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3,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三屈
屈腰
屈草
屈突通
屈才
殚屈
后屈
耗屈
贾屈
百屈
屈沈
屈龙
屈情
屈杀
屈陷
《骈字类编》:三屈
唐 道世 颂六十二首 其五十七 五体悔前朝,三屈忏中夕。
《漢語大詞典》:屈腰
折腰。指屈身事人。 唐 韩翃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空嗟镊鬚日,犹是屈腰年。”
《漢語大詞典》:屈草
见“ 屈軼 ”。
《漢語大詞典》:屈轶(屈軼)
亦称“ 屈佚草 ”。亦称“ 屈草 ”。 1.古代传说中一种草,谓能指识佞人,故又名“指佞草”。 汉 王充 论衡·是应:“屈軼,草也。安能知佞?”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 尧 时有屈佚草,生於庭,佞人入朝,则屈而指之。” 南朝 齐 谢朓 《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代人应诏》:“屈草戒諛,阶蓂纪日。” 唐 李咸用 《读修睦上人歌篇》诗:“才似烟霞生则媚,直如屈軼佞则指。” 唐 苏味道 《赠封御史入台》:“夕鸦共鸣舞,屈草接芳霏。” 章炳麟 《原儒》:“屈軼指佞, 黄帝 骑龙。”
(2).比喻能识别奸佞的贤臣。旧唐书·袁高薛存诚等传赞:“唯 袁 与 薛 ,人中屈軼。” 清 钱谦益 《南京江西道陈必谦授文林郎制》:“人中屈軼,京国为之耸观。”
《高级汉语词典》:屈突通
唐昌黎人。后居长安。唐时官至兵部尚书。后平定王世充有功,拜右仆射,封蒋国公
《國語辭典》:屈才  拼音:qū cái
才能不得发挥。《红楼梦》第五十回:「方才邢李三位屈才,且又是客,琴儿和颦儿云儿三个人也抢了许多,我们一概都别作,只让他三个作才是。」
《漢語大詞典》:殚屈(殫屈)
极为短缺匮乏。新唐书·郭子仪传:“窃惟 河南 、 河北 、 江 、 淮 大镇数万,小者数千,殫屈禀给,未始蒐择。”
分類:短缺匮乏
《骈字类编》:后屈(后屈)
唐书舆服志见上
《漢語大詞典》:耗屈
犹耗竭。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师徒丧败,财用耗屈。”
分類:耗竭
《漢語大詞典》:贾屈(賈屈)
指 贾谊 和 屈原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二人均爱国忧民,而终遭不幸,故并称之。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嘆过 孙阳 ,放同 贾 屈 。”
《骈字类编》:百屈
杨万里初夏诗见一溪下
《漢語大詞典》:屈沈
见“ 屈沉 ”。
《國語辭典》:屈沉  拼音:qū chén
1.沉沦、埋没。元。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二折:「屈沉杀大丈夫,埋没了英雄汉。」《水浒传》第七回:「好不遇识者,屈沉了我这口宝刀。」
2.冤屈、屈辱。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二折:「他在那长朝殿前班部里摆,你教他把屎盆儿顶戴,兀的不屈沉杀了拜将筑坛台。」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俺只道正直萧丞相,元来是风魔的党太尉,堪悲,屈沉杀刘天瑞,谁知,可怎了葫芦提包待制。」
《韵府拾遗 冬韵》:屈龙(屈龙)
杨慎外传游龙草淮南子谓之屈龙
《漢語大詞典》:屈情
(1).压抑感情。 汉 蔡邕 《陈政要七事疏》:“皆屈情从制,不敢踰越。”
(2).犹冤枉。白雪遗音·马头调·捐功名:“屈情屈情,实实的屈情,并无那事情。” 柳青 《狠透铁》:“共产党实事求是哩,不屈情人。”
(3).指委屈之情。 梁斌 《红旗谱》三一:“多少屈情郁积在心里,今天像 黄河 决口一样,哇啦地哭起来。”
《漢語大詞典》:屈杀(屈殺)
委曲之极;冤枉之极。 元 关汉卿 《朝天子·从嫁媵婢》曲:“髩鸦脸霞,屈杀了将陪嫁。规模全似大人家,不在 红娘 下。”《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却将无影丑事来骯脏,可不屈杀了人!”
分類:委曲冤枉
《漢語大詞典》:屈陷
诬陷。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四折:“须不是 王枢密 屈陷他的。”《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因 王生 是个书生,屈陷多时,怜他无端,改‘贜物’做了‘原主’,也是知县好处。”
分類:诬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