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二齐(二齊)
指 战国 时 齐国 所在地域。今 山东省 大部地区。北史·于宣敏传:“三 蜀 、二 齐 ,古称天险,分王戚属,今正其时。”
《漢語大詞典》:冤句
古县名。一作 宛胊 或 宛句 ,故城在今 山东 菏泽市 西南。 金 时因城为 黄河 所冲毁,县废。 唐 乾符 二年(公元875年) 王仙芝 起义军攻克 曹州 ,县人 黄巢 起而响应,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起义。
《漢語大詞典》:鲁连台(魯連臺)
台名。在 山东省 茌平县 东。传说 战国 时 齐 人 鲁仲连 曾在此居住,后人遂筑台纪念。 清 姚鼐 《泊临清漳口》诗:“明发风帆好停处,拂衣先上 鲁连臺 。”参见“ 鲁连 ”。
分類:台名山东
《國語辭典》:鲁连(魯連)  拼音:lǔ lián
战国时齐人鲁仲连。参见「鲁仲连」条。
《國語辭典》:趵突泉  拼音:bào tú quán
山东省济南市内的名泉。泉水自地喷涌而出,呈水柱状,为济南七十二泉中最著名者。
《国语辞典》:沂河  拼音:yí hé
河川名:(1)源出山东省蒙阴县雕崖山,东南流入江苏省邳县,注于运河。也称为「大沂河」。(2)源出山东省沂水县,入于大沂河。也称为「小沂河」、「小沂水」。(3)源出山东省滕县,东流入费县,再东南流入于大沂河。也称为「小沂河」。(4)源出山东省邹县,西流经曲阜县合洙水,入于泗水。也称为「西沂河」。
《國語辭典》:晁补之(晁補之)  拼音:cháo bǔ zhī
人名。(西元1053~1110)字无咎,宋济州钜野人。举进士,累迁著作佐郎、礼部郎中。以文章见知于苏轼,其论政、论史之作,较注重事功,对迂腐不切实用的言论,多所嘲讽。工书画。著有《鸡肋集》、《晁无咎词》等。
《國語辭典》:次室  拼音:cì shì
妾。《金史。卷五。海陵本纪》:「命庶官许求次室二人,百姓亦许置妾。」也作「次房」。
《国语辞典》:张公艺(张公艺)  拼音:zhāng gōng yì
人名。唐代寿张(故城在今山东省东平县西南)人,生卒年不详。九代同居,高宗曾亲至其宅,问九世同居不分的方法,张公艺在纸上写了一百多个忍字作为回答。故后世张姓者称「百忍堂」。
《漢語大詞典》:高里
(1).显贵者所居之里。 南朝 梁 庾肩吾 《谢东宫赐宅启》:“来归高里,翻成侍封之门;夜坐书臺,非復通灯之壁。”
(2).山名。在 山东省 泰安市 西南,为 泰山 之支阜。史记·封禅书:“上亲禪 高里 ,祠后土。”
《國語辭典》:北货(北貨)  拼音:běi huò
山产。如:「我这店里,南货、北货一应俱全。」
《漢語大詞典》:有缗(有緡)
古国名。有,词头。为 桀 所灭。故址在今 山东省 金乡县 东北,旧名 缗城阜 。左传·昭公四年:“ 夏桀 为 仍 之会, 有緡 叛之。”左传·昭公十一年:“ 桀 克 有緡 ,以丧其国。”
《国语辞典》:琅琊山(琅琊山)  拼音:láng yé shān
山名:(1)在今山东省诸城县东南。(2)在今安徽省滁县西南。也作「琅邪山」、「琅琊山」。
《国语辞典》:博兴(博兴)  拼音:bó xīng
县名。位于山东省济南市东北,小清河北岸。
《国语辞典》:茌平  拼音:chí píng
县名。位于山东省聊城县东北,徒骇河东岸。因地在茌山西南平陆中而得名。
《漢語大詞典》:河泽(河澤)
古泽名。在今 山东省 阳谷县 东北。左传·襄公十四年:“公出奔 齐 , 孙氏 追之,败公徒于 河泽 。” 杨伯峻 注:“‘河泽’亦作‘阿泽’,亦作‘柯泽’,今 山东 阳穀县 东北, 运河 所经。”《太平御览》卷五○九引 三国 魏 嵇康 《高士传·涓子》:“至三百年后,钓于 河泽 ,得鲤鱼中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