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霖漉
谓山水往下流。《隶释·汉李翕析里桥郙阁颂》:“涉秋霖漉。”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隶拾遗:“霖漉,谓山水下注也。説文云:‘淋淋,山水下也。’一切经音义二引《三仓》云:‘淋漉,水下也。’淋漉,与霖漉同。”
《漢語大詞典》:游山玩水(遊山翫水)
见“ 游山玩水 ”。
分類:游山玩水
《漢語大詞典》:郑虔三绝(鄭虔三絶)
谓 唐 郑虔 诗、书、画皆精妙。 唐 李绰 尚书故实:“ 郑广文 ( 虔 字)学书而病无纸,知 慈恩寺 有柿叶数间屋,遂借僧房居止,日取红叶学书,岁久殆遍。后自写所製诗并画,同为一卷封进, 玄宗 御笔书其尾曰:‘郑虔三絶。’”新唐书·文艺传中·郑虔:“ 虔 善图山水,好书……尝自写其诗并画以献,帝大署其尾曰:‘郑虔三絶。’”后世因以赞誉人善画山水或诗、书、画三者皆精妙。 金 元好问 《王子端内翰山水同屏山赋》诗之一:“ 郑虔 三絶旧知名,付与时人分重轻。” 高燮 《索黄滨虹治印先寄以诗》:“ 黄子 静者吾所师, 郑虔 三絶人共知。”
《漢語大詞典》:真山真水
风景特别优美的山水。 元 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你看 庐山 ,果然好景致也,端的真山真水。”《水浒传》第三九回:“我虽是犯罪远流到此,却也看了些真山真水。”
《國語辭典》:烟霞痼疾(煙霞痼疾)  拼音:yān xiá gù jí
热爱山水成癖。《旧唐书。卷一九二。隐逸传。田游岩传》:「游岩山衣田冠出拜,帝令左右扶止之,谓曰:『先生养道山中,比得佳否?』游岩曰:『臣泉石膏肓,烟霞痼疾,既逢圣代,幸得逍遥。』」
《國語辭典》:一丘一壑  拼音:yī qiū yī huò
山丘和溪壑。语本《汉书。卷一○○。叙传上》:「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一丘一壑指隐居者所居住的地方。后亦用以比喻归隐在野,纵情山水。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明帝问谢鲲:『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國語辭典》:惜墨法  拼音:xí mò fǎ
一种山水画的作画方法。以淡墨皴染,再用枯笔略濡乾墨的点画之法。相对于泼墨法而言。
《漢語大詞典》:胸有邱壑
(1).谓见多识广,心中记得许多山水胜状。红楼梦第十七回:“非胸中大有邱壑,焉能想到这里。”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 叶洮 字 金城 , 青浦 人。胸有邱壑, 畅春园 一树一石,皆其佈置。”
(2).指胸怀远大,颇有见地。《官场现形记》第十一回:“毕竟 戴大理 胸有邱壑,听了此言,恍然大悟道:‘是了,是了!我好好的一个缺,就葬送在他这几句话上了!’”
《漢語大詞典》:笑青吟翠
谓欣赏、吟咏山水。 唐 孙鲂 《湖上望庐山》诗:“輟櫂 南湖 首重迴,笑青吟翠向崔嵬。”
《漢語大詞典》:谢游桥(謝遊橋)
桥名。 唐 李商隐 《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诗:“ 湘妃庙 下已春尽, 虞帝城 前初日曛。 谢游桥 上 澄江馆 ,下望山城如一弹。” 刘学锴 余恕诚 集解:“﹝ 冯 注﹞:‘上句已至 桂州 矣,此桥当在其境,未详。旧注皆误。南史:“ 谢灵运 宥徙 广州 。”而 灵运 好游山水,疑其曾至 桂州 ,有遗跡也。’﹝按﹞桥当如 冯 説在 桂州 境,然‘澄江馆’明取 谢朓 ‘澄江静如练’诗意,则 谢游桥 自指 谢朓 而言。 朓 曾至 岭南 ,或曾至 桂林 。”
《国语辞典》:木石为徒(木石为徒)  拼音:mù shí wéi tú
与木头石块结伴。比喻寄情山水,与世事隔绝。《新唐书。卷一六八。列传。柳宗元》:「用是更乐瘖默,与木石为徒,不复致意。」
《国语辞典》:奇山异水(奇山异水)  拼音:qí shān yì shuǐ
形势特殊的山水风景。如:「他喜爱旅行,几乎看遍了各地的奇山异水。」
《国语辞典》:灵山秀水(灵山秀水)  拼音:líng shān xiù shuǐ
清幽宁静的山水胜地。如:「他徜徉于灵山秀水间寻求创作灵感。」
《国语辞典》:水色山光  拼音:shuǐ sè shān guāng
形容山水风光明媚,景色秀丽。《群音类选。清腔类。卷六。南绣停针。院落春馀曲》:「乘画舫,载图书,水色山光半有无。」《儒林外史》第四八回:「一路看著水色山光,悲悼女儿,悽悽惶惶。」也作「山光水色」、「水光山色」。
《国语辞典》:水送山迎  拼音:shuǐ sòng shān yíng
游览山水时,沿途山水景色更替变化。亦指长途跋涉。唐。吴融〈富春〉诗:「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元。魏初〈沁园春。自揣平生〉词:「甚年来行役,交情契阔,东奔西走,水送山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