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八公山上鸣鹤
 
心胆闻风折
 
晋家风鹤
 
淮鹤
  
鸣鹤
 
相关人物
苻坚


《晋书》卷七十九〈谢安列传·(奕子)谢玄〉~2082~
及苻坚自率兵次于项城,众号百万,而凉州之师始达咸阳,蜀汉顺流,幽并系至。先遣苻融、慕容炜、张蚝、苻方等至颍口,梁成、王显等屯洛涧。诏以玄为前锋、都督徐兖青三州扬州之晋陵幽州之燕国诸军事,与叔父征虏将军石、从弟辅国将军琰、西中郎将桓伊、龙骧将军檀玄、建威将军戴熙、扬武将军陶隐等距之,众凡八万。玄先遣广陵相刘牢之五千人直指洛涧,即斩梁成及成弟云,步骑崩溃,争赴淮水。牢之纵兵追之,生擒坚伪将梁他、王显、梁悌、慕容屈氏等,收其军实。坚进屯寿阳,列阵临肥水,玄军不得渡。玄使谓苻融曰:「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欲速战。诸君稍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坚众皆曰:「宜阻肥水,莫令得上。我众彼寡,势必万全。」坚曰:「但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融亦以为然,遂麾使却阵,众因乱不能止。于是玄与琰、伊等以精锐八千涉渡肥水。石军距张蚝,小退。玄、琰仍进,决战肥水南。坚中流矢,临阵斩融。坚众奔溃,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胜计,肥水为之不流。馀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获坚乘舆云母车,仪服、器械、军资、珍宝山积,牛马驴骡骆驼十万馀。诏遣殿中将军慰劳,进号前将军、假节,固让不受。赐钱百万,䌽千匹。

简释

风声鹤唳:指因兵败而惊惧。清黄景仁《寿阳》:“地经白马青丝后,山在风声鹤唳中。”

典故
山上山
 

《玉台新咏》卷十〈古绝句四首〉
〈古绝句四首〉其一:「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例句

破镜徒相问,刀头恐隔年。 李群玉 初月二首

三径何寂寂,主人山上山。 独孤及 与韩侍御同寻李七舍人不遇题壁留赠

《骈字类编》:山上
魏晋 左思 咏史诗八首 其二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唐 孟郊 送道士 千年山上行,山上无遗踪。
唐 刘禹锡 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唐 方干 越中言事二首 其一 郭中云吐啼猿寺,山上花藏调角城。
唐 司空图 移桃栽 禅客笑移山上看,流莺直到槛前来。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其九十七 海上风来吹杏枝,昆崙山上看花时。
唐 张乔 岳阳即事 竹风山上路,沙月水中洲。
唐 皮日休 馆娃宫怀古五绝 其五 响屧廊中金玉步,采蘋山上绮罗身。
唐 韦庄 三堂早春 池边冰刃暖初落,山上雪棱寒未销。
分类:山上
《漢語大詞典》: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到什麽山上唱什麽歌)
比喻说话做事要符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毛泽东 《反对党八股》:“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也说成“到哪座山里唱哪个歌”。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十七:“就是要办餐场面,也早。‘到哪座山里唱哪个歌。’”
《國語辭典》: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拼音:shān shàng wú lǎo hǔ,hóu zi chēng dà wáng
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能称王称霸。《冷眼观》第一四回:「靠著老子做过上海道,在城里面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弄惯了的脾气,陪著朋友来吃台把酒,就像是连四块下脚钱都是冤枉花的。」也作「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漢語大詞典》:山上有山
“出”字的隐语。语出《玉台新咏·〈古绝句〉之一》:“藁砧今何在,山上復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宋 许顗 彦周诗话:“‘藁砧今何在’,言夫也;‘山上復有山’,言出也;‘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言月半当还也。” 唐 孟迟 《闺情》诗:“山上有山归不得, 湘江 暮雨鷓鴣飞。”
《漢語大詞典》:山表
山外;山上。 汉 王充 论衡·别通:“ 禹 益 并治洪水。 禹 主治水, 益 主记异物。海外山表,无远不至。以所见闻,作山海经。”
分類:山外山上
《國語辭典》:云中(雲中)  拼音:yún zhōng
1.郡名:(1)战国赵地。秦置。今山西省境内长城以外及绥远东、南部地区。汉分其东北部置定襄郡,西南部仍为云中郡,治所在云中县。即今托克托县。(2)唐置。初为云州,不久,改成云中郡,后又复名为云州;治所在山西省大同县。
2.云梦泽。位于今湖北省安陆县南。
3.山名:(1)位于山西省中部忻县西北,为管涔山脉的支脉。(2)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河津县西北,濒黄河。
《國語辭典》:上山  拼音:shàng shān
1.到山上去。《文选。曹植。善哉行》:「上山采薇,薄暮苦饥。」《文选。陆机。拟古诗十二首。拟涉江采芙蓉》:「上山采琼蕊,穹谷饶芳兰。」
2.蚕发育到成熟的后期,停止吃东西,将其移至簇上,使之吐丝作茧,称为「上山」。也称为「上簇」。
《國語辭典》:云路(雲路)  拼音:yún lù
1.天空云行的路。唐。秦韬玉 八月十五日夜同卫谏议看月诗:「初出海涛疑尚湿,渐来云路觉偏清。」
2.青云之路。比喻显达的仕途。《北史。卷八三。文苑传。序》:「或鹰扬河朔,或独步汉南,俱骋龙光,并驱云路矣。」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投至得云路鹏程九万里,先受了雪窗萤火二十年。」
《漢語大詞典》:还山(還山)
(1).致仕;退隐。 南朝 梁 沈约 《桐柏山金庭馆碑》:“末自 夏汭 ,固乞还山。权憇 汝南县 境,固非息心之地。” 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喜归》词:“再拜谢不敏,早晚乞还山。” 清 汪懋麟 《九月十三日还山》诗之一:“幸遂还山愿,萧然去国轻。”
(2).方言。山区人称死后葬于山上。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六:“有人劝这老倌不立继,开导他说:‘你有六七亩好田,饱子饱药,百年之后,还怕没得人送你还山?’”
《國語辭典》:封禅(封禪)  拼音:fēng shàn
古代帝王在泰山上筑坛祭天称为「封」;在梁甫山除地祭地称为「禅」。秦汉时特重此礼。《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唐。李商隐〈韩碑〉诗:「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漢語大詞典》:他山
(1).别处的山。 唐 郑谷 《登杭州城》诗:“潮来无别浦,水落见他山。” 宋 苏轼 《儋耳山》诗:“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
(2).引申泛指山石。 唐 苗神客 《乙速孤神庆碑》:“於是爰勒他山,用旌斯烈。”参见“ 他山之石 ”。
(3).指别处山上的石头。比喻磨砺自己,帮助自己成就的外力。《群书治要》卷四五引 汉 仲长统 《昌言》:“可令王侯子弟,悉入大学,广之以他山,肃之以二物,则腥臊之污可除,而芬芳之风可发矣。” 三国 魏 曹丕 《以郑称为武德傅令》:“龙渊太阿,出 昆吾 之金, 和氏 之璧,由 井里 之田。礱之以砥礪,错之以他山,故能致连城之价,为命世之宝。”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部》:“类我者,我友之,亦不媿为攻玉之他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文郎:“幸相知爱,故极力为‘他山’之攻,生平未酬之愿,实欲借良朋一快耳!”详“ 他山之石 ”。
(4). 清 查慎行 的别称。 清 袁枚 《仿元遗山论诗》诗之五:“ 他山 书史腹便便,每到吟诗尽弃捐。”
《國語辭典》:他山之石  拼音:tā shān zhī shí
比喻借助外力,改正自己的缺失。参见「它山之石,可以为错」条。唐。杨烱〈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托无愧之铭,跋涉载劳于千仞,访他山之石,东西向踰万里。」
《國語辭典》:云梯(雲梯)  拼音:yún tī
1.古代攻城的工具。极言其高,故称为「云梯」。《墨子。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三国演义》第一七回:「于城边作梯凳,又立云梯窥望城中。」
2.现在消防队用来登高楼救火的梯子。
3.比喻升天成仙之路。《文选。郭璞。游仙诗七首之一》:「灵溪可潜盘,安事登云梯?」
4.位于江苏省淮安县东北,当淮水入海处的关口。
《國語辭典》:幔亭  拼音:màn tíng
用帐幕做成的亭子,称为「幔亭」。
《國語辭典》:风声鹤唳(風聲鶴唳)  拼音:fēng shēng hè lì
东晋时秦主苻坚率众列阵肥水,谢玄等以八千精兵渡水还击,秦兵大败,溃兵听到风声和鹤鸣,皆以为王师已至。典出《晋书。卷七九。谢安传》。后形容极为惊慌疑惧。宋。李曾伯 醉蓬莱。问金城方略词:「见说棋边,风声鹤唳,胆落胡虏。」《红楼梦》第一○二回:「贾珍方好,贾蓉等相继而病。如此接连数月,闹得两府俱怕。从此风声鹤唳,草木皆妖。」也作「鹤唳风声」。
《國語辭典》:鹤唳风声(鶴唳風聲)  拼音:hè lì fēng shēng
形容极度的惊恐疑惧。参见「风声鹤唳」条。明。张景《飞丸记》第七出:「还是你鹤唳风声自惊慌。」
《國語辭典》:破镜(破鏡)  拼音:pò jìng
1.打破镜子。《太平御览。卷七一七。服用部。镜引神异经》:「昔有夫妇将别,破镜,人执半以为信。」
2.被打破的镜子。如:「地上有破镜的碎片,走路时要小心。」
3.比喻夫妻分散或决裂。参见「破镜重圆」条。
4.比喻半月。汉。无名氏〈古绝句〉:「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5.镜,指古代武将胸前的护心镜。破镜指破禁开杀戒。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若有埋伏,一剑挥之两断。……我特来破镜。」
6.神话传说中的恶兽名。《汉书。卷二五。五行志上》:「古代天子常以春解祠,祠黄帝用一枭、破镜。」颜师古注引孟康曰:「破镜,兽名,食父。……破镜如貙而虎眼。」
《國語辭典》:破镜重圆(破鏡重圓)  拼音:pò jìng chóng yuán
南朝陈徐德言与妻乐昌公主于战乱分散时各执半镜,作为他日相见的信物,后果因此得以相聚归合。典出唐。孟棨〈本事诗。情感〉。后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圆和好。《隋唐演义》第六六回:「如晦道:『就是徐德言,他的妻子就是我表姊乐昌公主。』无忌道:『哦,原来就是破镜重圆的。』」《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破镜重圆,离而复合,固是好事。」也作「破镜重合」、「览镜归妻」、「金镜重圆」。
分類:太子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