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暮 → 暮莫”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典故
佳人修竹
 
佳人空谷
 
修竹翠罗寒
 
天寒日暮
 
天寒岁暮
 
天寒翠袖倚修竹
 
日暮修竹佳人
 
绝代佳人,幽居空谷
 
翠袖佳人
 
袖纱寒
  
倚修竹


《全唐诗》卷二百一十八〈佳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幽居在山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关中昔丧败【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人已如玉【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摘花不插发【摘花不插髻】【摘花不插鬓】,采柏动盈匊【采柏动盈握】。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典故
日斜岁暮


《全唐诗》卷四百二十九〈隐几〉
身适忘四支,心适忘是非。既适又忘适,不知吾是谁。百体如槁木,兀然无所知。方寸如死灰,寂然无所思。今日复明日,身心忽两遗。行年三十九,岁暮日斜时。四十心不动,吾今其庶几。
《國語辭典》:岁暮(歲暮)  拼音:suì mù
1.一年将尽的时候。《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三》:「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唐。孟浩然〈赴京途中遇雪〉诗:「迢递秦京道,苍茫岁暮天。」
2.比喻老年。《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虽欲竭尽其力,以报塞天恩,迫于岁暮,犬马齿索。」《文选。张衡。咏史》:「挥金乐当年,岁暮不留储。」
《骈字类编》:岁莫(岁莫)
诗蟋蟀在堂岁聿其莫疏时当九月则岁未为莫而言岁聿其莫者言其过此月后则岁遂将莫耳谓十月以后为岁莫也岁又曰归曰归岁亦莫止笺莫晚也曰女何时归乎亦 晚之时乃得归也又丁宁归期定其心也
又又岁聿云莫采萧穫菽笺岁晚至采萧菽而不得归
又后汉书班超传超妹同郡曹寿妻昭亦上书请曰超年最长今且七十衰老被病头发无黑两手不仁耳目不聪明扶杖乃能行虽欲竭尽其力以报塞天恩迫于岁莫犬马齿索蛮夷之性悖逆侮老而超旦暮入地久不见代恐开奸宄之源生逆乱之心 晋书袁宏传志成弱冠道敷岁莫城南史何远传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葺墙屋人居市里 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田秩俸钱并无所取岁莫择人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 越绝书禹知时晏岁莫年加申酉求书其下祠白马禹井井者法也以为禹葬以法度不烦人众岁淮南子见一叶之落知莫之将岁 荆楚岁时记莫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留宿岁饭至新年十二日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也 柳宗元尹知章梦持巨凿破其腹文顾秋华之零落岁将莫也感岁莫而伤心年将易也 谢眺高松赋岂彫贞于岁莫不受令于霜威风无名氏落叶赋众木森沉岁莫秋深日黯黯以斜度 悄悄而乱吟 李程竹箭有筠赋操持彰于岁莫勤德贵于日新清
支遁 咏禅思道人诗 指心契寒松,绸缪谅岁莫。
晋 商曲辞岁莫霜雪时寒苦与谁双久梁简文帝艳歌篇拳拳恃君宠岁莫望无穷
杜甫 雨期王将军不至诗岁莫穷阴耿未已 人生会面难再得,诗又别赞上人诗。天长关塞寒,岁莫饥冻逼。
又写怀 天寒行旅稀丨丨日月疾又幽人诗五湖复浩荡丨丨有馀思不又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诗幸 折来伤丨丨若为看去乱乡愁丨又阁夜诗见寒宵下万
韦应物 拟古诗 岂如凌霜叶。
丨蔼颜色
卢纶送 巨诗把酒留君听琴难堪岁莫离心孰
李益答郭黄中孤云首章见赠诗君其勉我怀岁莫 不雕
又竹溪诗采摘愧芳鲜奉君岁莫节嗈
欧阳修怀嵩楼晚饮示徐无党无逸诗 嗈飞且鸣岁莫忆南州
《漢語大詞典》:年衰岁暮(年衰歲暮)
谓年纪衰老,寿命将尽。《汉书·刘向传》:“今 堪 年衰岁暮,恐不得自信,排於异人,将安究之哉?”
《國語辭典》:晚岁(晚歲)  拼音:wǎn suì
1.晚年。唐。杜甫〈羌村〉诗三首之二:「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宋史。卷三一一。晏殊传》:「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晚岁笃学不倦。」
2.收穫过迟。比喻不得志。《文选。曹植。赠徐干诗》:「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北史。卷四一。杨播传》:「亲朋劝其出仕,侃曰:『苟有良田,何忧晚岁,但恨无才具耳。』」
《漢語大詞典》:凋年
(1).岁暮。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於是穷阴杀节,急景凋年。凉沙振野,箕风动天。严严苦雾,皎皎悲泉。冰塞长河,雪满羣山。”
(2).晚年。 唐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如何,悠扬短景凋年急,牢落衰情感事多。” 宋 杨万里 《再辞免札子》:“伏念某才疏用世,景迫凋年。”
分類:晚年岁暮
《漢語大詞典》:晏岁(晏歲)
(1).晚岁;晚年。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吾晏岁年暮,寿将尽矣。” 宋 梅尧臣 《依韵答李晋卿结交篇》:“平生相与亲,晏岁谁可决。”
(2).谓岁暮。《剪灯馀话·至正妓人行》:“晏岁荒村因邂逅,芳樽小酌且留连。” 清 金农 《晏岁山舍夜卧》诗:“峪中气凄厉,晏岁百端结。”
分類:岁暮晚年
《國語辭典》:徂岁(徂歲)  拼音:cú suì
过去的时光。宋。陆游 哀郢诗二首之二:「荆州十月早梅春,徂岁真同下阪轮。」
《漢語大詞典》:岁殚(歲殫)
岁暮。 南朝 宋 谢灵运 《彭城宫中直感岁暮》诗:“草草眷物徂,契契矜岁殫。”
分類:岁暮
《國語辭典》:残年(殘年)  拼音:cán nián
1.暮年。《列子。汤问》:「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唐。白居易 冬初酒熟诗二首之二:「残年多少在,尽付此中销。」
2.一年将尽之时。《二刻拍案惊奇》卷四:「看看残年将尽,纪老三果然来买年货,特到史家、魏家拜望。」
《國語辭典》:岁阑(歲闌)  拼音:suì lán
一年将尽的时候。唐。司空图 有感诗:「岁阑悲物我,同是冒霜萤。」也作「岁尾」。
《國語辭典》:岁阴(歲陰)  拼音:suì yīn
1.古代配合天干、地支以纪年。其中十二地支称为「岁阴」。《史记。卷二六。历书》唐。司马贞。索隐:「岁阴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是也。」
2.太岁。《史记。卷二七。天官书》:「以摄提格岁:岁阴左行在寅,岁星右转居丑。」
3.岁暮、年终。唐。太宗〈除夜〉诗:「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
《國語辭典》:太岁(太歲)  拼音:tài suì
1.中国古代天文学上所假定的岁星。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并分别予以命名,而岁星(即木星)由西向东绕日运行,正好十二年一周,因此古人以岁星所在的部分为岁名,但岁星的运行方向与将黄道分为十二支的方向正好相反,为避免不便,古代的天文学家便设想出一个与真岁星运行方向相反的假岁星,称之为「太岁」。
2.术数用语。指太岁之神,命学上以太岁为百神之主,尊贵不可犯,其所在方位不宜兴造、移徙、嫁娶,犯者必凶。汉。王𠘺《论衡。难岁》:「假令太岁在甲子,天下之人皆不得南北徙,起宅嫁娶亦皆避之。」也称为「青龙」。
3.比喻凶恶的人。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二折:「花花太岁为第一,浪子丧门世无对。」《水浒传》第二六回:「这番萧墙祸起了!这个太岁归来,怎肯干休!」
《國語辭典》:封印  拼音:fēng yìn
1.封存官印,表示停止办公,为古代官署的年假。清代官署延为一个月,自十二月下旬至次年正月下旬,一个月中为各单位停止办公的时期,称为「封印」。
2.文件封缄加盖印记。《晋书。卷六六。陶侃传》:「军资器仗牛马舟船皆有定簿,封印仓库,自加管钥。」
《漢語大詞典》:驱傩(驅儺)
旧时岁暮或立春日迎神赛会,驱逐疫鬼。始载后汉书·礼仪志中:“季冬之月,星迴岁终,阴阳以交,劳农大享腊。先腊一日,大儺,谓之逐疫。其仪:选中黄门子弟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百二十人为侲子。皆赤幘皁製,执大鼗。 方相氏 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眉。十二兽有衣毛角。中黄门行之,宂从僕射将之,以逐恶鬼于禁中。” 唐 孟郊 《弦歌行》:“驱儺击鼓吹长笛,瘦鬼染面惟齿白。”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岁时风俗·驱傩:“《礼纬》曰: 高阳 有三子,生而亡去为疫鬼,二居江水中为疟,一居人宫室区隅中,善惊小儿,於是以正岁十二月命祀官持儺以索室中而驱疫鬼。《轩辕本纪》曰: 东海 渡塑山 有 神荼 、 鬱垒 之神,以御凶鬼,为民除害,因制驱儺之神。” 马南村 《燕山夜话·守岁饮屠苏》:“驱傩的意思是要驱逐疫疠之鬼,与我们现在说的送瘟神的意思相同。”
《國語辭典》:转烛(轉燭)  拼音:zhuǎn zhú
风中摇曳晃动的烛火。比喻世事及岁月迁流迅速。唐。杜甫〈佳人〉诗:「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