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小姑娘  拼音:xiǎo gū niáng
小女孩。《孽海花》第一四回:「听这两首诗意,情词悱恻,议论和平,这小姑娘倒是崙樵的知己。」
《漢語大詞典》:透撞儿(透撞兒)
指游荡无赖少年。
《國語辭典》:智商  拼音:zhì shāng
评估智力高低的标准,为「智力商数」之简称,又称为IQ(Intelligence Quotient)。以比西量表所测得的心理年龄除以实足年龄,再乘以一百所得的数值,称为「智力商数」。智力商数的平均数为一百,标准差为十五。高于平均数者优于实际年龄的平均值水准,低于平均数者则不如实际年龄的平均水准。两个标准差以下一般被视为智能不足。
《国语辞典》:胖哥  拼音:pàng gē
农村少年的通称。元。杨讷《西游记》第六出:「胖哥,王留,走得来偏疾。」也作「伴哥」。
《漢語大詞典》:儿童剧(兒童劇)
(1).犹儿戏。 唐 李白 《赠友人》诗之三:“謔浪万古贤,以为儿童剧。”
(2).适合于少年儿童年龄特点的,为少年儿童创作演出的戏剧。
《漢語大詞典》:队礼(隊禮)
中国少年先锋队员行的礼。右手五指并紧,手掌向前,高举头上,表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漢語大詞典》:繁华童(繁華童)
美少年。 南朝 梁 沈约 《江蘺生幽渚》诗:“既美脩嫮女,復悦繁华童。”
《漢語大詞典》:泅儿(泅兒)
善游水的少年。 清 褚人穫 《坚瓠九集·观潮》:“伺潮上海门,则泅儿数十,执綵旗,树画伞,踏浪翻涛,腾跃百变,以逞材能。”
分類:游水少年
《漢語大詞典》:幼色
指美少年。大戴礼记·用兵:“踈远国老,幼色是与。” 卢辩 注:“言踈远老成而与幼色者,若 楚恭王 远 申叔时 而用 子反 也。”
《漢語大詞典》:中国少年儿童队
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前身。成立于1949年。
《漢語大詞典》:中国少年报
周报。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报。前身是1949年9月创办的《中国儿童》(曾改名《中国少年儿童》),1951年11月改现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主办。在北京出版。以高小和初中一、二年级学生为读者对象。
《漢語大詞典》:跳皮筋
少年儿童的一种体育活动。跳时由两人分执皮筋两端,其余参加者在皮筋上来回踏跳,跳出各种式样。
《漢語大詞典》:僮男
童男,少年。史记·乐书:“ 汉家 常以正月上辛祠 太一 甘泉 ,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於祠坛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使童女童男三百人鼓槖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劒。”
分類:少年
《漢語大詞典》:童子团(童子團)
解放前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或影响而建立的一种少年儿童组织。也称儿童团。 茅盾 《动摇》十一:“现在各人民团体的负责人,都要到 南乡 去,童子团和纠察队也全体跟去。”
《國語辭典》:体罚(體罰)  拼音:tǐ fá
施教者用一种使受教者身体感到痛苦的惩罚方式,如鞭打、罚站等。如:「体罚并不是训诫学生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