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51,分31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尺牍
四尺
刀尺
十尺
尺一
尺馀
玉尺
尺幅
尺雪
尺水
九尺
只尺
尺土
尺地
尺五天
《國語辭典》:尺牍(尺牘)  拼音:chǐ dú
尺牍,本指古代书写用的木简,后借指书信。《文选。潘岳。杨荆州诔》:「草隶兼善,尺牍必珍。」唐。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聪明过管辂,尺牍倒陈遵。」也称为「尺简」。
《骈字类编》:四尺
唐 白居易 哭崔二十四常侍 貂冠初别九重门,马鬣新封四尺坟。
分类:四尺
《國語辭典》:刀尺  拼音:dāo chǐ
1.裁衣的剪刀及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唐。杜甫 秋兴诗八首之一:「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2.比喻进退人才。《晋书。卷六○。列传。李含》:「臣虽无祁大夫之德,见含为腾所侮,谨表以闻,乞朝廷以时博议,无令腾得妄弄刀尺。」
《骈字类编》:十尺
唐 白居易 庭松 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
《國語辭典》:尺一  拼音:chǐ yī
1.古代皇帝的诏版长一尺一寸,故称天子诏书为「尺一」。《后汉书。卷六六。陈蕃传》:「尺一选举,委尚书三公,使褒责诛赏,各有所归,岂不幸甚!」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奏启》:「杨秉耿介于灾异,陈蕃愤懑于尺一,骨鲠得焉。」
2.书信。《喻世明言。卷一一。赵伯升茶肆遇仁宗》:「多谢贵人脩尺一,西川制置径相投。」
《骈字类编》:尺馀(尺馀)
宋书五行志元康九年六月庚子有桑生东宫西厢日长尺馀
分类:尺馀
《漢語大詞典》:玉尺
(1).玉制的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术解:“后有一田父耕於野,得 周 时玉尺,便是天下正尺。 荀 试以较己所治鐘鼓金石丝竹,皆觉短一黍,於是服 阮 神识。”
(2).借指选拔人才和评价诗文的标准。 唐 李白 《上清宝鼎诗》:“仙人持玉尺,废君多少才。玉尺不可尽,君才无时休。” 清 赵翼 《秋闱分校即事》诗:“淡墨纔分榜蘂香,遽持玉尺许评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只为金篦能刮眼,更将玉尺付君身。”
(3).尺的美称。 宋 王圭 《宫词》:“金针玉尺裁缝处,一对盘龙落剪刀。”
(4).比喻鱼。 宋 杨万里 《松江鲈鱼》诗:“买来玉尺如何短,铸出银梭直是圆。白质黑章三四点,细鳞巨口一双鲜。” 元 王举之 《水仙子·春日即事》曲:“鱼鳞玉尺戏晴波,燕嘴芹泥补旧窝。”
《國語辭典》:尺幅  拼音:chǐ fú
小幅的字画。如:「这件尺幅的笔法十分细腻,令人爱不释手。」《聊斋志异。卷二。聂小倩》:「女善画兰梅,辄以尺幅酬答,得者藏什袭以为荣。」
《漢語大詞典》:尺雪
一尺厚的雪。指大雪。语本《左传·隐公九年》:“平地尺为大雪。”晋书·陆机传:“大风折木,平地尺雪。” 唐 杜甫 《后苦寒行》之一:“南纪 巫 庐 瘴不絶,太古以来无尺雪。” 元 王恽 《和东坡聚星堂雪诗》:“天风一夜吹端叶,清晓开门惊尺雪。”
分類:一尺大雪
《漢語大詞典》:尺水
小股水流;浅水。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遁:“寸胶不能理 黄河 之浊,尺水不能却 萧丘 之热。” 唐 窦臮 《述书赋上》:“犹尺水之含众象,小山之拟万仞。”宋史·洪迈传:“ 冯湛 创多桨船,底平檣浮,虽尺水可运。”
分類:水流浅水
《骈字类编》:九尺
孟子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 礼记礼器见五尺下 春秋序河不出图疏河图洛书龟龙衔负而出如申侯所说龙马衔甲赤文绿色甲似龟背袤广九尺上有列宿斗正之度帝王纪录兴亡之数是也丈史记武帝纪封泰山下东方如郊祠泰一之礼封广 二尺高九尺其下则有玉牒书
又孔子世家孔子长丨丨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元史五行志至正十二年三月丁丑陕西地震会州公廨墙圮得弩五百馀张长丈馀短者丨丨人莫能开挽 杜甫洗兵马见一生下 冯涓蜀驼引昂藏大步蚕丛国曲颈微仲高丨丨丨苏轼诗汉庭丨丨人谁似老方朔
汪元量 湖州歌 丨琼花一夜开 无双亭曲小徘徊。
《漢語大詞典》:只尺
亦写作“只赤”。 咫尺。形容距离短。 唐 钱起 《江行无题》之六九:“只尺愁风雨, 匡庐 不可登。” 清 方文 《宿义津桥不及访姚休那先生寄此》诗之一:“只尺南村路,依依有梦亲。” 邓溥 《诸岩开朗者以风洞为最》诗:“天工肯落他山后,土著翻令只赤疑。”
分類:写作距离
《國語辭典》:尺土  拼音:chǐ tǔ
狭小的土地。《史记。卷八七。李斯传》:「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文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群凶觊觎,分裂诸夏,一人尺土,朕无获焉。」也作「尺地」。
《漢語大詞典》:尺地
一尺之地,极言其小。孟子·公孙丑上:“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汉书·主父偃传:“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餘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 唐 韩愈 《荐士》诗:“通波非难图,尺地易可漕。” 明 吴宽 《丛桂堂前五咏·藤》:“墙头何须附,尺地幸相容。”
分類:一尺
《漢語大詞典》:尺五天
(1).比喻离帝王极近。 唐 杜甫 《赠韦七赞善》诗:“尔家最近魁三象,时论同归尺五天。” 宋 范成大 《刘德修少卿避暑惠山因便寄赠》诗:“鸣凤朝阳尺五天,怱怱忽过白鸥边。” 元 王恽 《直中书省》诗:“紫禁彤庭尺五天,沉沉碧綺锁秋烟。”
(2).指高空。比喻光明在前。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即次其韵》:“北溟水击三千里,南斗云开尺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