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和局  拼音:hé jú
1.比赛或赌博的结果不分胜负。如:「跟你下棋盘盘和局,真没意思!」
2.议和的局势。如:「如今战争已呈和局,大家可松一口气了。」
《漢語大詞典》:架造
(1).谓人为地造成(某种局面)。 宋 叶适 《题〈拙斋诗稿〉》:“於是 胡紘 、 刘德秀 等多架造险阻,欲株陷良善,人人皇恐不自保。”
(2).建造。《元典章·吏部六·儒吏》:“某人被烧房舍……其烧不尽木植,已是不堪架造。”
《漢語大詞典》:聋瘖(聾瘖)
亦作“ 聋喑 ”。 聋哑。比喻沉闷闭塞、上下情不通的局面。晏子春秋·谏下十七:“下无言则上无闻矣。下无言,则吾谓之瘖;上无闻,则吾谓之聋。聋瘖,非害治国家如何也。”子华子·晏子问党:“聋喑之朝,上有放志,而下多忌讳。” 清 顾炎武 《华下有怀顾推官》诗:“鐘吕久不鸣,乾坤尽聋喑。”
《漢語大詞典》:世口
局面,情况。 胡万春 《骨肉》三:“ 高老板 近来生意也不大好,要不是,钱倒无所谓……世口真紧呀!”
分類:局面
《國語辭典》:长局(長局)  拼音:cháng jú
可以做长久打算的局面。如:「公司再这么亏损下去,终究不是个长局。」「世事多变,哪有什么长局?」
《漢語大詞典》:造构(造構,造搆)
(1).建造,构筑。后汉书·儒林传序:“乃更修黌宇,凡所造构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
(2).制造,人为地造成某种局面。后汉书·张晧传:“昔贼臣 江充 ,造构谗逆,至今 戾园 兴兵,终及祸难。”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 诸葛诞 造构逆乱,迫胁忠义。”
造搆:编写;撰写。后汉书·班固传上:“ 固 感前世 相如 、 寿王 、 东方 之徒,造搆文辞,终以讽劝,乃上《两都赋》,盛称 洛邑 制度之美,以折西宾淫侈之论。”
《國語辭典》:死棋  拼音:sǐ qí
1.棋局中必死的棋子或必败的棋局。如:「你既走这一步死棋,便注定了失败的结果。」
2.比喻错误或失败的决定。如:「本来以为这是一条有守有攻的妙计,没想到阴错阳差的竟成了一步死棋。」
《漢語大詞典》:前局
(1).以往的局面。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侦戏》:“前局尽翻,旧人皆散,飘零鬢斑,牢骚歌懒。”
(2).谓未来的局面、局势。 黄中黄 《沈荩》:“独 嗣同 、 才常 ,与谈天下前局,其旨趣虽有出入,而手段无不相同。故 嗣同 先为 北京 之行,意覆其首都以号召天下。”
《漢語大詞典》:压台
指唱压台戏,借指拿出最后最好的一手。例如:压台戏。
指稳定局面,使局势平静
《國語辭典》:平局  拼音:píng jú
结果为不分胜负的比赛。如:「这场棋赛,双方赛成平局。」
《国语辞典》:混水  拼音:hùn shuǐ
1.混浊不清的水。如:「一场大雨过后,池塘里一池混水。」也作「浑水」。
2.比喻不正当的事。如:「他们俩做错了事,不知改悔,反要把我们往混水里拉,真是可恨!」
3.比喻紊乱、肮脏的局面或处境。如:「反正混水里好摸鱼,大家乾脆就不做事了。」也作「浑水」。
《国语辞典》:短局  拼音:duǎn jú
1.时间不久的局面。
2.临时的工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九回:「一向都是就些短局,一年倒有半年是赋閒的。」
《國語辭典》:平靖  拼音:píng jìng
靖,定、静。平靖指平定。《三国演义》第六四回:「就委官按治平靖,即勒兵回成都取齐。」
《漢語大詞典》:款局
和议的局面。明史·外国传三·日本:“於是封贡之议起,中朝弥缝 惟敬 以成款局。” 清 姚锡光 东方兵事纪略·海军:“﹝ 法 舰﹞復追击我援 臺 兵轮,澄庆、驭远沉於 石浦港 。未几, 法 款局成。”
分類:和议局面
《國語辭典》:摊子(攤子)  拼音:tān zi
陈设在路旁或广场的简易售货场所。如:「夜市有很多流动摊子,卖著各式各样的货物。」也作「摊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