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63,分5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岳牧词人
岳王兴邦死狱
岳阳吕
岳神钟秀
枣下悲歌
中郎作赋
词典
五岳
山岳
海岳
南岳
衡岳
岳阳
华岳
华岳
岳飞
典故
岳牧词人


《尚书》卷十八〈周书·周官〉~269~
惟周王抚万邦,巡侯甸。四徵弗庭,绥厥兆民。六服群辟,罔不承德,归于宗周,董正治官。王曰:「若昔大猷,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庶政惟和,万国咸宁。』夏、商官倍,亦克用乂。明王立政,不惟其官,惟其人。今予小子,祗勤于德,夙夜不逮。仰惟前代时若,训迪厥官。」旧题汉·孔安国传:「外置州牧十二,及五国之长。」孔颖达疏:「四岳,内典四时之政,外主太岳之事,立四人也。外有州牧侯伯,牧,一州之长,侯伯,五国之长,各监其所部之国。」
典故
岳王兴邦死狱

相关人物
岳飞


《宋史》卷三百六十五〈岳飞列传〉~375~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力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未弥月,河决内黄,水暴至,母姚抱飞坐瓮中,冲涛及岸得免,人异之。
《宋史》卷三百六十五〈岳飞列传·论曰〉~396~
论曰:西汉而下,若韩、彭、绛、灌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史称关云长通春秋左氏学,然未尝见其文章。飞北伐,军至汴梁之朱仙镇,有诏班师,飞自为表答诏,忠义之言,流出肺腑,真有诸葛孔明之风,而卒死于秦桧之手。盖飞与桧势不两立,使飞得志,则金雠可复,宋耻可雪;桧得志,则飞有死而已。昔刘宋杀檀道济,道济下狱,嗔目曰:「自坏汝万里长城!」高宗忍自弃其中原,故忍杀飞,呜呼冤哉!呜呼冤哉!
典故
岳阳吕
 
吕仙公


《蒙斋笔谈》卷下
世传神仙吕洞宾,名岩,洞宾其字也。唐吕渭之后。迩者,自本朝以来,与权更出没人间。权不甚多见,而洞宾踪迹数见。好道者,每以为口实,余记童子时,见大父魏公,自湖外罢官还,道岳州,客有言洞宾事者云,近岁常过城内一古寺,题二诗壁间而去。其一云:「朝游岳鄂暮苍梧,袖有青蛇胆气粗。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典故
岳神钟秀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六〈望岳〉
西岳崚嶒竦处尊【西岳危棱竦处尊】,诸峰罗立如儿孙【诸峰罗立似儿孙】【诸峰罗列如儿孙】【诸峰罗列似儿孙】。安得仙人九节杖【案:汉武帝登少室。见一女子以九节杖指日。闭目食日精。】,拄到玉女洗头盆【案:华山玉女祠前有五石缸。名玉女洗头盆。】。车箱入谷无归路【车箱入谷无回路】,箭栝【案:按韵会。栝与筈括俱通。】通天有一门【箭阁通天有一门】【箭阙通天有一门】【箭筈通天有一门】。稍待西风凉冷后【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案:白帝治西岳。】问真源。
典故
枣下悲歌

相关人物
潘岳


《昭明文选》卷十八〈赋壬·音乐下·笙赋〉~859~
咏园桃之夭夭,歌枣下之纂纂。歌曰:「枣下纂纂,朱实离离,宛其落矣,化为枯枝。人生不能行乐,死何以虚谥为。」唐·李善注引《古咄唶歌》曰:「枣下何攒攒,荣华各有时。枣欲初赤时,人从四边来。枣适今日赐,谁当仰视之。攒,聚貌。纂,与攒古字通。」

例句

桃源迷路竟茫茫,枣下悲歌徒纂纂。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

典故
中郎作赋

相关人物
潘岳


《昭明文选》卷十三晋·潘安仁(岳)《秋兴赋·序》
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以太尉掾兼虎贲中郎将,寓直于散骑之省。高阁连云,阳景罕曜,珥蝉冕而袭纨绮之士,此焉游处。

例句

童子怀仁至,中郎作赋成。 李峤

《國語辭典》:五岳  拼音:wǔ yuè
中岳嵩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合称为「五岳」。《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波振四海,尘飞五岳。」晋。王嘉《拾遗记》卷八:「妾能刺绣,作列国方帛之上,写以五岳河海城邑行阵之形。」也作「五岳」。
《國語辭典》:五岳(五嶽)  拼音:wǔ yuè
中岳嵩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合称为「五岳」。《文选。木华。海赋》:「江河既导,万穴俱流,掎拔五岳,竭涸九州。」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也作「五岳」。
《國語辭典》:山岳  拼音:shān yuè
高大的山。汉。桓宽《盐铁论。贫富》:「山岳有饶,然后百姓赡焉。」也作「山岳」。
《國語辭典》:山岳(山嶽)  拼音:shān yuè
高大的山。《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山岳则配天。」晋。孙绰〈游天台山赋〉:「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也作「山岳」。
分類:山岳高大
《國語辭典》:海岳(海嶽)  拼音:hǎi yuè
1.大海和高山。《旧唐书。卷六六。列传。房玄龄》:「臣老病三公,旦夕入地,所恨竟无尘露,微增海岳。」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四:「药物秘海岳,采铅青溪滨。」
2.四海五岳。《新唐书。卷二四。车服志》:「毳冕者,祭海岳之服也。」《明史。卷三二○。外国列传一。朝鲜》:「初,成桂之自立也,与宰相李仁人本异族。永乐间,降祭海岳祝文,称成桂为仁人子,而《祖训》亦载仁人子成桂更名旦。」
《漢語大詞典》:海岳高深
海之深,山之高。形容极为高深。 唐 窦暨 《述书赋》下:“如海岳高深,青分孤岛。”北史·越王侗传:“徒承海岳之恩,未有涓尘之答。” 唐 罗隐 《龙泉东下却寄孙员外》:“恩如海岳何时报,恨似烟花触处生。”
分類:高深
《國語辭典》:南岳(南嶽)  拼音:nán yuè
山名:(1)为中国五岳之一,指衡山。参见「衡山」条。(2)位于江苏省宜兴县南,荆南山北。(3)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也称为「长连寿山」。
《漢語大詞典》:衡岳(衡嶽)
同“ 衡岳 ”。 唐 许浑 《送卢先辈自衡岳赴复州嘉礼》诗之二:“万重岭嶠辞 衡岳 ,千里山陂问 竟陵 。”岳,一本作“ 岳 ”。 宋 胡宏 《题上封寺》诗:“ 瀟湘 水与 苍梧 通,环绕 衡岳 青冥中。” 清 顾炎武 《怀人》诗:“嶔崟七十有二峯,紫盖独不朝 衡岳 。” 柳亚子 《哭龚铁铮烈士》诗:“ 衡岳 荒荒峙, 湘 波怒岂平。”
南岳 衡山 。 晋 左思 《吴都赋》:“指 衡岳 以镇野,目 龙川 而带坰。”南史·隐逸传下·庾承先:“辟功曹不就,乃与道士 王僧镇 同游 衡岳 。” 陈毅 《岳麓山顶眺望》诗:“西南云气来 衡岳 ,日夜江声下 洞庭 。”
《国语辞典》:岳阳(岳阳)  拼音:yuè yáng
1.地名。今山西安泽、赵城二县及其以南之地。
2.县名。参见「岳阳县」条。
《國語辭典》:华岳(華岳)  拼音:huà yuè
1.人名。字子西,自号翠微,生卒年不详,宋贵池人。虽武学生出身,诗文却颇知名,风格豪迈粗旷,内容亦未染时习,坦白率真。曾遭韩侂冑、史弥远的迫害。著有《翠微南征录》。
2.西岳华山的别名。参见「华山」条。
《國語辭典》:华岳(華嶽)  拼音:huà yuè
西岳华山的别名。参见「华山」条。
分類:西岳华山
《漢語大詞典》:华岳(華嶽)
高大的山。《礼记·中庸》:“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万物载焉。” 陆德明 释文:“华岳,户化、户瓜二反。本亦作‘山岳’。” 朱熹 集注:“华、藏,并去声。”
分類:高大
《国语辞典》:岳飞(岳飞)  拼音:yuè fēi
人名。(西元1103~1141)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为宋朝名将。事母至孝,家贫力学。宣和中,以敢战士应募,隶留守宗泽部下,屡破金兵,高宗手书「精忠岳飞」四字,制旗赐之。又破李成,平刘豫,斩杨么,累官至太尉,授少保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大破金兵于郾城,复欲进军朱仙镇,惜宰相秦桧力主和,乃一日降十二金字牌,召还,诬以罪而死于狱。孝宗时诏复官,谥武穆,宁宗时追封为鄂王,改谥忠武,有《岳武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