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9,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分类词汇(续上)
三番两次
三番五次
连辟公府不就
屡教不改
《國語辭典》:三番两次(三番兩次)  拼音:sān fān liǎng cì
多次、屡次。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一折:「叔父,王粲不曾自来,你将书呈三番两次调发小生到此。」《西游记》第二六回:「我当等夜走脱,又被他赶上,依然笼了。三番两次,其实难逃。」也作「两次三番」、「三番五次」、「三回五次」。
分類:屡次
《國語辭典》:三番五次  拼音:sān fān wǔ cì
多次、屡次。《儒林外史》第三八回:「三番五次,缠的老和尚急了。」《红楼梦》第九四回:「看他的那个神情儿,是一定在宝玉身上的了。三番五次的病,可不是为著这个是什么?」也作「三番两次」。
分類:屡次
《漢語大詞典》:连辟公府不就
连:屡次。辟:征召。这个意思现已不用。公府: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军事)、司徒(政事)、司空(工程)为三公。就:上任。“连辟公府”即连辟于公府”的意思,“于”表“被”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后汉书·张衡传》
《國語辭典》:屡教不改(屢教不改)  拼音:lǚ jiào bù gǎi
多次教导,仍不改正。如:「因为他经常犯错,却又屡教不改,他的母亲才会发这么大的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