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克忠
谓事君能竭诚尽心。书·伊训:“居上克明,为下克忠。” 孔颖达 疏:“事上竭诚。” 蔡沉 集传:“言能尽事上之心。”
分類:竭诚尽心
《漢語大詞典》:任力
(1).使用民力。礼记·王制:“量地远近,兴事任力。” 孔颖达 疏:“上云用民之力惟三日而已,故注云‘治宫室、城郭、道渠’。此言兴事,言兴事则用力难重,故云事,谓筑邑。”
(2).运用劳力;依凭力量。吕氏春秋·察贤:“任力者故劳,任人者故逸。”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帝曰:‘四千里征伐,虽云用奇,亦当任力,不当稍计役费。’”
(3).尽力,费尽心力。韩非子·说疑:“是以羣臣居则修身,动则任力。”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事类:“ 扬 班 以下,莫不取资,任力耕耨,纵意渔猎,操刀能割,必列膏腴。”
《國語辭典》:殚心(殫心)  拼音:dān xīn
尽心。如:「他为工作殚心竭力,毫无怨言。」
《国语辞典》:多慢  拼音:duō màn
多有怠慢。主人对客人谦称未尽心招待之词。《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高翁答言:『多慢。』」《儒林外史》第四○回:「昨日枉驾后,多慢。拙作过蒙称许,心切不安。」
《國語辭典》:呕心血(嘔心血)  拼音:ǒu xīn xuè
形容费尽心思、心力。《三国演义》第三七回:「徽笑曰:『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
《國語辭典》:呕心(嘔心)  拼音:ǒu xīn
呕出心血。语本《新唐书。卷二○三。文艺传下。李贺传》:「(李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后以呕心形容构思时劳心苦虑。如:「呕心镂骨」、「呕心沥血」。
《漢語大詞典》:顺孝(順孝)
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意志。礼记·祭统:“崇祀宗庙社稷,则子孙顺孝。”
《國語辭典》:踶跂  拼音:zhì qí
誇耀自恃的样子。《庄子。马蹄》:「蹩躠为仁,踶跂为义,而天下始疑矣。」唐。成玄英。疏:「踶跂,矜恃之容。」
《漢語大詞典》:历心(歷心)
尽心,重视。韩非子·大体:“故大人寄形於天地而万物备,歷心於山海而国家富。”
分類:尽心重视
《漢語大詞典》:忠诲(忠誨)
尽心教诲。语本论语·宪问:“忠焉,能勿诲乎?” 宋 刘宰 《分韵送王去非之官山阴得再字》:“先入勿偏听,未信勿忠诲。”
分類:尽心教诲
《漢語大詞典》:酷意
犹刻意,极尽心思。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四:“﹝ 徽宗 ﹞及即大位,於是酷意访求天下法书图画。”
《漢語大詞典》:款悉
亦作“欵悉”。 犹言尽心探究。北齐书·神武帝纪下:“性周给,每有文教,常殷勤欵悉,指事论心,不尚綺靡。”
分類:尽心探究
《国语辞典》:做死  拼音:zuò sǐ
拼死、耗尽心力。元。无名氏〈满庭芳。枉乖柳青〉曲:「为几文口含钱做死的和人竞,动不动舍命亡生。」
《漢語大詞典》:屈虑(屈慮)
竭虑。谓尽心考虑。 唐 李翱 《答朱载言书》:“足下不以某卑贱无所可,乃陈词屈虑,先我以书。”
分類:尽心考虑
《國語辭典》:无所不用其极(無所不用其極)  拼音:wú suǒ bù yòng qí jí
1.没有一个地方不竭尽全力。《礼记。大学》:「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2.做坏事时用尽一切卑劣手段。如:「这犯罪集团的做案方式十分毒辣,无所不用其极。」
《国语辞典》:索尽枯肠(索尽枯肠)  拼音:suǒ jìn kū cháng
比喻费尽心思。《花月痕》第三○回:「采秋的令,繁难得很,令人索尽枯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