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12,分221页显示  上一页  107  108  109  110  111  113  114  115  1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骊山墓
浚稽山
峨嵋山
廪山
小山眉
谢罗山
巘山
雁门山
挑山
彘山
昼山
落山风
吕梁山
琅邪山
山樱桃
《漢語大詞典》:骊山墓(驪山墓)
指 秦始皇 墓。其址在 骊山 之下,故称。 宋 张耒 《冬日放言》诗之十九:“不忧 驪山 墓,回首遭发掘。”
《漢語大詞典》:浚稽山
古山名。约在今 蒙古人民共和国 土拉河 、 鄂尔浑河 上源以南一带。史记·匈奴列传:“ 汉 使 浞野侯 破奴 将二万餘骑出 朔方 西北二千餘里,期至 浚稽山 而还。” 司马贞 索隐引 应劭 曰:“在 武威县 北。” 清 吴伟业 《赠家侍御雪航》诗:“西望 浚稽山 , 黄河 遶其背。” 靳荣 藩注引《一统志》:“ 喀尔喀 浚稽山 直 受降城 漠北,其山当在今 土喇河 及 鄂尔浑河 之间。”
《国语辞典》:峨嵋山  拼音:é méi shān
山名。因为两座山峰相对似眉而得名。在四川省峨眉县西南,其脉自岷山分出,蜿蜒南来,至县境突起三峰,称为「三峨」,形势峻秀,佛道两家并称为灵胜之地,亦为观光胜地。也作「峨眉山」。
《骈字类编》:廪山
明一统志廪山在安吉州东二十五里江表传吴长沙桓王攻刘繇尽得邸阁粮榖贮于此山舆地志吴大帝尝于此山起仓廪后人因名石又廪山在建昌府城西六十里高百馀丈上有大 如禾廪
《漢語大詞典》:小山眉
古代妇女的眉型之一。 明 杨慎 丹铅续录·十眉图:“ 唐明皇 令画工画十眉图。一曰鸳鸯眉,又名八字眉;二曰小山眉,又名远山眉;三曰五岳眉;四曰三峯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稜眉,又名却月眉;七曰分梢眉;八曰逐烟眉;九曰拂云眉,又名横烟眉;十曰倒晕眉。”
分類:妇女
《漢語大詞典》:谢罗山(謝羅山)
武当山 的别称。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坤舆·诸名山:“ 谢罗山 。《荆州图记》:‘ 谢允 舍 罗邑 宰,隐遁 於武当 山,故亦名 谢罗山 。’”
分類:武当山
《骈字类编》:巘山
诗陟则在巘复降在原疏公刘升则在巘山之上观其形势复下而在原察其处所
《漢語大詞典》:雁门山(雁門山)
省称“雁门”。亦作“鴈门山”。 1.山名。在今 山西省 代县 西北。山海经·北山经:“又北水行五百里,至于 鴈门之山 ,无草木。” 袁珂 校注:“《海内西经》云:‘ 鴈门山 ,鴈出其閒。在 高柳 北。’即此山也。”《淮南子·墬形训》:“ 烛龙 在 雁门 北,蔽于 委羽之山 ,不见日。”
(2).山名。在今 江苏 南京 附近。 唐 李白 《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緑水向 雁门 ,黄云蔽 龙山 。” 王琦 注:“景定建康志:‘ 雁门山 在城东南六十里,周迴二十里,高一百二十五丈,西连 彭城山 ,南连 大城山 ,北连 陵山 。山势连绵,类北地 雁门 ,故以为名。’……江南通志:‘ 雁门山 在 江寧府 上元县 东南六十里。’”
《漢語大詞典》:挑山
我国传统建筑中双坡屋顶形式之一。特点是屋面两侧伸出山墙之外。 刘敦桢 《同治重修圆明园史料》:“园中殿宇……屋顶形状,仅 安佑宫 大殿为四注廡殿顶,其餘歇山、硬山、挑山咸作捲棚式,一反宫庭建筑之积习。”
《骈字类编》:彘山
山海经中山经若山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彘山多美石多柘
《骈字类编》:昼山(昼山)
唐 皎然 送严明府入关谒黎京兆 潮回芳渚没,花落昼山空。
《国语辞典》:落山风(落山风)  拼音:luò shān fēng
台湾恒春半岛的季节风。台湾地区每年秋、冬以后,东北季风盛行,恒春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当遇强盛的冷空气南下时,受中央山脉阻隔挤压的寒风,至此奔腾而下,形成凌厉寒冽的强风,当地人称为「落山风」。
《国语辞典》:吕梁山(吕梁山)  拼音:lǚ liáng shān
山名。位于今山西省西部,黄河与汾河之间。主峰在离石县东北。昔日大禹治水,凿吕梁以通黄河,便是指此。也称为「梁山」。
《国语辞典》:琅邪山  拼音:láng yé shān
山名:(1)在今山东省诸城县东南,秦始皇曾登此山,筑琅邪台,立石刻以纪功颂德。(2)在今安徽省滁县西南。晋元帝为琅邪王时,曾避居此山,因以为名。也作「琅琊山」、「琅琊山」。
《国语辞典》:山樱桃(山樱桃)  拼音:shān yīng táo
植物名。蔷薇科李属,落叶灌木。叶卵形或广椭圆形,有锯齿,背面被绒毛,互生。春月随叶开花,花单生或两朵簇生,花瓣五片,白色。核果球形,夏月成熟,呈深红色,味甘多液,可食,种仁入药。也称为「毛樱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