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9,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峻拒
峻直
峻谷
陟峻
峻崖
峻文
深峻
峻挺
标峻
峻阻
峻清
石峻
峻立
峻削
峻秀
《國語辭典》:峻拒  拼音:jùn jù
严厉的拒绝。如:「峻拒不法之徒。」
分類:拒绝
《國語辭典》:峻直  拼音:jùn zhí
崇高正直。汉。焦延寿《易林。卷九。大壮之兑》:「崇高岱宗,峻直且神。」
《漢語大詞典》:峻谷
陡深的山谷。文选·班固〈幽通赋〉:“揽葛藟而授余兮,眷峻谷曰勿坠。” 李善 注引 曹大家 曰:“言梦临深谷欲坠,见神持葛来授我也。” 北齐 刘昼 新论·激通:“登峭岭者,则欲望远;临峻谷者,必欲窥墟。” 宋 苏洵 《攻守》:“大山峻谷,中盘絶径。”
《漢語大詞典》:陟峻
高峻。 明 孙柚 《琴心记·牛酒交欢》:“山岗陟峻川滉瀁,车马无愁客路长,不怪寒星渐渺茫。”
分類:高峻
《国语辞典》:峻崖  拼音:jùn yá
高峭、险峻的山崖。《文选。班固。西都赋》:「超洞壑,越峻崖,蹶崭岩钜,石隤松柏。」《文选。曹植。七启》:「出山岫之潜冗,倚峻崖而嬉游。」
分类:险峻山崖
《漢語大詞典》:峻文
指苛细的法令条文。史记·平準书:“自 公孙弘 以春秋之义绳臣下取 汉 相, 张汤 用峻文决理为廷尉,於是见知之法生,而废格沮诽穷治之狱用矣。” 汉 桓宽 盐铁论·周秦:“ 赵高 以峻文决罪於内,百官以峭法断割於外。”新唐书·封伦传:“内以諂承主意,百官章奏若忤旨,则寝不闻;外以峻文绳天下,有功当赏,輒抑不行。”
《漢語大詞典》:深峻
(1).深川峻岭。喻指旅途。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执匪懈於夙夜,忘劳瘁於深峻者,勤人也。”
(2).苛刻严酷。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三章第二节:“ 宣帝 时,情况更加恶劣,狱吏上下相驱,判罪以苛刻为‘明智’,以深峻获‘公名’。”
《國語辭典》:峻挺  拼音:jùn tǐng
挺拔高危的样子。《文选。张协。七命》:「摇刖峻挺,茗邈苕峣。」
分類:挺拔
《漢語大詞典》:标峻(標峻)
崇高,特出。 南朝 梁 陶弘景 《吴太极左仙公葛公之碑》:“神挺标峻,清辉卓逸。”陈书·江总传:“惟尔道业标峻,寓量弘深。胜范清规,风流以为准的;辞宗学府,衣冠以为领袖。”
分類:崇高特出
《漢語大詞典》:峻阻
亦作“ 峻岨 ”。 险阻。 汉 刘歆 《甘泉宫赋》:“高峦峻阻,临洮广衍。” 晋 左思 《蜀都赋》:“至乎临谷为塞,因山为障,峻岨塍埒 长城 ,豁险吞若巨防。” 南朝 梁 何逊 《渡连圻》之一:“此山多灵异,峻岨实非恒。” 清 吴敏树 《杂说》:“然余所过阪非峻阻,雨骤未泞,而驘以死拒不行。”
分類:险阻
《漢語大詞典》:峻清
高洁。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知己:“ 河 东 裴腾 士举 ,朗迈真直;弟 霸士会 ,峻清不杂。”
分類:高洁
《骈字类编》:石峻
金 张斛 高寺 石峻溜声急,月高松影圆。
《漢語大詞典》:峻立
(1).高耸。 宋 李格非 洛阳名园记·刘氏园:“有知《木经》者见之,且云:‘近世建造率务峻立,故居者不便而易坏,唯此堂正与法合。’”
(2).高超特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风骨:“蔚彼风力,严此骨鯁。才锋峻立,符采克炳。”
《漢語大詞典》:峻削
(1).陡峭。 唐 李邕 《石赋》:“峻削标表,汗漫仪状。”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两崖峻削,捫壁往,忽洞开如门。” 郁达夫 《钓台的春昼》:“并且山容峻削,看去觉得格外的瘦,格外的高。”
(2).指药性猛烈。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谓其滞食也,而投峻削之剂以攻之。”
《漢語大詞典》:峻秀
(1).高峻秀丽。 唐 沈佺期 《辛丑岁十月上幸长安时扈从出西岳作》诗:“诸岭皆峻秀,中峯特美好。”
(2).指书法挺拔秀丽。 宋 苏辙 《子瞻寄示岐阳十五碑》诗:“ 魏华 自磨淬,峻秀不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