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3,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秦墟
闾右
蛮族
宜春院
责居
旧窝
石闺
鸟乡
协晨
住所
衡巷
谨舍
椒壸
商馆
栖凭
《漢語大詞典》:秦墟
指 秦 人原先居住过而后已荒芜的地方。文选·潘岳〈西征赋〉:“窥 秦 墟於 渭城 ,冀闕缅其堙尽。” 李善 注:“墟,故所居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淮水:“ 洛涧 北歷 秦 墟下注 淮 ,谓之 洛口 ,经所谓 淮水 逕 寿春县 北, 肥水 从县东北注者也。”
《漢語大詞典》:闾右(閭右)
居住于闾巷右侧的人家。借指富豪。 明 宋濂 《朱府君碣》:“閭右作威福,钳劫细民,不敢少吐气,府君奋然为直於上官,人人敬畏,不敢作非义事。”明史·魏观等传赞:“ 太祖 起閭右,稔墨吏为民害,尝以极刑处之。” 清 赵翼 《题项任田青士居祠堂》诗:“闻君归田来,名行著閭右。”参见“ 閭左 ”。
《國語辭典》:闾左(閭左)  拼音:lǘ zuǒ
居于里门左侧的平民。秦代以居闾左为贫弱,闾右为富强。贫弱者须执劳役及戍守。《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唐。司马贞。索隐:「闾左谓居闾里之左也。秦时复除者居闾左,今力役凡在闾左者尽发之也。」
《國語辭典》:蛮族(蠻族)  拼音:mán zú
泛称未开化的民族。
《漢語大詞典》:宜春院
唐 长安 宫内官妓居住的院名。 开元 二年置,在京城东面东宫内, 东京 ( 洛阳 )也有 宜春院 , 宝应 元年毁于兵火。 唐 崔令钦 教坊记:“妓女入 宜春院 ,谓之内人,亦曰前头人,常在上(皇帝)前头也。” 唐 崔令钦 教坊记:“楼下戏出队, 宜春院 人少,即以 云韶 添之。 云韶 谓之宫人,盖贱隶也。”参阅 宋 程大昌 雍录卷三。
《漢語大詞典》:责居(責居)
谓贬谪到某处居住或罢官闲居。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二:“ 鲁公 时责居在 钱塘 ,闻而密止,上则无及。” 宋 洪迈 容斋续笔·李林甫秦桧:“﹝ 秦檜 ﹞归政事堂,穷詰其语,无以对,旋遭劾,至於责居。”
《漢語大詞典》:旧窝(舊窩)
鸟兽原来居住的地方。比喻故居。 宋 刘克庄 《次韵实之春日》:“角巾久已寻初服,锦帐何须恋旧窝。”
《漢語大詞典》:石闺(石閨)
谓仙女居住的岩洞。 宋 苏轼 《留题仙游潭中兴寺寺东有玉女洞洞南有马融读书石室》诗:“独攀书室窥巖竇,还访仙姝款石闺。” 清 夏允彝 《垂丝海棠赋》:“乃有石闺仙子,甲帐宫娥,喜垂檀袖,笑綰春萝。”
《漢語大詞典》:鸟乡(鳥鄉)
宋 时 鄂州 崇阳县 雷家洞 、 石门洞 民所居住的乡村。 宋 范致明 岳阳风土记:“ 鄂州 崇阳县 雷家洞 、 石门洞 ,山极深远,其间居民,谓之鸟乡。语言侏离,以耕畬为业,非市盐茶不入城市。”
《漢語大詞典》:协晨(協晨)
和谐美好的晨景,道家用以称仙人居住的地方。 唐 皮日休 《伤开元观顾道士》诗:“协晨宫上启金扉,詔使先生坐蜕归。”
《國語辭典》:住所  拼音:zhù suǒ
1.居住的处所。《魏书。卷六九。列传。袁翻》:「那瑰住所,非所经见,其中事势,不敢辄陈。」
2.依《民法》规定,以久住的意思,住在一定地域,而与居所有别,一人同时不得有两住所。
分類:住所居住
《漢語大詞典》:衡巷
平民居住的里巷。泛指民间。 晋 葛洪 抱朴子·塞难:“德行积于衡巷,忠贞尽于事君。” 南朝 陈 徐陵 《与王吴郡僧智书》:“旌賁丘园,采拾衡巷。” 宋 欧阳修 《乞罢政事第三表》:“至於赖天地保全之力,脱风波险陷之危,使臣散髮林丘,幅巾衡巷,以此没地,犹为幸民。”
《漢語大詞典》:谨舍(謹舍)
谓另立馆舍安排居住,并谨慎地侍候、保卫。资治通鉴·秦始皇九年:“ 春申君 大然之。乃出 李园 妺,谨舍而言诸 楚王 。” 胡三省 注:“谨舍者,别为馆舍以居之,奉衞甚谨也。”
《漢語大詞典》:椒壸(椒壼)
后妃居住的地方。旧唐书·哀帝纪:“ 曹操 请刑於椒壼,盖迫阴谋; 马昭 拒命於 凌云 ,窘於见讨。”
分類:后妃居住
《漢語大詞典》:商馆(商館)
旧指 欧洲 各国商人在世界各重要商埠所设贸易和居住的场所。十九世纪外商在我国 广州 建商馆十三所,后实际上成为殖民主义者进行侵略活动的据点。
《漢語大詞典》:栖凭(棲憑)
居住安身。 南朝 梁 任昉 《求为刘瓛立馆启》:“贫不陨穫其心,穷不二三其操,而困无居止,浮寓亲游,垣栋倾替,窐衢垫侧,有朋自远,无用栖凭,皆负笈担簦,櫛风沐露。”
分類:居住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