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8,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分类词汇(续上)
隅椒
上洞人
峨眉宝光
巅墆
垂直地带性
石鼓书院
佛类词典
伽耶山顶经
伽耶山顶经论
《漢語大詞典》:隅椒
山角与山顶。 明 徐渭 《缇芝赋》:“既登览乎隅椒,復临泛乎汪洋。”
分類:山角山顶
《国语辞典》:上洞人  拼音:shàng dòng rén
旧石器时代晚期华北的化石人。出土于北平西南周口店北京人洞穴南面的山顶上,距今约两万年前。从发现的三具完整头骨研究,他们实具有三种不同现代人种的特徵,即原始蒙古人种、爱斯基摩人和美拉尼西亚人。装饰品甚为丰富,有制作精巧的穿孔小石珠、钻孔小砾石和大量穿孔的兽牙等。
《漢語大詞典》:峨眉宝光(峨眉寶光)
人背对太阳立于山顶,前方云层或雾层上出现的围绕人影的彩色光环。因 四川省 峨眉山 上最常见,故名。也称佛光。参见“ 峨眉 ”。
《漢語大詞典》:峨眉
也写作峨嵋、峩眉。山名。在 四川 峨眉县 西南,因山势逶迤,有山峰相对如蛾眉,故名。佛教称为 光明山 ,道教称为“虚灵洞天”、“灵陵太妙天”。其脉自 岷山 绵延而来,突起为 大峨 、 中峨 、 小峨 三峰。顶部为玄武岩覆盖,有 峨眉 宝光、 舍身崖 、 洗象池 、 龙门洞 等胜匚与 浙江 普陀山 、 安徽 九华山 、 山西 五台山 并称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又 山东 、 河南 、 安徽 、 福建 、 广西 等省亦有形如蛾眉,以“峨眉”为名的山。
《漢語大詞典》:巅墆(巔墆)
山顶和山脚。 汉 王充 论衡·超奇:“故夫鸿儒……如与俗人相料, 太山 之巔墆,长狄之项跖,不足以喻。”
《漢語大詞典》:垂直地带性
指达到一定高度的山地,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要素及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随高度增加而逐渐更替的分布规律。主要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引起,也与不同高度和坡向的水分条件变化有关。
《漢語大詞典》:石鼓书院
原址在湖南衡阳县北石鼓山。唐元和年间李宽在山顶建屋读书。宋至道年间李士真在此创建书院,景祐年间仁宗赐名石鼓书院。文献通考·学校列为宋初四大书院之一。南宋末书院毁于战火,元明时兴时废。清代重建。抗日战争中被毁,现已辟为公园。
伽耶山顶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有二经:一秦罗什译之文殊师利问菩提经,一卷,又名伽耶山顶经。一元魏之菩提留支译之伽耶山顶经,一卷。此二本,与隋毗尼多流支译之佛说象头精舍经一卷,唐菩提流志译之大乘伽耶山顶经一卷,合为四译同本。佛初成道在伽耶山时,最初文殊菩萨问佛发菩提心之深义,次应诸天子等交相请问,而文殊自答种种之菩萨道者。
伽耶山顶经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之异名,天亲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