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浊骨凡胎(濁骨凡胎)  拼音:zhuó gǔ fán tāi
凡夫俗子,尘世之人。《孤本元明杂剧。鱼篮记。第三折》:「你本是西方罗汉,难比那浊骨凡胎;今日个功成行满,同共见我佛如来。」《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大家与玉皇大帝相傲,却再不寻思,你这点子浊骨凡胎怎能傲得天过?」
《國語辭典》:凡胎浊骨(凡胎濁骨)  拼音:fán tāi zhuó gǔ
人世间普通、平庸的人。元。无名氏《村乐堂》第一折:「我和这等愚眉肉眼难相瞅,凡胎浊骨难相守。」也作「凡胎俗骨」。
《國語辭典》:灼烧(灼燒)  拼音:zhuó shāo
炽热燃烧。如:「那个小孩被火灼烧成重伤,医生正在进行植皮手术。」
《國語辭典》:五浊恶世(五濁惡世)  拼音:wǔ zhuó è shì
佛教谓充满五种不清净的烦恼世界。五浊指一、命浊,众生多作恶业,致寿命极短;二、烦恼浊,众生充满贪、瞋、痴的烦恼;三、劫浊,世代危厄,饥饿、疾病、战争不止。四、众生浊,众生缺乏善根,不信因果、不持戒;五、见浊,邪说横行。《阿弥陀经》:「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国语辞典》:红尘万丈(红尘万丈)  拼音:hóng chén wàn zhàng
比喻尘世扰攘不断的繁华热闹。如:「都市里红尘万丈,充满诱惑,最重要的是能不迷失自我。」
《国语辞典》:红尘客梦(红尘客梦)  拼音:hóng chén kè mèng
比喻尘世虚幻若梦。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出:「遥望见城南苍翠山色好,把红尘客梦全消。」
《国语辞典》:风尘知己(风尘知己)  拼音:fēng chén zhī jǐ
尘世中的知己朋友。如:「他俩是风尘知已,彼此相扶持。」《孽海花》第一九回:「如素云是袁尚秋替他招呼,怡云是成伯怡代为道地,老先生还自鸣得意,说是风尘知己哩!」
《国语辞典》:风尘碌碌(风尘碌碌)  拼音:fēng chén lù lù
在尘世中庸庸碌碌。《红楼梦》第一回:「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
分类:尘世
《国语辞典》:浮生如寄  拼音:fú shēng rú jì
虚浮的人生,如同寄居尘世。《太平广记。卷三四五。孟氏》:「浮生如寄,年少几何,繁花正妍,黄叶又坠,人间之恨,何啻千端,岂如且偷顷刻之欢也。」也作「浮生若寄」。
《国语辞典》:浮生若寄  拼音:fú shēng ruò jì
虚浮的人生,如同寄居尘世。唐。杨烱〈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浮生若寄,大渐弥留,遗诲子孙,庶几薄葬。」也作「浮生如寄」。
《国语辞典》:绝尘拔俗(绝尘拔俗)  拼音:jué chén bá sú
超脱尘世,不同于流俗。宋。杨万里〈朝请大夫将作少监赵公行状〉:「故其为诗,……有绝尘拔俗之逸韵,其文尤长于论世。」也作「超尘拔俗」、「超尘出俗」、「超世拔俗」。
《国语辞典》:绝世出尘(绝世出尘)  拼音:jué shì chū chén
远离世俗,超脱尘世。《聊斋志异。卷八。局诈》:「遂鼓『御风曲』,其声冷冷,有绝世出尘之意。」也作「绝俗离世」。
《国语辞典》:绝俗离世(绝俗离世)  拼音:jué sú lí shì
远离世俗,超脱尘世。《文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何必偃仰诎信,若彭祖呴嘘,呼吸如乔松,眇然绝俗离世哉!」也作「绝世出尘」。
《国语辞典》:违世遁俗(违世遁俗)  拼音:wéi shì dùn sú
远离尘世,潜隐不出。汉。王粲〈七释〉:「潜虚丈人,违世遁俗。」
《国语辞典》:饮露餐风(饮露餐风)  拼音:yǐn lù cān fēng
以风、露水为食。形容远离尘世间的生活。《孤本元明杂剧。破风诗。第三折》:「虽然形状不寻常,饮露餐风易隐藏。因走绿杨堤畔路,惟闻千树吼斜阳。」也作「饮风餐露」。
《国语辞典》:超世拔俗  拼音:chāo shì bá sú
超脱尘世,不同于流俗。《西湖佳话。灵隐诗迹》:「自从这亭子造了,游人都要到亭子上,息足片时,说些超世拔俗的话。」也作「绝尘拔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