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12,分221页显示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山塘
山遥
乐山
山隐
盘山
门山
山低
山腹
蒋山
山隅
黑山
岐山
山颠
方山
文山
《漢語大詞典》:山塘
(1).山中的水塘。 宋 张表臣 《珊瑚钩诗话》卷三:“又《婺州山中诗》:‘作甽捉詹卸,呼田欵乃儂,山塘莫车水,梅雨正分龙。’亦方语也。”
(2).水名。亦名 射渎 或 石渎 。据传是 唐 白居易 守 苏州 时所开。自 苏州 西北 沙盆潭 分 运河 而出,北流绕 虎丘 ,折西至 浒墅 ,仍入 运河 。 明 程嘉燧 《金阊曲》诗之一:“长夜牵愁无远近, 山塘 一望似秋河。” 清 吴伟业 《西巘顾侍御招同沉山人友圣虎丘集作图纪胜因赋长句》:“七里 山塘 五月天,玉丝金管自年年。” 清 魏源 《江南吟》:“种花田,种花田, 虎丘 十里 山塘 沿。”
《骈字类编》:山遥
唐 元稹 渡汉江 山遥远树才成点,浦静沈碑欲辨文。
唐 张少博 雪夜观象阙待漏 雪重犹垂白,山遥不辨青。
唐 杜牧 重送王十 雁飞不见行尘灭,景下山遥极目寒。
唐 无可 送董正字归觐毗陵 山遥晴出树,野极暮连空。
《漢語大詞典》:乐山(樂山)
爱好山。《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朱熹 集注:“乐,喜好也。” 南朝 宋 鲍照 《登庐山》诗之一:“乘此乐山性,重以远游情。”
《漢語大詞典》:山隐(山隱)
(1).隐居。法苑珠林卷二二:“ 唐 循州 东北 兴寧县 灵龕寺 ……古传云: 晋 时北僧在此山隐。” 唐 独孤及 《送阳翟张主簿之任》诗:“作吏同山隐,知君处剧闲。”
(2). 山隐居 的略称。传说 春秋 时 吴国 的隐士。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披《灵寳》而知 山隐 ,因折俎而説专车。”云笈七籤卷三引《灵宝纪》:“ 吴王 闔閭 时,王出游 包山 ,见一人在山中,问曰:‘汝是何人?’答曰:‘我姓 山 名 隐居 ……童謡云: 吴王 出游观 震湖 , 龙威丈人 山隐居 ,北上 包山 入灵墟,乃入 洞庭 窃 禹 书。’”
《國語辭典》:盘山(盤山)  拼音:pán shān
山名。位于河北省蓟县西北二十五里,旧名「四正山」。因山势峻削,必须盘旋而登,故称为「盘山」。或一说因三国时魏田盘隐居于此,故称为「田盘山」,简称为「盘山」。形势雄秀,为平东第一名胜。也称为「翠屏山」。
分類:盘绕
《骈字类编》:门山(门山)
唐书地理志延州延安郡门山武德三年析汾州置 明一统志门山废县在延安府城东南一百八十里周宣帝分汾川云岩二县地置门山县
分类:门山
《骈字类编》:山低
宋 徐玑 中川别舍弟 江迥风来急,山低月落迟。
元 周伯琦 纪行诗 其十八 地旷居人少,山低云影微。
《國語辭典》:山腹  拼音:shān fù
山腰。唐。皇甫曾〈遇风雨作〉诗:「阴云拥岩端,沾雨当山腹。」
分類:山腰
《漢語大詞典》:蒋山(蔣山)
即 钟山 。又名 紫金山 ,在 江苏省 南京市 东北。 汉 末有 秣陵 尉 蒋子文 逐盗死于此, 三国 吴 孙权 为立庙于 钟山 ,因改称 蒋山 。见初学记卷八引《丹阳记》
《漢語大詞典》:山隅
亦作“ 山嵎 ”。 山角;山曲。 汉 司马相如 《美人赋》:“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文选·曹植〈洛神赋〉》:“微幽兰之芳蔼,步踟蹰於山隅。” 张铣 注:“徐步徘徊於山之隅角。” 清 侯方域 《宦官论》:“昔西山之狐往见南山之虎,曰:‘子跋踄林薄之间,日一得食,何其惫也!诚能假我以皮毛与牙爪,子安坐山嵎之中,而饮食不乏。’”
《国语辞典》:黑山  拼音:hēi shān
山名。蒙古语为阿巴汉喀喇山。
《國語辭典》:岐山  拼音:qí shān
山名:(1)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东北。(2)位于山西省吕梁市辖孝义市西。
《漢語大詞典》:山颠(山顛)
见“ 山巔 ”。
《國語辭典》:山巅(山巔)  拼音:shān diān
山的顶端。《文选。宋玉。高唐赋》:「在巫山下,仰视山巅。」《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也作「山颠」。
分類:山巅山顶
《漢語大詞典》:方山
(1).山名。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东南。传说为 秦始皇 凿断 金陵山 以疏 淮水 处,其地四方而峭绝,故名。 清 侯方域 《定鼎说》:“﹝ 秦 ﹞鉴观 秣陵 ,厥有王气,令朱衣三千之众,凿立 方山 ,疏迤水道。”
(2).指方山冠。 章炳麟 《杂感》诗之二:“谁教两犬竞呀呀,貂尾方山总一家。恨少 舞阳 屠狗侣,扫除羣吠在 潼 华 。”此借指 汉 族文职官僚。参见“ 方山冠 ”。
《漢語大詞典》:方山冠
古冠名。 汉 代祭宗庙时乐舞人所戴之冠。 汉 蔡邕 独断卷下:“方山冠以五采縠为之。 汉 祀宗庙,《大予》《八佾乐》《五行》舞人服之。衣冠各从其行之色,如其方色而舞焉。”后汉书·舆服志下:“方山冠似进贤。”资治通鉴·汉昭帝元平元年:“王尝见大白犬,颈以下似人,冠方山冠而无尾,以问 龚遂 。” 胡三省 注:“方山冠以五采縠为之,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长八寸,乐舞人服之。”
《國語辭典》:文山  拼音:wén shān
喻文件极多,堆积如山。
分類:言文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