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岩 → 嵓碞岩”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典故 
子真矜谷口
 
子真谷口耕
 
子真谷口
 
寻谷口
 
岩石卧
  
生涯如谷口
  
耕谷口
   
谷口樵归
  
谷口终身隐
   
谷口郑夫子
 
躬耕谷口
 
郑子真
  
相关人物
郑朴(子真)


《法言义疏》卷八〈问神〉~73~
或曰:「君子病没世而无名,盍势诸名卿,可几也。」曰:「君子德名为几。梁、齐、赵、楚之君非不富且贵也,恶乎成名?谷口郑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名振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
《汉书》卷七十二〈王贡两龚鲍列传〉
其后谷口有郑子真,蜀有严君平,皆修身自保,非其服弗服,非其食弗食。成帝时,元舅大将军王凤以礼聘子真,子真遂不诎而终。君平卜筮于成都韨,以为「卜筮者贱业,而可以惠众人。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从吾言者,已过半矣。」裁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博览亡不通,依老子、严周之指著书十馀万言。扬雄少时从游学,以而仕京师显名,数为朝廷在位贤者称君平德。杜陵李彊素善雄,久之为益州牧,喜谓雄曰:「吾真得严君平矣。」雄曰:「君备礼以待之,彼人可见而不可得诎也。」彊心以为不然。及至蜀,致礼与相见,卒不敢言以为从事,乃叹曰:「杨子云诚知人!」君平年九十馀,遂以其业终,蜀人爱敬,至今称焉。及雄著书言当世士,称此二人。其论曰:「或问: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盍势诸?名,卿可几。曰:君子德名为几。梁、齐、楚、赵之君非不富且贵也,恶虖成其名!谷口郑子真不诎其志,耕于岩石之下,名震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楚两龚之絜,其清矣乎!蜀严湛冥,不作苟见,不治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虽随、和何以加诸?举兹以旃,不亦宝乎!」

简释

郑生谷:喻隐居或隐居之所。唐岑参《终南山双峰草堂作》:“缅怀郑生谷,颇忆严子懒。”


例句

柴门草舍绝风尘,空谷耕田学子真。 刘长卿 寻龙井杨老

已比子真耕谷口,岂同陶令卧江边。 张乔 七松亭

市门逐利终身饱,谷口躬耕尽日饥。 徐夤 偶书

山中宰相陶弘景,谷口耕夫郑子真。 徐夤 岚似屏风

谷口郑子真,躬耕在岩石。 李白 赠韦秘书子春二首

迹向尘中隐,书从谷口来。 李端 得山中道友书寄苗钱二员外

共有樽中好,言寻谷口来。 杜审言 夏日过郑七山斋

不但习池归酩酊,君看郑谷去夤缘。 杜甫 宇文晁尚书之甥崔彧司业之孙尚书之子重泛郑监前湖

耕岩非谷口,结草即河滨。 杜甫 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

自是秦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珊珊。 杜甫 郑驸马宅宴洞中

谷口旧相得,濠梁同见招。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谷口子真正忆汝,岸高瀼滑限西东。 杜甫 江雨有怀郑曲设

幽深不让子真居,度日闲眠世事疏。 武元衡 春暮郊居寄朱舍人

废寺连荒垒,那知见子真。 卢纶 关口逢徐迈

如能固旷怀,谷口期穷年。 权德舆 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马迹山见寄

何事须夫子,邀予谷口真。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三首

时美城北徐,家承谷口郑。 皎然 答郑方回

输他谷口郑夫子,偷得闲名说至今。 罗隐 皇陂

秩满归白云,期君访谷口。 钱起 赠东邻郑少府

酒酣出谷口,世网何羁束。 钱起 过沈氏山居

谷口好泉石,居人能陆沉。 钱起 题玉山村叟屋壁

路傍谁识郑公子,谷口应知汉逸人。 韩翃 送别郑明府

《國語辭典》:岩石  拼音:yán shí
矿物的集合体,可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种。构成地球上岩石圈的主要物质。
《國語辭典》:岩石(巖石)  拼音:yán shí
1.高大的石块。《史记。卷八。高祖本纪》:「高祖即自疑,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閒。」南朝梁。江淹〈诣建平王上书〉:「其上则隐于帘肆之閒,卧于岩石之下。」
2.比喻重臣。宋。曾巩 与北京韩侍中启一:「自避远于烦机,久淹回于外服,宜从岩石之望,趣正衮衣之归。」宋。苏舜钦〈闻京尹范希文等谪官〉诗:「大议摇岩石,危言犯采旒。」
3.构成地壳的矿物。分为火成岩、水成岩、变质岩三大类。
《国语辞典》:基性岩石  拼音:jī xìng yán shí
二氧化矽含量百分之四十五至百分之五十二的火成岩,因含较高比例的铁镁矿物,颜色深,例如玄武岩、辉长岩。
《国语辞典》:岩石循环(岩石循环)  拼音:yán shí xún huán
在地质循环的过程中,沉积岩、火成岩及变质岩彼此变换过程的循环,称为「岩石循环」。
《国语辞典》:岩石学(岩石学)  拼音:yán shí xué
研究构成地壳的各种岩石的性质、来源、成分、构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国语辞典》:岩石圈  拼音:yán shí quān
地球内部分层构造中,凡软流层之上属更外部的层圈,称为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部地函的最上部,也称为「岩界」。
《漢語大詞典》:石岩(石巖)
岩石。 唐 孟浩然 《宿立公房》诗:“何如石巖趣,自入户庭间。” 唐 胡曾 《咏史诗·四皓庙》:“四皓忘机饮碧松,石巖云殿隐高踪。” 曹禺 《原野》序幕:“他象征着严肃,险恶,反抗与幽郁,仿佛是那被禁梏的 普饶密休士 ,羁绊在石岩上。”
分類:岩石序幕
《漢語大詞典》:窊樽
指中间凹下状如酒器的岩石。 唐 元结 有《窊樽诗》《窊樽铭》
《漢語大詞典》:砬子
方言。岩石。多用于地名。如 黑龙江省 有 七星砬子 , 吉林省 有 红石砬子 。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九:“这四垧好地都落在 韩老六 手里, 白 家剩下一垧石头砬子地。”
《國語辭典》:嶙峋  拼音:lín xún
1.形容山石奇兀耸峭的样子。唐。独孤及 招北客文:「其北则有剑山巉巉,天凿之门,二壁谽岈,高岸嶙峋。」清。严复〈甲辰出都呈同里诸公〉诗:「东行欲尽未尽时,盘薄嶙峋作奇怪。」
2.形容人体清瘦露骨的样子。如:「瘦骨嶙峋」。唐。杜甫 天狗赋:「夫何天狗嶙峋兮气独神秀,色似狻猊,小如猿狖。」
3.形容为人刚毅正直。如:「文天祥风骨嶙峋,其至死不屈的节操传诵千古。」明。许三阶《节侠记》第一九出:「他少年磊落,直节嶙峋,又好结交豪杰,以此人都忌他,我却重他。」
《漢語大詞典》:钓矶(釣磯)
钓鱼时坐的岩石。 北周 明帝 《贻韦居士诗》:“坐石窥仙洞,乘槎下钓磯。” 唐 赵嘏 《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诗:“此时愁望情多少,万里春流遶钓磯。” 宋 陆游 《晚春感事》诗:“幽居自喜浑无事,又向湖阴坐钓磯。” 清 杜浚 《送友》诗之一:“送客停橈傍钓磯,江风初起浪花稀。”
《漢語大詞典》:水竹
(1).水和竹。常借指清幽的景色。 唐 孟郊 《旅次洛城东水亭》诗:“水竹色相洗,碧花动轩楹。” 宋 苏辙 《五郡》诗:“当道沙尘类 河 北,依山水竹似 江 南。”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冶源:“今州南四十里 临朐县 有 冶源 ,亦名 冶泉 ,有水竹之胜。”
(2).竹的一种。禾本科。生于河岸、湖旁、灌丛中或岩石山坡。竹材甚韧,宜劈篾编器物;笋可食。分布于我国 长江 流域以南各地。 唐 戎昱 《骆家亭子纳凉》诗:“生衣宜水竹,小酒入诗篇。”
《漢語大詞典》:渔矶(漁磯)
可供垂钓的水边岩石。 唐 戴叔伦 《过故人陈羽山居》诗:“峯攒仙境丹霞上,水遶渔磯緑玉湾。” 清 曹寅 《胡静夫先归白门即席同用依字》诗:“ 吴 船快于马,迟我坐渔磯。”
《漢語大詞典》:山骨
(1).山中岩石。 唐 刘师服 侯喜 等《石鼎联句》:“巧匠斲山骨,刳中事煎烹。” 金 元好问 《十一月五日暂往西张》诗:“林烟漠漠鸦边暗,山骨稜稜雪外青。” 明 袁宏道 《祝雨》诗:“洗山山骨新,洗花花色故。”
(2).山的内在神韵。指绘画而言。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卷三:“﹝ 范宽 ﹞卜居 终南 、 大华 ,徧观奇胜,落笔雄伟老硬,真得山骨,而与 关 李 并驰方驾也。”
《漢語大詞典》:漱石
亦作“潄石”。
(1).冲刷岩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沁水:“其水沿波潄石,漰涧八丈,环涛轂转,西南流入於 沁水 。”
(2).谓闲居;隐居。 明 徐霖 《绣襦记·却婚受仆》:“枕流漱石乐閒居。无梦到彤闈。” 清 顾炎武 《复迟明府书》:“自从壮岁,便絶意于乘轩,况此暮年,益耽情于潄石。”参见“ 漱石枕流 ”。
《國語辭典》:漱石枕流  拼音:shù shí zhèn liú
形容高洁之士的隐居生活。参见「枕石漱流」条。晋孙楚年少时欲隐居不仕,将「枕石漱流」误说成「漱石枕流」。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
分類:容隐隐居
《漢語大詞典》:子真
汉 褒中 人 郑朴 的字。居 谷口 ,世号 谷口子真 。修道守默, 汉成帝 时大将军 王凤 礼聘之,不应;耕于岩石之下,名动京师。见《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 唐 张乔 《七松亭》诗:“已比 子真 耕 谷口 ,岂同 陶令 卧江边。” 宋 范仲淹 《送鄞江窦尉》诗:“ 王 谢 江山久萧索, 子真 今为起清风。”
分類:子真谷口
《漢語大詞典》:岩耕(巖耕)
耕种于山中。借指隐居。语本 汉 扬雄 《法言·问神》:“ 谷口 郑子真 ,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于京师。” 南朝 宋 颜延之 《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诗:“空食疲廊肆,反税事巖耕。” 唐 宋之问 《陆浑山庄》诗:“归来物外情,负杖閲巖耕。” 宋 朱熹 《六月十五日诣水公庵雨作》诗:“归路緑泱漭,因之想巖耕。”
《漢語大詞典》:耕岩(耕巖)
(1). 汉 名士 郑子真 (名 朴 )隐居不仕,耕于岩石之下。见 汉 扬雄 《法言·问神》。后因以“耕巖”指隐居。 唐 杜甫 《寄张十二山人》诗:“耕巖非 谷口 ,结草即河滨。” 唐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钓瀨疏坟籍,耕巖进弈棋。”
(2).指隐居之处。 宋 辛弃疾 《沁园春·答余叔良》词:“相君高节崔嵬,是此处耕巖与钓溪。”
《國語辭典》:谷口  拼音:gǔ kǒu
1.地名。位于今陕西省泾阳县西北。汉时置谷口县,相传为黄帝升仙处。
2.山的入口。如:「这谷口地势险要陡峭,为一天然绝景。」
《漢語大詞典》:谷口子真
同“ 谷口真 ”。 唐 杜甫 《江雨有怀郑典设》诗:“ 谷口 子真 正忆汝,岸高瀼滑限西东。”
《漢語大詞典》:谷口真
典出 汉 扬雄 《法言·问神》:“ 谷口 郑子真 ,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后以“谷口真”指隐居躬耕、修身自保的隐士。 唐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诗之三:“何事须夫子,邀予 谷口真 。”
《漢語大詞典》:谷口耕
典出 汉 扬雄 《法言·问神》:“ 谷口 郑子真 ,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后以“谷口耕”指隐居生活。 唐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废忘淹中学,迟迴 谷口 耕。”
分類:隐居
《漢語大詞典》:谷口躬耕
同“ 谷口耕 ”。 闽 徐夤 《偶书》诗:“市门逐利终身饱, 谷口 躬耕尽日飢。”
《漢語大詞典》:郑生谷(鄭生谷)
同“ 郑谷 ”。 唐 岑参 《终南山双峰草堂作》诗:“缅怀 郑生谷 ,颇忆 严子瀨 。”
《漢語大詞典》:郑谷(鄭谷)
汉 郑子真 隐居 谷口 。见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后以“郑谷”泛指隐居地。 唐 杜甫 《郑驸马宅宴洞中》诗:“自是 秦 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珊珊。” 仇兆鳌 注:“《扬子法言》:‘ 谷口 郑子真 ,耕於巖石之下,名震京师。’” 唐 黄滔 《祭先外舅文》:“实期归钓严滩,终栖郑谷。户外山碧,樽中酒緑。”
分類:隐居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