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贾思协
北魏农学家。山东益都(今青州)人。曾任太守。研究大量的古代农业文献和农谚,访问老农,考察农业生产的情况。写成齐民要术一书,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分類:山东青州
《漢語大詞典》:柘砚(柘硯)
山东省 泗水县 柘沟 产赤埴所造之砚。《清一统志·兖州府三·土产》:“柘砚,出 泗水县 柘沟 ,其地产赤埴瓶盎,亦可为砚。滑润如石,谓之 柘 砚。”
《漢語大詞典》:韫玉砚(韞玉硯)
亦称“ 韞玉 ”。 即 淄 砚。 山东 淄川 所产的砚台。 宋 苏轼 《评淄端砚》:“ 淄 石号韞玉砚,发墨而损笔。” 宋 陆游 《秋晴》诗:“韞玉砚凹宜墨色,冷金牋滑助诗情。”
《漢語大詞典》:淄州砚(淄州硯)
山东省 淄川县 出产的石砚。 宋 米芾 砚史·淄州砚:“ 淄 石理滑易乏,在 建 石之次。”
分類:山东石砚
《漢語大詞典》:五音戏(五音戲)
戏曲剧种。流行于 山东 济南 、 淄博 一带,由秧歌、花鼓发展而成,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最初由五个人演出,故名“五人戏”,后称“五音戏”。
《國語辭典》:武梁祠画像(武梁祠畫像)  拼音:wǔ liáng cí huà xiàng
山东省嘉祥县武宅山汉武氏墓前的武梁祠中,有石室,四壁上刻有古人的事迹和画像,称为「武梁祠画像」。画像以小字八分书题记姓名,所画细笔钩勒,极为工致。
《國語辭典》:潭腿  拼音:tán tuǐ
一种拳术。参见「弹腿」条。
《漢語大詞典》:宋景诗
(1824-1871)清末黑旗军首领。山东堂邑(今属聊城)人。曾参加农民抗粮斗争。捻军入山东时,参加白莲教起义,领黑旗军。后降清,参与攻击捻军和回民军。1863年在山东重举义旗,抗击清军。后被捕遇害。
《漢語大詞典》:颜神山(顔神山)
山名。在今 山东省 益都县 西南,山下有 颜神庙 ,因 北齐 孝妇 颜文 妻居此而得名。 清 顾炎武 《颜神山中见橘》诗:“但得 灵均 长结伴, 颜神山 下即江潭。”
《漢語大詞典》:阳起山(陽起山)
山名。在 山东 齐州 (今 山东省 济南市 历城区 ),因出阳起石而著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四·阳起石﹝集解﹞引 苏颂 曰:“今惟出 齐州 ,他处不復有。 齐州 惟一土山,石出其中,彼人谓之 阳起山 。其山常有温暖气,虽盛冬大雪遍境,独此山无积白,盖石气薰蒸使然也。”
《國語辭典》:一贯道(一貫道)  拼音:yī guàn dào
清末新兴的民间信仰,因其教义揉合儒、释、道,强调「万教归一」理念,乃据论语「吾道一以贯之」命名。创教人王觉一,经刘清虚、路中一后,四传予张光璧,其信仰始扩大发展至全国。一贯道以无极老母(无生老母)为最高神,信教者依其资历分道长、点传师、坛主、文牍、乩手、引传师、道教等。民国三十八年以后,中共禁教,一贯道亦播迁入台,发展为「十八支线」,现仍为释、道、基督教之外,台、澎、金、马地区最大的宗教团体。
《漢語大詞典》:俆州
春秋 时邑名,在今 山东 滕县 东南。 周 时为 薛国 。
分類:山东东南
《国语辞典》:山东半岛(山东半岛)  拼音:shān dōng bàn dǎo
半岛名。位于山东省东半部,胶莱谷地以东,突出黄海、渤海之间。沿岸有烟台、青岛、威海卫等港口。农产以小麦、高粱、柞蚕丝、水果为主。为中国大陆面积最大的半岛。
《国语辞典》:稷下学派(稷下学派)  拼音:jì xià xué pài
战国时代在稷下(今山东省临淄县北)学宫游学立说的学术团体。是囊括多种学说的团体,著名的人物有宋钘、尹文、彭蒙、慎到、田骈、环渊、邹衍、鲁仲连等,孟轲、荀况及其弟子亦曾游学于此。此学术团体除影响其后的庄周、惠施、公孙龙、韩非等外,汉初黄老之学和它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国语辞典》:黄淮平原(黄淮平原)  拼音:huáng huái píng yuán
地名。包括河北省全部、山东省西部、河南省大部及江苏、安徽两省的北部。主要由黄、淮两河冲积而成,北隔黄河河道与海河平原相邻。地形平坦,大多为海拔五十公尺左右,为中国大陆重要的农业区。盛产小麦、棉花、杂粮及温带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