“仰望孤峯知耸峻,前临积水见波澜。” 章炳麟 《菌说》:“自闻前生之説,而始以所忆者当之耳。亦犹乍忆高冈,如见其峦嶠嵯峨、陵阜耸峻者,而心以为是 华岳 、 岱山 ,然究未登 华 岱 也。”
分類: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