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6—1285 【介绍】: 宋徽州婺源人,字太空,后改字宋士,号泉田子,人称山屋先生。理宗淳祐四年进士。授濠州司户参军。历本州及临安府学教授,屡疏斥丁大全等奸邪,出干办江西提举常平事。贾似道当政,召试馆职,以言不合罢归,遂闭门著书。宋亡,深居不出。谢枋得甚为推崇。有《先天集》、《百官箴》等。
全宋诗
许月卿(一二一六~一二八五),字太空,学者称山屋先生,婺源(今属江西)人。从魏了翁学。早年入赵葵幕,理宗嘉熙四年(一二四○)以军功补校尉,为江东转运司属官。淳祐四年(一二四四)进士,授濠州司户参军,七年,兼本州教授。吕文德辟为淮西安抚司准备差遣。迁临安府教授,以言事罢。宝祐三年(一二五五)为江南西路转运司干办,摄提举常平。召试馆职,以忤贾似道罢,归隐,自号泉田子。宋亡,改字宋士,深居不言。元至元二十二年卒,年七十。有《先天集》十卷、《百官箴》六卷。事见本集附录《宋运干山屋许先生行状》。 许月卿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明嘉靖刊本为底本。底本文字多夺误,酌校《宋诗抄·先天集抄》所录诗。
全宋文·卷八一四六
许月卿(一二一六——一二八五),字太空,后更字宋士,晚号山屋,又号泉田子,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初从董梦程游,继受学于魏了翁。登淳祐四年进士第,历濠州司户、本州教授、临安府学教授、两浙西路安抚司干办公事、江西提举常平。性刚介,屡上书劾权贵,斥丁大全、贾似道奸邪,罢归。元军下钱塘,月卿深居一室,数年不言。至元二十二年卒,年七十。著有《书经注》、《百官箴》(存)、《山屋集》等。见《先天集》附录《宋运干山屋先生行状》、《山屋许先生事录》。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自闲(一二三一~一三一二),号云屋,松阳(今属浙江)人。俗姓叶。年十三于福安院剃度,后居婺之仰庵。元成宗大德间住持金华智者寺。皇庆元年卒,年八十二。事见《蒲室集》卷一二《金华智者寺云屋閒禅师塔铭》。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萧敬夫,号秋屋,永新(今属江西)人。与弟焘夫俱为文天祥客。端宗景炎二年(一二七七),起兵谋复其县,兄弟俱死难。有《秋屋稿》,不传。事见《文山先生全集》卷一○《跋萧敬夫诗稿》、《宋史》卷四五四《萧焘夫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婺源旃坑州人,字石卿,号巢枝书屋。擅长作五言古诗。有《古瓢诗丸》。
全宋诗
江砢(一二五一~?),字石卿,号巢枝书室,婺源(今属江西)人。恺族弟。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以诗文向方回请益,回为之跋,时年三十八。有《古瓢诗丸》,已佚。事见《桐江集》卷四《跋江石卿诗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8—1327 【介绍】: 宋吴郡长洲人,字玉吾,自号林屋山人,赵孟頫题其所居曰石涧书隐,学者因称石涧先生。工词赋。入元征授温州学录,不赴,开门授徒著书。精于《》,所著《周易集说》诸书,皆覃精研思,积数十年而成。又有《阴符经注》、《书斋夜话》、《席上腐谈》、《林屋山人集》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僧,松江华亭人,号梅屋,俗姓黄。仁宗延祐中,居嘉兴祥符寺。英宗至治间,尝驿召至京师,缮写金字佛经,因受法于帝师帕克巴。有《佛祖通载》。
补续高僧传·护法篇
念常。号梅屋。华亭黄氏子。母杨。梦僧庞眉雪发。称大长老。托宿焉。因而娠。至元壬午三月十有二日诞。于夜神光烛室。异香袭人。逾日不散。既长。喜焚香孤坐。风骨秀异。年十二。恳求出家。父母钟爱之。诱以世务。终莫夺其志。遂舍之。元贞乙未。江淮总统所。授以文凭。薙发受具。遍游江浙大丛林。博究群经。宿师硕德。以礼为罗延之。皆撝谦弗就。至大戊申。佛智晦机和尚。自江西百丈。迁杭之净慈。师往参承。于言下有省。俾掌记室。服勤七年。延祐乙卯。佛智迁径山。师职后版表率。明年。朝廷差官理治教门。承遴选住嘉兴祥符。至治癸亥。乘驿赴京。得以观光三都之胜。览燕金遗墟。入五台礼曼殊。出入金门。讨论坟典。如司徒云麓洪公。别峰印公。自帝师以下。皆尊而爱之。自京而回。主姑苏万寿法席。师精通内义。外博群书。乃取佛祖住世之本末。传授之源流。及夫时君世主之所尊尚。王臣将相之所护持。参异同。考讹正。运弘护之心。秉至公之笔。缉而成书。谓之佛祖历代通载。凡二十有二卷。翰林道园虞公序其首。慨僧史无续而失传。讥志磐书事之无法。盖深有取于师言也。宝洲上人谓。师此述。理明事实。出入经典。考五宗传。殊有补于名教。于是。即普觉文房。采摭内外典籍成编。题曰稽古略。与师并行于世。详略各得其宜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平江吴江人,号紫微,又号林屋道人。以儒入道,居昭灵观,于州东雪滩结亭,名曰“挂蓑”。好学工诗,访天下仙山,有所得,辄寄于诗。绘有《仙山访隐图》。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子微,号林屋山人。吴江昭灵观道士。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僧。字无住,号云屋。尝居吴郡报恩寺。往来吴淞江上,与仇远、白挺、虞集、宋无诸人相倡和。工诗。为元代诗僧之冠。有《谷响集》。
元诗选
善住,字无住,别号云屋,吴郡僧也。尝居郡城之报恩寺,往来吴淞江上,与仇山村、宋子虚诸人相倡和。山村赠诗曰:「闾门北去山如画,有日同师步翠微。」其相契可知也。所著《谷响集》近体诗若干首。子虚有《答无住师见寄》诗云:「句妙唐风在,心空汉月明。」即此可以评定其诗矣。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二
又善住,字云屋,姑苏人。掩关一室,六时念佛,病久不易,终时异香满室,著有《安养传》、《谷响集》行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2—1352 【介绍】: 元僧。常熟人,字石屋。俗姓温。住当湖之福源。尝作偈云:“拾得断麻穿破衲,不知身在寂寥中。”后退居霅溪西之天湖,吟讽自适。有《石屋诗集》。
元诗选
清珙,字石屋,常熟温氏子。首参高峰,后嗣法于及庵信禅师,住当湖之福源。尝作偈曰:「拾得断麻穿破衲,不知身在寂寥中。」退居霅溪之西曰天湖,吟讽其间以自适。至正间,朝廷闻其名,降香币旌异,赐金襕衣。壬辰秋示寂。所著有《石屋诗》,其自叙曰:余山林多暇,瞌睡之馀,偶成偈语,纸墨少便,不复记录。云衲禅人请书之,盖欲知我山中趣向耳。于是随意走笔,不觉盈帙,掩而归之,慎勿以此为歌咏之助,当须参究其意,则有激焉。其诗有云:「天湖水湛琉璃碧,霞雾山围锦障红。触目本来成现事,何须叉手问禅翁。」及庵尝语众曰:此子乃法海中透网金鳞也。
槜李诗系·卷三十
清珙,字石屋,常熟温氏子,出家海盐崇福寺。遍游天目淮阳,遇二高僧,参悟禅旨。元统间,住当湖镇福源禅寺,归隐太湖。至正间,诏降香币,赐金襕衣。后示寂于湖州霞雾山,建塔焉。又因高丽国王表达诏,谥佛慈慧照禅师。明隆庆间,一士人发塔视之,骨皆金色。士人若有击之者,立死。其法语山居诗,来复序之,谓有寒山子遗风。及庵尝语众曰:“此子乃法海中透网金鳞也。”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清珙。字石屋。苏州常熟人。俗姓温。母刘氏。生之夕有异光。及长依崇福永惟出家。二十祝发。越三年受具。走天目见高峰和尚。峰问。汝为何来师曰。欲求大法。峰曰。大法岂易求邪。须然指香可也。师曰。某今日亲见和尚。峰嘿器之。授以万法归一之语。三年罔所得。辞他行。峰曰。温有瞎驴。淮有及庵。宜往见之。乃见及庵。庵问何来。曰。天目。曰。有何指示。师曰。万法归一。庵曰。汝作么生会。师无语。庵曰。此是死句。什么害热病底教。汝与么。师拜求指示。庵曰。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意旨如何。师答不契。庵曰。这个亦是死句。师不觉汗下。后入室。庵。再理前语诘之。师答。上马见路。庵呵曰。在此六年。犹作这个见解。师发愤去。途中忽举首见风亭。豁然有省。回语庵曰。有佛处不得住也。是死句。无佛处急走过也。是死句。某今日会得活句了也。庵曰。汝作么生会。师曰。清明时节雨初晴。黄莺枝上分明语。庵颔之。久乃辞去。庵送之门。嘱曰。已后与汝同龛。俄而庵迁湖之道场。师再参。命典藏钥。庵常与众言曰。此子。乃法海中透网金鳞也。一众刮目。后入霞雾山卓庵。名曰天湖。躬自薪蔬。吟咏自得。有终焉之志。既而当湖福源虚席致恳。师坚卧不起。或让之曰。夫沙门者。当以弘法为重任。閒居独善。何足言哉。遂幡然而行。龙象归之。云涌涛奔。唯恐或后。未几。复还天湖。至正间。朝廷闻师名。降香币以旌。耆德皇后。锡金磨衲衣。人以为荣。师澹如也。至正壬辰秋七月二十有一日。示微疾。中夜与众诀。其徒请问后事。索笔书曰。青山不着臭尸骸。死了何须掘土埋。顾我也无三昧火。光前绝后一堆柴。掷笔而逝。阇维舍利五色。璨然无数。其徒收灵骨。合及庵舍利。塔于天湖之原。示不忘同龛之语。世寿八十有一。僧腊五十有四。弟子愚太古者。高丽国人。师说偈印可。有金鳞上直钩之句。后归。王尊之。以为国师。数道师德。王甚渴仰。及师化。表达朝廷。诏谥佛慈慧照禅师。移文江浙。请净慈平山林公。入天湖。取师舍利之半。馆伴归国。建塔供养。师有上堂法语。山居偈颂。缉本盛行于世。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
石屋禅师者。讳清珙。虞山人也。宋咸淳壬申。生于温姓。生之夜。光贯北垣。其室异香。经旬不散。珙幼断酒胾。素质清癯。而精神宥密。六经杂史一览即不顾。于佛经如获故物。乃尽弃其所有。为大僧。翩然逸举。择人而见。首参高峰妙禅师。妙公曰。新戒来须何事。珙曰。生死事大。乞施大法。公曰。我本无法。说甚小大。珙乃服勤三年。不契。妙公曰。温有瞎驴。淮有及庵。宜往见之。珙直走见及庵。路闻及庵多慢侮。罢废参仪。不以禅流为事。大有名者。辄遭删削。珙疑之。然心信妙公之指。如不相当。则走温未迟也。乃至建阳西峰。通谒及庵。及庵袒襟危坐。受珙展拜。遂问珙曰。区区逐日。何所用心。珙对曰。以万法归一为本参。及庵诃曰。甚么害热病底。教你参者死句。珙悚然罔措。及庵曰。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作么生会。珙拟对之。及庵蓦起厉声曰。者个亦是死句。便入寝室。珙罔措。乃坚依座下。久之及庵复理前话诘珙。珙对曰。上马见路。及庵又诃曰。在此多年。犹作恁么见解。珙愤以为及庵卖己。因背弃去。及庵笑曰。珙即回也。珙于途中。忽见风亭。乃急趋回。举似及庵曰。有佛处不得住。亦是死句。无佛处急走过。亦是死句。清珙今日会得活句了也。及庵曰。作么生会。珙曰。清明时节雨初晴。黄鹂枝上分明语。及庵肯之。于是出入吴越。激扬禅社。广结般若缘。偶登霞雾山喜之。遂搆草庵。号曰天湖。趋风者日众。珙频作山居偈颂示之。爱之者以为章句精丽。如岩泉夜响。玉磬晨鸣云。嘉禾当湖新创福源禅刹。尽礼致珙。珙不起。平山林禅师。作契聪排闼图柬珙。珙慨曰。林兄不容吾高卧也。于是自携竹笠。飘然而来。福源乃勇于临众。不期纲宗大振。围绕座下。多诸有道。六七年间。衲子为法忘躯。而丛林丰盛。如西天那烂陀寺。有贵人入寺饭僧。见珙布衲萧萧。疑为矫饰。窃视方丈。棕拂道具外。空徒四壁而已。贵人大异。乃私问寺主曰。和尚人天知识。何枯淡若此耶。殆非吾辈之所堪矣。寺主曰。然吾师原俭于自奉。施者虽多。有即散之。常诫吾党。莫贪甘煖。免偿宿债。贵人感悟。归散家财而隐。有诏徵珙。珙坚以疾辞。乃降金襕法衣赐之。人以为荣。珙叹曰。吾少壮时。犹不如人。况今形之不逮矣。忍将名字。劳倦人间世乎。乃上堂曰。卸却顶上铁枷。飏下手中木杓。合眼跳过黄河。腾身冲开碧落。狮子踢倒玉栏干。象王摆坏黄金索。白云兮处处相逢。青山兮步步踏著。喝一喝云。举头天外看。谁是个般人。便弃福源。归天湖。嘉禾公牍互至。珙作偈答之。有老拙背时酬应懒不能从命出烟霞之句。珙年八十有一。行不倚杖。坐不施褥。灯下书字如粟。尝与客夜话。将达旦。客谢息。珙笑曰。后生辈精神乃尔。安足谋道耶。俄告寂。门人请命后事。珙引声曰。青山不著臭尸骸。死了何须堀土埋。顾我也无三昧火。光前绝后一堆柴。已而吉祥化去。火后舍利。五色莫计。塔于天湖。时至正壬辰孟秋也。谥曰佛慈慧照禅师。高丽王仰珙德化。且感异梦。请旨移文江浙。分舍利。归国祀之。 赞曰。瘦棱棱却。如碧海波心。涌起一座玉岩。硬剥剥好。似白云堆里。突出千寻石屋。乃珙公自状其微也。至于道倾彤室。德感异邦。置弗论矣。但历来三百馀年。人诵其诗偈。读其语录。恨不尊公。至夜摩睹史之天上。盖公不以虚言而欺世也。明矣。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七
释清珙,字石屋,受具后,与净慈平山林同得法于道场及庵。遂隐居吴兴霞雾山,以清苦自守,不干檀越,偶至绝食,饮水而已。为人慈祥恤物,作为祇陀,多警法语。元至正初,道问流闻,洽于朝野,敕降香币以旌异之。皇后亦赐金襕法衣,珙殊不为意。至正壬辰秋,与众诀,书偈而逝,偈曰:“青山不着臭尸骸,死后何须掘土埋。顾我也无三昧火,光前绝后一堆柴。”阇维,舍利五色,高丽王仰其道行,表达于朝,诏谥“佛慈慧照”。更命有司移文江浙,命净慈林取珙舍利予馆伴归国。所著有《石屋语录》,诗不多见,《瘦松集》载其山居诗云:“僧因产业致差科,官吏句追耻辱多。我有山田三亩半,尽行发付与檀那。”其高致可概见矣。

人物简介

元诗选
冕字元章,诸暨田家子也。父命牧牛,冕放牛陇上,潜入塾听村童诵书。暮亡其牛,父怒挞之。他日依僧寺,夜坐佛膝,映长明灯读书,安阳韩性异而教之,遂通《春秋》。尝一试进士举不第,即焚所为文,读古兵法,著高檐帽,衣绿蓑衣,蹑长齿屐,击木剑,或骑牛行市中,乡里小儿皆讪笑,冕弗顾也。尝北游燕都,泰不华荐以馆职,冕曰:不满十年,此中狐兔游矣,何以禄为?冕工于画梅,以胭脂作没骨体。燕京贵人争求画,乃以一幅张壁间,题诗其上曰:「疏花个个团冰玉,羌笛吹他不下来。」或以为刺时,欲执之。冕觉□亟归,隐会稽之九里山,自号「煮石山农」。命其居曰「竹斋」,题其舟曰「浮萍轩」,自放鉴湖之曲。赋诗辄千百言,鹏鶱海怒,读者毛发为耸。明太祖既取婺州,遣胡大海攻绍兴,屯兵九里山。大海延冕问策,冕曰:越人秉义,不可以犯,若为义,谁敢不服。若为非义,谁则非敌。明日疾,遂不起。宋文宪公濂作《王冕传》,言太祖取婺州,将攻越,物色得冕,寘幕府,授以咨议参军,一夕以病死。秀水朱检讨彝尊曰:冕为元季逸民,自宋文宪传出,世皆以参军目之,冕亦何尝一日参军事哉!读徐显《裨史集传》,冕盖不降其志以死者也。向来选本,俱编元章入明诗,兹特援朱检讨之言以正之,使后之君子得以考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7—1359 【介绍】: 元末浙江诸暨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又号梅花屋主。本农家子,七八岁时为人牧牛,窃入书塾听诸生读书,听毕辄默记。安阳韩性闻而录为弟子。性卒,门人事冕为师。长七尺余,仪观甚伟,通《春秋》诸传。一试进士举,不第,即焚所为文,读古兵法,狂放不羁。至大都,泰不花荐以馆职,不肯就。工于画梅,以胭脂作没骨体。达官贵人争来求画。以题诗讥刺,官府欲捕,携妻子隐于九里山,结茅庐三间,自题为“梅花屋”。朱元璋取婺州,物色得冕,置幕府,授咨议参军。旋卒。有《竹斋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竹斋集·提要
臣等谨案:《竹斋集》三卷,《续集》一卷,明王冕撰。冕,字元章,《续高士传》作字元肃,诸暨人。本农家子,家贫,依沙门以居,夜潜坐佛膝上映火读书,后受业于安阳韩性,遂传其学。然行多诡激,颇近于狂。著作郎李孝光、秘书卿泰哈布哈皆尝荐于朝。知元室将乱,辞不就。明太祖下婺州,闻其名,物色得之,授咨议参军,未几卒。宋濂为作传,载《潜溪集》,叙其始末甚备。《续高士传》以为太祖欲授以参军,一夕卒。《浙江通志》据以列入「隐逸传」。旧本亦题为元人,非其实矣。诗集三卷,其子周所辑,刘基序之。续集诗及杂文一卷,又附录吕升所为王周行状,则冕女孙之骆居敬所辑。冕天才纵逸,其诗多排忧遒性之气,不可拘以常格。然高视阔步,落落独行,无杨维桢等诡俊纤仄之习,在元明之间,要为作者。集中无绝句,惟画梅乃以绝句题之。续集所收皆自题画梅诗也。 乾隆四十六年正月恭校上。
竹斋集·原序
予在杭时,闻会稽王元章善为诗,士大夫之工诗者多称道之,恨不能识也。至正甲午,盗起瓯括间,予避地至会稽,始得尽观元章所为诗。盖直而不绞,质而不俚,豪而不诞,奇而不怪,博而不滥,有忠君爱民之情、去恶拔邪之志,恳恳悃悃见于词意之表,非徒作也。因大敬焉。或语予曰:「诗贵自适而好为论刺,无乃不可乎?」予应之曰:「诗何为而作邪?《虞书》曰:诗言志。卜子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王文而谲谏,言之者罪,闻之者足以戒。诗果何为而作邪?周天子五年之巡狩,命太师陈书以观国风。使为诗者,俱为清虚浮靡,以吟莺花咏月露而无关于世事,王者当何所取以观之哉?《诗三百篇,惟《颂》为宗朝乐章,故有美而无刺,二《雅》为公卿大夫之言,而《国风》多出于草茅闾巷贱夫怨女之口,咸采录而不遗也。变风变雅大抵多于论刺,至有直举其事,斥其人而明言之者,节《南山》、《十月之交》之类是也。使其有讪上之嫌,仲尼不当存之。以为训后世之论,去取乃不以圣人为轨范,而自私以为好恶难可以言诗也已。」「《商书》曰:惟口起羞。昔苏公以谤诗速狱,播斥海外,不可以不戒也。」曰:「孔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故尧有诽谤之木而秦有偶语之戮,乱世之所与也。得言而不言,是土瓦木石之徒也。王子圣明之时,而敢违孔子之训,而自比于土瓦木石也耶?」 括苍刘基伯温序。
槜李诗系·卷三十八
字元章,诸暨人,元季隐居,明初授参军,寻死。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八
冕字元章,一字元肃,诸暨人。明初授咨议参军,未几卒。有《竹斋集》三卷。 (《四库总目》:王冕天才纵逸,其诗多排奡遒劲之气,不可拘以常格。然高视阔步,落落独行,无杨维桢等诡俊纤仄之习,在元、明之间,要为作者。 宋濂《学士集》:元章当天大雪,赤足上潜岳峰,四顾大呼曰:「遍天地间皆白玉合成,使人心胆澄澈,便欲仙去。」及入城,戴大帽如筛,穿曳地袍,翩翩行,两袂轩翥,哗笑溢市中。应进士举不中,弃去,买舟下东吴,渡大江,入淮楚,历览名山川。或遇奇才侠客,呼酒共饮,慷慨悲吟,人斥为狂奴。北游燕都,馆秘书卿泰不花家,欲荐以馆职。元章曰: 「公诚愚人,不满十年,此中狐兔游矣!何以禄仕为?」即日南辕。既归越,复大言天下将乱。时海内无事,或斥为妄。元章曰:「妄人非我,谁当为妄哉?」携妻孥隐九里山,种豆三亩,粟倍之,树梅花千,桃杏居其半,芋一区,薤韭各百本,引水为池,种鱼千馀头,结茅庐三间,自题为「梅花屋」。尝仿《周礼》著书一卷,曰:「吾未即死,持此以遇明主,伊、吕事业不难致也。」当风日佳时,操觚赋诗,千百不休。鹏鸯海怒,读者毛发为耸。善画梅,不减杨补之,求者肩背相望,以缯幅短长为得米之差。来几汝、颍兵起,一一如元章言。皇帝取婺州,将攻越,物色得元章,授咨议参军,一夕病死。元章状貌魁伟,美须髯,磊落有大志,不得少试以死,君子惜之。 刘基《文成集》:元章诗直而不绞,质而不俚,豪而不诞,奇而不怪,博而不滥,有忠君爱民之情、去恶拔邪之志,恳恳悃悃见于词意之表,非徒作也。 郎瑛《七修类稿》:王冕字元章,号山农。身长多髯。少明经不偶,即焚书读古兵法。戴高帽,披绿蓑,著长齿屐,击木剑,行歌于市,人以为狂。士之负材气者,争与之游。尝游京城,名贵侧目。平生嗜画梅,画成未尝无诗也。有诗云:「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或以是诗刺时,欲执之,一夕遁。后太祖物色得冕,因与粝饭蔬羹,山农且谈且食。上喜曰:「可与共大事。」 授咨议参军。一夕暴卒。应制作绝云:「猎猎北风吹倒人,乾坤无处不生尘。胡兄冻死长城下,始信江南别有春。」今《竹斋集》中未刻。昨见蒲庵禅师复见心题其《梅花》一歌,亦奇特也。因举其槩,同录歌云:「会稽王冕高颊顾,爱梅自号梅花仙。豪来写遍罗浮雪千树,脱巾大叫成花颠。有时百金闲买东山屐,有时一壶独酌西湖船。暮校《梅花谱》,朝诵《梅花篇》。水边篱落见孤韵,恍然悟得华光禅。我昔识公蓬莱古城下,卧云草阁秋潇洒。短衣迎客懒梳头,只把梅花索高价。不数杨补之,每评汤叔雅。笔精妙夺造化神,坐使良工尽惊诧。平生放浪礼法疏,开口每欲谈孙吴。一时骑牛入燕市,瞠目怪杀黄髯胡。地老天荒公已死,留得清名传画史。南宫侍郎铁石肠,爱公梅花入骨髓。示我《万玉图》,繁花烂无比。香度禹陵风,影落镜湖水。开图看花良可吁,咸平树老无遗株。诗魂有些招不返,高风谁起孤山逋?」 《国雅》:王参军元章才赡思新,善绘梅竹,得意处辄题,往往奇拔。尤长于七言,如「云合紫驼开虎帐,天连春草入龙沙」,「海气或生山背雨,江潮不到石头城」,「千峰回影陷落日,万壑欲尽松风声」,抽思虽奇,摛词未秀。 《诗薮》:王元章世但知其梅;王孟端世但知其竹。前哲以艺为讳,良不虚也。) 支允坚《梅花渡异林》:胜国王元章,豪侠士也。其词语跌宕不羁,可想见其为人。如「五更骤雨随风过,满眼落花如雪飞」,「可爱华山陈处士,风流文采却贪眠」,「恒温岂解知王猛,徐庶从来识孔明」,「野蒿得雨长过树,海燕隔花轻笑人」,「可喜一湖杨柳色,不禁三月杜鹃声」,「青苔蚀尽床头剑,白日消磨镜里霜」,皆为时事而发。至「花落不随流水去,鹤飞长带白云来」,「独鹤远从天际下,老夫如在画中行」,「秋风绕屋树声杂,夜雨落山溪水多」,「万里山河秋杳杳,一天风雨夜萧萧」,亦佳句不可没也。 顾嗣立《元诗选》:元章尝游燕都,工于画梅,以胭脂作没骨体。燕京贵人争求画,乃以一幅张壁间,题诗其上曰:「疏花个个团冰玉,羌笛吹他不下来。」或以为刺时,欲执之。冕觉,亟归隐于会稽之九里山,自号煮石山农。 汪日起《润亭漫钞》:至元中,杨琏真伽恢复佛寺三十馀所,时弃道为僧者七八百人,皆挂冠于上永福寺帝师殿梁间、飞来峰石壁皆镌佛像。会稽王元章冕诗云:「白石皆成佛,苍头半是僧。」 田按:顾侠君据朱竹听作元章传,云元章为元逸民,未尝一日参军事。且引徐显《稗史集传》为證,录入元诗。《四库提要》云:「明太祖下婺州,闻冕名,物色得之,授咨议参军,未几卒。宋濂为作传,载《潜溪集》中,叙其始末甚备。旧本题为元人,非其实矣。一馀谓稗史传闻异辞,《提要》据宋景廉传以为信,识卓矣!元章诗雄快豪宕,七古尤为独绝,称其为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64 【介绍】: 元真定人,寓扬州,字昌龄,以字行,号西坡,又号林屋洞主。硕学鸿才,不受辟举。文辞翰墨,皆绝出时辈。又工画竹石窠木。顺帝至正间为翰林编修。因避兵至平江。张士诚据平江,用为参谋。先吴亡而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河南大梁人,徙居苏州长洲,字仲权,号树屋佣。少贫,耻为商贾胥吏,锐志经史,兼工词翰,与杨维桢游,推其博赡。洪武三年征至京师,草谕蜀诏。谪徙濠州,复授翰林修撰。有《叩角集》。
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字仲权,大梁人。洪武初,官修撰。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三
衡字仲权,大梁人,徙居长洲。洪武三年,授翰林院修撰,谪濠。有《扣角集》。 (杨维桢《西湖竹枝集》:仲权少贫,耻为商贾胥吏之习。锐志经史,善属文。然为时经生而兼工诗翰,度越流辈,时论难之。其拟词云:「青琐春闲漏点迟,博山香暖翠烟微。厢帘谁撼金铃响?知是花间燕子归。」可以列才子之林矣。 田按:仲权,铁崖弟子。洪武三年,被徵草《喻蜀文》称旨,授翰林院修撰,以病免,旋谪濠。作为诗歌,号《扣角集》。贝廷琚称其大篇短章和平古淡,无哀伤怨怼之辞。庶几知命者。诗沿铁体,流传不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上虞人,一作苏州府吴县人,字云屋。仕为知州。工画山水,落笔无尘俗气。有《云山图》。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嘉善人,字孝峙,初名畹。布衣。读书过目成诵。作诗多奇句,邑诸生顾艾介绍于魏大中,大中读其诗,大为钦佩,特起揖之。为人亦慷慨有气节。有《草贤堂词》。
槜李诗系·卷二十二
屋,字孝峙,初名畹,字兰九,嘉善人,有《学可斋诗笺》。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孝峙,初名畹,字兰九,嘉善人,有《学可斋诗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