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银蜗(銀蝸)
指蜗牛的银白色的屈曲的黏液痕迹。 元 张可久 《醉太平·伤春》曲:“烟消宝鸭,字篆银蜗。”
《漢語大詞典》:枝拘
(1).附着于枝。《淮南子·修务训》:“龙夭矫,燕枝拘,援丰条,舞扶疏。” 高诱 注:“燕枝拘,言其著树如燕附枝也。”一说,木之曲枝,引申为屈曲。
(2).喻拘困。 傅尃 《脉脉》诗:“枝拘坐对人间世,青鸟何由得暂通。”
分類:附着屈曲
《漢語大詞典》:支左屈右
谓射箭时左手持弓,右手屈曲控弦的姿势。战国策·西周策:“ 楚 有 养由基 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曰善。有一人过,曰:‘善射,可教射也矣。’ 养由基 曰:‘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已善息,少焉气力倦,弓拨矢鉤,一发不中,前功尽矣。’”
《漢語大詞典》:骫奊
屈曲之状;头不正之貌。说文·骨部:“骫,骨耑骫奊也。” 段玉裁 注:“骫奊者,谓屈曲之状。”说文·夨部:“奊,头衺,骫奊态也。” 段玉裁 注:“骫奊者,头不正之貌也。”
分類:屈曲
《漢語大詞典》:虚桡(虚橈)
柔弱而易屈曲。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上:“夫松竹贞秀,经寒暑而不衰;榆柳虚橈,尽一时而零落。此草木之性,修短之不同者也。”
分類:柔弱屈曲
《国语辞典》:拖枝马远(拖枝马远)  拼音:tuō zhī mǎ yuǎn
南宋画家马远用独特手法画树,所画枝条常有七八处屈曲,而且大都倒挂,因而称为「拖枝马远」。
《国语辞典》:雕虫篆(雕虫篆)  拼音:diāo chóng zhuàn
书体名。旋绕屈曲如虫形,故称为「雕虫篆」。
《国语辞典》:二头股肌(二头股肌)  拼音:èr tóu gǔ jī
位于腿后面的肌肉。为屈曲膝关节之用。
《漢語大詞典》:诘轧(詰軋)
屈曲纠结貌。 清 王夫之 《南岳赋》:“其巖岫则詰轧绸繆,鈹挺弓彄,始乎纤屈,终乎广裒。”
分類:屈曲纠结
《漢語大詞典》:喙突
大多数哺乳动物退化的喙骨,它与肩胛骨融合并形成一个突起。在人类,喙突从肩胛骨向上向内延伸,然后向前向外弯曲
尺骨上关节面前下部外倾的突起,当胳膊屈曲时与鹰嘴窝相适应
《漢語大詞典》:蠖屈螭盘(蠖屈螭盤)
屈曲盘旋貌。 唐 李绅 《灵蛇见少林寺》诗:“琐文结綬灵蛇降,蠖屈螭盘顾视閒。”
《漢語大詞典》:迁蹇(遷蹇)
犹偃蹇。屈曲貌。 汉 刘向 《九叹·逢纷》:“肠愤悁而含怒兮,志迁蹇而左倾。”
分類:屈曲
《漢語大詞典》:胊胊然
屈曲貌。礼记·曲礼上“以脯脩置者,左胊右末” 唐 孔颖达 疏:“胊,谓中屈也。屈脯,胊胊然也。” 清 杭世骏 《质疑·礼记》:“屈中曰胊,屈其脯,胊胊然也。”
《漢語大詞典》:诎柔(詘柔)
屈曲柔弱。《韩诗外传》卷六:“詘柔顺从,刚强猛毅,与物周流,道德不外。”
分類:屈曲柔弱
《漢語大詞典》:迫诘(迫詰)
谓文字拗口难读。迫,急促;诘,屈曲。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二:“《鐃歌》十八中有难解及迫詰屈曲者:‘如丝如鱼乎悲矣’、‘尧羊蜚从王孙行’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