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至一
古代哲学用语。指高度和谐一致的境界或局面。庄子·缮性:“当是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羣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 郭象 注:“物皆自然,故至一也。”荀子·议兵:“暴悍勇力之属为之化而愿,旁辟曲私之属为之化而公,矜纠收繚之属为之化而调,夫是之谓大化至一。”
《國語辭典》:大局  拼音:dà jú
本指围棋盘面的大体形势。后喻指整个局势。《官场现形记》第三三回:「司里同余道虽是同寅,然而为大局起见,决计不敢回护的。」
《國語辭典》:全局  拼音:quán jú
大局,整个局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八回:「恰好有万把银子药材,装到下江来的;行家知道了,便发电到沿江各埠,要扣这一笔货;这一下子,可全局都被牵了。」
分類:全局局面
《漢語大詞典》:开景(開景)
开辟光明的局面。《宋书·礼志三》:“运动时来,跃飞风举,澄氛海、 岱 ,开景中区,歇神还灵,頽天重耀。”
《漢語大詞典》:挽狂澜(挽狂瀾)
谓扭转局面或风气。语本 唐 韩愈 《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迴狂澜於既倒。” 陈世宜 《得孟硕狱中诗依韵奉怀》:“善加餐饭力宜努,誓挽狂澜愿不违。”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故不得不以自悟者悟人,冀挽狂澜於方倒耳。”
《國語辭典》:构造(構造)  拼音:gòu zào
事物的组织。如:「人体的构造非常微妙复杂。」
《國語辭典》:门面(門面)  拼音:mén miàn
1.商店的铺面。如:「门面很宽」。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三折:「早来到物穰人稠土市子,好门面,好铺席,好库司。」明。贾仲名《升仙梦》第一折:「今日开了这门面,烧的汤热,看有甚么人来。」
2.房屋的外观。《醒世恒言。卷一六。陆五汉硬留合鞋》:「教清琴记了门面,明日再来打探。」
3.生意、交易。《金瓶梅》第四回:「老咬虫,我交你不要慌!我不说与他,也不做出来不信,定然遭塌了你这场门面,交你撰不成钱使!」
4.房屋沿街的部分。《儒林外史》第二四回:「黄家把门面一带三、四间屋都与他住。」《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当下两人做了一集凉篷船,到了北门桥,上了岸,见一所朝南的门面房子。」
5.场面。如:「他这个人最喜欢装门面了。」《老残游记》第七回:「在现在这老和尚以前四、五代上的个老和尚,就将这正经拳法收起不传,只用些『外面光』、『不管事』的拳法敷衍门面而已。」
6.个人的名誉、地位及体面。《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王九妈听得这些风声,怕坏了门面,来劝女儿接客。」
7.表面上、不诚心。《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三:「这富家子虽与杨抽马相好,只是见他兴头有术,门面撮哄而已。」
《国语辞典》:谈开(谈开)  拼音:tán kāi
1.打破初见面时生涩、尴尬的局面。如:「彼此谈开了,场面就热闹多了。」
2.把事情说明白。如:「趁这个机会大家把事情谈开来,免得大家心里存这疙瘩。」
《国语辞典》:小馆(小馆)  拼音:xiǎo guǎn
局面、规模较小的饭馆。如:「待会儿我们上小馆,吃个便饭如何?」
《漢語大詞典》:创局(創局)
谓前所未有的局势或局面。 清 王韬 《变法自强下》:“居今日而论中州大势,固四千年来未有之创局也。”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后序》:“阳託和戎,阴同让衅,实昧抽薪之计,早貽伏莽之戎,此华洋之变局,亦千古之创局也!” 张孝若 《立宪运动及谘议局成立》:“谘议局在 中国 ,本来是破题儿的第一个创局。”
《國語辭典》:要命  拼音:yào mìng
1.要人的性命,使人死亡。比喻非常痛苦难奈。如:「他天天来吵闹,真要命!」
2.形容程度非常严重。如:「疼得要命」、「穷得要命」。
《國語辭典》:好戏(好戲)  拼音:hǎo xì
1.演出精采的戏。如:「好戏连台」。
2.争吵或难堪的局面。如:「夫妇如果意见不合,要多沟通,免得让亲友看好戏。」
《國語辭典》:成局  拼音:chéng jú
1.已成既定局面。如:「既然势已成局,就只能坦然接受。」《儿女英雄传》第一六回:「『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据此看去,明日的事,只怕竟有个八分成局哩!」
2.设局赌博。如:「他最近失业,不求振作,整日在家里成局。」
《國語辭典》:主动(主動)  拼音:zhǔ dòng
能依照自己意思进行的行为或动作。相对于被动而言。如:「争取主动」、「凡事采取主动,免得受人牵制。」
《漢語大詞典》:常局
(1).通常的情况。 清 恽敬 《与姚来卿书》:“趋走之人,滚滚塞门,乃外官常局。”
(2).正常的局面。 王毓岱 《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世变无常局,居民少立锥。”
分類:正常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