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岩 → 嵓碞岩”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矿石(礦石)  拼音:kuàng shí
1.含有金属或其他重要成分矿物而具经济价值的岩石。
2.古代用来治病的针石。《管子。法法》:「故赦者,奔马之委辔;毋赦者,痤雎之矿石也。」
3.特指在无线电收音机上,具有检波功能的黄铁矿或方铅矿。
《國語辭典》:岩层(岩層)  拼音:yán céng
地壳中作层状分布的岩石体。
《漢語大詞典》:岩骨(巖骨)
亦作“岩骨”。 指山石,岩石。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端溪紫蟾蜍砚》:“其盖有 东坡 小楷书铭云:‘蟾蜍爬沙到月窟,隐避光明入岩骨。’” 明 夏完淳 《自浦城入越》诗:“顶足互相承,巖骨痛吾力。” 郭沫若 《路畔的蔷薇·山茶花》:“黑色的铁壶更和苔衣深厚的岩骨一样了。”
分類:山石岩石
《国语辞典》:白云岩(白云岩)  拼音:bái yún yán
由白云石构成的岩石,因白云石主要成分是钙镁碳酸盐,故具耐火性,可作耐火砖、改良土壤及供炼钢的原料。
《漢語大詞典》:骑步(騎步)
谓跨坐在岩石上向前移动。《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又有三池、盘石阪,道陿者尺六七寸,长者径三十里,临峥嶸不测之深,行者骑步相持,绳索相引。”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有磐石之隥,道狭尺餘,行者骑步相持,絙桥相引。”
《漢語大詞典》:颓岩(頽巖)
崩颓的岩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沅水:“又东带 緑萝山 ,緑萝蒙羃,頽巖临水,实钓渚渔咏之胜地。”隋书·食货志:“ 金门 象闕,咸竦飞观,頽巖塞川,构成云綺。”
分類:岩石
《國語辭典》:海带(海帶)  拼音:hǎi dài
褐藻类海带科「海昆布」、「昆布」的别名。参见「昆布」条。
《國語辭典》:岩心  拼音:yán xīn
进行地质勘探时用空心钻头所取得的圆柱形岩石样品。
《國語辭典》:礁石  拼音:jiāo shí
突出海面或离海面很近的岩石。
《国语辞典》:藓书(藓书)  拼音:xiǎn shū
丛生于岩石上斑驳如文字的苔藓。宋。苏轼〈送范景仁游洛中〉诗:「藓书标洞府,松盖偃天坛。」
《國語辭典》:燕窝(燕窩)  拼音:yàn wō
金丝燕或同属雨燕科的燕类以唾液吐出来筑的窝巢。常被筑于数十公尺高的悬崖峭壁,主要产于东南亚及大陆福建、广东等地。一般分为血燕、官燕、毛燕三种,均含有丰富的胶质、蛋白质、糖等。中医上具有养阴润肺、益气等功效。因富有营养且采撷时非常困难、危险,故价格非常昂贵。
《国语辞典》:陶石  拼音:táo shí
可用来制造陶器或瓷器的岩石。成品为纯白色,不易有裂痕,除用以制作食器物,也可作便器、磁砖等。
《国语辞典》:海柱  拼音:hǎi zhù
因波浪侵蚀、海岬切蚀所造成的小岛或岩石残柱。
《漢語大詞典》:铜石(銅石)
紫铜色的岩石。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卷二:“ 元封 三年, 大秦国 贡花蹄牛,其色駮,高六尺,尾环绕其身,角端有肉,蹄如莲花,善走多力,帝使輦铜石以起 望仙宫 。” 南朝 梁 江淹 《游黄蘖山》诗:“金峯各亏日,铜石共临天。”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虞氏县 有 卢君 古塚,塚旁柏二株,枝叶荫茂,二百餘步,树文隐起,皆如龟甲。根劲如铜石。”
《国语辞典》:砂质(砂质)  拼音:shā zhí
含有粒径为砂的岩石,例如砂质泥岩、砂质页岩、砂质砾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