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阆州阆中人,字嘉谟。尧佐弟。真宗咸平三年进士第一。累迁右正言、知制诰。以事贬,寻复。改起居舍人,同判吏部流内铨。旧格选人用举者数迁官,寒士无以进,尧咨进其可擢者。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疏龙首渠注长安城。性刚戾,数被挫。为陕西缘边安抚使,以尚书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入为翰林学士。拜武信军节度使,知天雄军。以气节自任,工隶书,善射,自号小由基。卒谥康肃,改康端。
全宋诗
陈尧咨(九七○~?)(生年据《东轩笔录》卷一四),字嘉谟,阆州阆中(今属四川)人。尧佐弟。真宗咸平三年(一○○○)进士(《咸淳临安志》卷六一),通判济州。召为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擢右正言、知制诰。历知光、开封、永兴、邓、秦、同、天雄、郓、河阳、澶等州府。卒赠太尉,谥康肃。《宋史》卷二八四有传。今录诗四首。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小寿禅师。不知何许人谁氏子也。以同时有永明寿。故称小寿以别之。二寿。皆天台韶国师真子。师闻堕薪而悟。作偈曰。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国师颔之。及开法。衲子争师尊之。天禧中。御史中丞王公随。出镇钱塘。往候师至湖上。去驺从。独步登寝室。师方负暄毳衣自若。忽见之问曰。官人何姓。王公曰。名随姓王。即拜之。师推蒲团藉地坐。语笑终日而去。门人让之曰。彼王臣来。奈何不为礼。此一众所系。非细事也。师唯唯。他日王公复至。众横撞大钟。倾寺出迎。而师前趋立于松下。王公望见。出舆握其手曰。何不如前日相见。而遽为此礼数耶。师顾左右。且行且言曰。中丞即得。奈知事嗔何。其天资粹美如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辽宦官。本宋深州乐寿人,字小喜。幼时为契丹兵所掳,被阉。圣宗时累迁为御院通进。听钦哀皇后密令,伺仁德皇后动静。兴宗即位初,钦哀摄政,欲废帝。仁助帝迁太后于庆州,授左承宣、监门卫大将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9—1052 【介绍】: 宋苏州吴县人,字希文。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历秘阁校理、右司谏、权知开封府。仁宗景祐三年,上《百官图》论用人是非,忤吕夷简,出知饶、润、越三州。康定元年,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改环庆路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守边数年,负防御西夏重任。庆历三年,入为枢密副使,进参知政事。上十事疏,推行新政,为夏竦等中伤,罢政,出知邠州兼陕西四路安抚使。官终户部侍郎、知青州。卒谥文正。工诗文及词,晚年所作《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为世所传诵。有《范文正公集》。
全宋诗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幼孤,母改嫁长山朱姓,遂名朱说,入仕后始还姓更名。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仁宗朝仕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主持“庆历新政”,提出明黜陟、抑侥倖、精贡举等十事。历知睦、苏、饶、润、越、永兴、延、耀、庆、邠、邓、杭、青等州军。皇祐四年,改知颍州,赴任途中病故,年六十四。谥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有北宋刊本,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四部丛刊》景明翻元刊本增别集四卷。《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范仲淹诗,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校以宋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别集中重出诗两首,已予删除。另辑得之集外诗编为第六卷。
词学图录
范仲淹(989-1052) 字希文。其先邠人,后徙苏州吴县。庆历间授参知政事,卒谥文正。有《范文正公集》,有词一卷,见《彊村丛书》。
全宋文·卷三六七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举大中祥符八年进士,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改亳州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名。历秘阁校理、右司谏、知睦州、苏州、权知开封府。直言立朝,屡遭贬黜。历知饶、润、越州,进龙图阁直学士,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降知耀州,改庆州,迁环庆路经略安抚使,改陕西安抚经略招讨使,与韩琦、文彦博等俱为陕西名帅。庆历三年,除枢密副使,寻拜参知政事。针对北宋建立以来形成的积弊,主持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庆历新政」。五年,罢政,以资政殿学士知邠州,兼陕西四路安抚使,改知邓、杭、青、颍诸州。皇祐四年卒,谥文正。著有文集二十卷、别集四卷、奏议十七卷、政府论事二卷、尺牍五卷。《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8—1061 【介绍】: 宋安州安陆人,徙开封雍丘,字子京。宋庠弟。兄弟齐名,时称“二宋”。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累迁太常博士,同知礼仪院,按试新乐,预修《广业记》。历知制诰、翰林学士。任史馆修撰,与欧阳修同修《新唐书》。出知许、亳、成德、定、益等州军,除三司使。《新唐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有《宋景文集》、《益部方物略记》、《笔记》等。
词学图录
宋祁(998-1061) 字子京。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后迁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卒谥景文。因《玉楼春》词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有《宋景文集》,赵万里辑有《宋景文公长短句》一卷。
全宋文·卷四八二
宋祁(九九八——一○六一),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迁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宋庠弟。天圣二年与兄同时举进士,礼部奏祁第一。章献太后不欲以弟先兄,乃擢庠第一,置祁第十,时称大小宋。释褐为复州军事推官。以孙奭荐,改大理寺丞、国子监直讲。庆历三年,累迁至知制诰,历为龙图阁直学士者一,翰林、端明殿者各再,侍读者三,龙图阁者四,先后出知寿、陈、亳、定、益、郑等州。奉诏修《新唐书》,撰列传。书成,迁尚书左丞,进工部尚书、翰林承旨。嘉祐六年卒,年六十四,谥景文。著有《笔记》三卷(存)、集一百五十卷。《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任伋(一○一八~一○八一),字师中,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举进士。曾通判黄州,神宗熙宁时知泸州。元丰四年卒,年六十四。事见《淮海集》卷三三《泸州使君任公墓表》及《宋史》卷三四五《任伯雨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一○五五
任伋(一○一七——一○八一),字师中,孜弟,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与苏洵相友善。庆历中登进士及第,熙宁三年通判黄州,元丰初知泸州。元丰四年三月卒,年六十四。见《淮海集》卷三三《任公墓表》。

人物简介

禅林僧宝传·卷第二十四
禅师名常总。剑州尤溪施氏。母梦男子。颀然色如金。握白芙蓉三柄。以授之。但一柄得。馀委地。觉而娠。后诞三子。伯仲皆不育。总其季也。年十一依宝云寺文兆法师出家。又八年落发。诣建州大中寺。契思律师受具。神观秀异。鸾翔虎视。威掩万僧。伟如也。初至吉州禾山。依禅智材公。材有人望。厚礼延之不留。闻南禅师之风。辞材至归宗。久之无所得而去。归宗寺火。南公迁石门南塔。又往从之。及南公自石门。而迁黄檗积翠。自积翠而迁黄龙。总皆在焉。二十年之间。凡七往返。南公佳其勤劳。称于众。总自负密受。大法旨决。志将大掖临济之宗。名声益远。丛林争追崇之。南公殁。哭之不成声。恋恋不忍去。明年洪州太守荣公修撰。请住泐潭。其徒相语曰。马祖再来也。道俗争先愿见。元丰三年 诏。革江州东林律居为禅席。观文殿学士王公韶。出守南昌。欲延宝觉禅师心公。宝觉举总自代。总知宵遁。去千馀里。王公檄诸郡。期必得之。竟得之新淦殊山穷谷中。遂应命。其徒又相语曰。远公尝有谶记。曰。吾灭七百年后。有肉身大士。革吾道场。今符其语矣。总之名。遂闻天子。有诏住相国智海禅院。总固称山野老病。不能奉诏。然州郡敦遣急于星火。其徒又相语曰。聪明泉者。适自涸(远公所酌之泉。在方丈之西也)。凡两月而得旨。如所乞。就赐紫伽梨。号广惠。其徒又相语曰。聪明泉复涌沸矣。元祐三年。徐国王奏号。照觉禅师。总于衲子有大缘。槌拂之下。众盈七百。总尝燕坐。私相告曰。方丈夜有白光。天香郁然。其得众心如此。山门遣化。多边徼瘴雾处。有死于其所者。总必泣设位祭奠。尽礼荐拔。以故人人感动。罗汉系南禅师。祐公之子。有禅学。未为丛林所信。至东林。总大钟横撞。万指出迎。于清溪之上。于是诸方传之。号小南。其成就后学。又如此。总住持十二年。厦屋崇成。金碧照烟云。如夜摩睹史之宫。从天而堕。天下学者。从风而靡。丛席之盛。近世所未有也。六年八月示疾。九月二十九日浴罢安坐。泊然而寂。十月八日全身葬于雁门塔之东。阅世六十七。坐四十九夏。 赞曰。予尝游东林。览观太息。念其创(御名)之功。丛林之盛。非愿力大士。莫能为之也。东坡词曰。堂堂总公。僧中之龙。呼吸为云。噫欠为风。是事且止。聊观其一戏。盖将谈笑不起于座。而化庐山之下。为梵释龙天之宫。渠不信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030—约1106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第七子。神宗熙宁七年,因郑侠上书请罢新法事,牵连下狱。元丰五年监颍昌许田镇。后退居京城。仕宦偃蹇,不肯一傍贵人之门。文章翰墨,自立规模。工词,多感伤之作,婉丽缠绵。有《小山词》。
全宋诗
晏几道(一○三○?—一一○六?)(《唐宋词人年谱·二晏年谱》),字叔原,号小山,江西临川(今属江西)人。殊子。仁宗至和中,为太常寺太祝(《文忠集》卷二二《侍中晏公神道碑铭》)。曾监颖昌许田镇(《山谷集》卷一六《小山集序》)。徽宗崇宁四年(一一○五),由乾宁军通判转开封府推官(《摛文堂集》卷五《通判乾宁军晏几道开封府判官制》)。转管勾使院(《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八六)。几道以乐府著称,有《小山词》传世。今录诗七首。
词学图录
晏几道(1040-1112) 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人。晏殊第七子。有《小山词》。
全宋文·卷一六六四
晏几道(约一○三○——约一一○六),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熙宁中,为郑侠上书请罢新法事系狱,元丰五年监颍昌府许田镇,又曾任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后退居京师,赐第。能文章,尤工乐府,著有《小山词》。见《摛文堂集》卷五《通判乾宁军晏几道开封府判官制》,《碧鸡漫志》卷二,夏承焘《二晏年谱》。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大通,号善本,俗姓董,颍州(今安徽阜阳市)人。及长,博极群书而无仕宦之意。与弟善思往京师地藏院,选经得度,习毗尼。东游至姑苏,礼圆照于瑞光。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渡淮,留太守岩。久之,出住双林,迁净慈,寻徙法云寺。为青原下十二世,慧林本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今录偈二首。
禅林僧宝传·卷第二十九
禅师名善本。生董氏。汉仲舒之后也。其先家太康仲舒村。大父琪。父温。皆官于颖。遂为颖人。初母无子。祷于佛像前。誓曰。得子必以事佛。即蔬食。俄娠。及生本骨相秀异。方晬而孤。母育于叔祖玠之家。既长博学。操履清修。母亡哀毁过礼。无仕宦意。辟谷学道。隐于笔工。然气刚不屈。沈默白眼公卿。嘉祐八年。与弟善思。俱至京师。藉名显圣地藏院。试所习为大僧。其师圆成律师惠揖者。谓人曰。本它日当有海内名。乃生我法中乎。圆成使听习毗尼。随喜杂华。夜梦见童子。如世所𦘕善财。合掌导而南。既觉曰。诸佛菩萨。加被我矣。其欲我南询诸友乎。时圆照禅师。道振吴中。本径造姑苏。谒于瑞光。圆照坐定。特顾之。本默契宗旨。服勤五年。尽得其要。其整顿提撕之纲。研练差别之智。纵横舒卷。度越前规。一时辈流。无出其右。圆照倚之。以大其家。以季父事圆通秀公。秀住庐山栖贤。出入卧内。如寂子之于东寺。元丰七年春。绝九江游淮山。遍礼祖塔。眷浮山岩丛之胜。有终焉志。遂居太守岩。久之出世。住婺州双林六年。浙东道俗追崇。至谓傅大士复生。移住钱塘净慈。继圆照之后。食堂日千馀口。仰给于檀施。而供养庄严之盛。游者疑在诸天(或云西天)。时号大小本 神考(或作哲宗)闻其名。有诏住上都法云寺。赐号大通禅师。又继圆通之后。本玉立孤峻。俨临清(或云千众)众。如万山环天柱。让其高寒。然精粗与众共。未尝以言徇物。以色假人。王公贵人。施舍日填门。厦屋万础。涂金镂碧。如地涌宝坊。住八年。请于 朝。愿归老于西湖之上。诏可。遂东还。庵龙山崇德。杜门却扫。与世相忘。又十年。天下愿见。而不可得。独与法子思睿俱。睿与余善。为予言其平生。曰。临众三十年。未尝笑。及闲居时。抵掌笑语。问其故。曰不庄敬。何以率众。吾昔为丛林。故强行之。非性实然也。所至见尽佛菩萨行立之像。不敢坐伊蒲塞馔。以鱼胾。名者不食。其真诚敬事。防心离过。类如此。大观三年十二月甲子。屈三指谓左右曰。止有三日已而。果殁。有异禽翔鸣于庭而去。塔全身于上方。阅世七十有五(或三)。坐四十有五夏。 赞曰。本出云门之后。望雪窦为四世嫡孙。平居作止。直视不瞬。及其升堂演唱。则左右顾。如象王回旋。学者多自此悟入。方其将终之夕。越僧梦本归兜率天。味其为人。居处服玩。行己利物。日新其德。不置之诸天。尚何之哉。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善本。族董氏。汉仲舒之后也。其先家大康仲舒村。大父琪。父温。皆官于颖。遂为颖人。母无子。祷白衣大士。誓曰。得子必以事佛。即蔬食俄娠。及生骨相秀异。方晬而孤。母育于叔祖玠之家。既长博学。操履清修。母亡哀毁过礼。无仕宦意。气刚不屈。沉嘿白眼公卿。嘉祐八年。至京师地藏院。试通经得度。习毗尼。随喜杂华。夜梦见童子。如世所画善财。合掌导而南。既觉曰。诸佛菩萨。加被我矣。其欲我南询乎。时圆照道振吴中。造焉。照一见知为法器。特顾之。服勤五年。尽得其要。其整顿提撕之纲。研练差别之智。纵横卷舒。度越前规。一时流辈。无出其右。圆照倚之。以大其家。元丰七年。遍游居浮山太守岩。出世住婺州双林。移钱塘净慈。继圆照后。法席冠江浙。时号大小本云。上闻其名。有诏住上都法云寺。赐号大通禅师。师玉立孤峻。未尝以言徇物。以色假人。王公贵人。施舍填门。而精粗与众共。住八年。请于朝。愿归老西湖。诏可。遂东还。庵龙山崇德。杜门却扫。与世相忘。天下愿见不可得。师临众三十年。未尝笑。及闲居时。抵掌笑语。问其故。曰。不庄敬何以率众。吾昔为丛林。故强行之。非性实然也。所至见佛菩萨行立之像。不敢坐。伊蒲塞馔。以鱼胾名者不食。其真诚敬事。防心离过。类如此。大观三年十二月甲子。屈三指谓左右曰。止有三日。已而果殁。有异禽。翔鸣于庭而去。塔全身于上方。阅世七十五。坐四十五夏。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一
(释宗本)弟子善本,姓董氏,开封人。母祷佛而生,及长,试《华严经》得度,师事圆照,时称大本、小本。诏住上都法云寺,赐号“大通”。后归杭州象坞寺,杜门却扫,专修净业。有僧定中见方丈弥陀佛,示金色身。大观三年十二月甲子,屈三指告门人曰:“止有三日耳。”及期趺坐,西面而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诂。宋洛阳人,字大质。种世衡子。少慕从祖种放为人,不事科举,时称小隐君。父死,录为天兴尉,累转泾原路都监,知原州。御羌有功,神宗召对,迁通事舍人。历环庆、永兴军路钤辖。坐讼范纯仁不当,夺一官,知宁州,徙镇戎军。改知鄜、□州。卒年七十。
全宋诗
种古,字大质,洛阳(今属河南)人。少不事科举,以父功录为天兴尉,累官泾原路兵马都监,历知原、宁、鄜、隰诸州。禦羌有功,与弟谔、诊皆有将略,人称三种。卒年七十。《宋史》卷三三五有传。
全宋文·卷一○五五
种古(一作诂),字大质,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世衡长子。与弟谔、诊,世号「三种」。少慕从祖放为人,不事科举。当任官,辞以与弟,时称「小隐君」。世衡卒,录为天兴尉,特授大理评事、内殿崇班。累转西京左藏库副使、泾原路都监,知原州。熙宁五年,迁通事舍人、西上閤门副使。历环庆、永兴军路黔辖,知宁、鄜、隰诸州。卒,年七十。《宋史》卷三三五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1—1121 【介绍】: 宋眉州丹棱人,字子西。哲宗绍圣间进士。徽宗时,为宗子博士。张商英荐其才,擢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坐贬惠州安置。遇赦还,复官承议郎,归蜀道卒。为文精密,谙达世务,文采风流,人称小东坡。有《三国杂事》、《唐子西文录》、《唐子西集》。
全宋诗
唐庚(一○七一~一一二一),字子西,人称鲁国先生,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调利州司法参军。历知阆中县、绵州(同上书卷七)。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张商英荐其才,四年(一一一○),除京畿路提举常平(《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二一)。商英罢相,坐贬惠州。政和七年(一一一七)(宋刻本《唐先生文集》卷六《黎民权厝铭》),复官承议郎,还京,提举上清太平宫。宣和三年归蜀,道卒,年五十一。庚诗文精密工致,有小东坡之称(《文献通志》卷二三七引李壁语)。卒后次年,其弟庾编遗文为集,卷数不详,已佚。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惠州州学主管郑康佐集当时流传的《寓公集》及闽本、蜀本诗文,编刻《眉山唐先生文集》三十卷(本集郑康佐跋),后世多种抄本、刻本均祖出此本。又有《唐子西文录》一卷。事见《眉山唐先生文集》卷首吕荣义撰《序》,《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唐庚诗,以宋刻《唐先生文集》二十卷(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参校明嘉靖任佃刻《唐先生集》七卷(简称任本,藏北京图书馆)、清雍正汪亮采南陔草堂活字印本《唐眉山集》二十四卷(简称汪本,藏北京图书馆)、《四库全书·唐子西集》二十四卷(称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七
唐庚(一○七一——一一二○),字子西,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人。绍圣元年进士,释褐为利州治狱掾。元符末擢阆中令,崇宁间移官绵州。历凤州教授、宗子博士,以张商英荐,提举京畿常平,坐累贬惠州。政和五年牵复,为承议郎。请祠归蜀,道卒于凤翔。著有《唐先生文集》。见强行父《唐子西文录》,唐文若《书先集后》,《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宋史》卷四四三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2—1151 【介绍】: 宋太原人,后徙襄阳,又徙丹徒。初名伊仁,字元晖,小名虎儿,号懒拙老人,世称小米。米芾子。善书画,徽宗宣和四年,应选为书学博士。高宗绍兴中,仕至权兵部侍郎,以敷文阁待制提举佑神观。受高宗命鉴定法书。善行书。有《阳春集》。
全宋诗
米友仁(一○六九~一一五一),字玄晖,一字君仁,小字虎儿,自号懒拙老人。芾子。文词书画深得家法。早年历知州县。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知滁州。十二年,由将作少监迁屯田员外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七)。十四年,权兵部侍郎。十五年,提举佑神观(同上书卷一五一、一五四)。二十一年,卒(同上书卷一六二),年八十三。《京口耆旧传》卷二、《书史会要》卷六有传。今录诗十二首。
词学图录
米友仁(1086-1165) 字元晖,一字尹仁,小名寅哥、鳌鳌儿、虎儿,自称懒拙老人。祖籍太原,迁襄阳,定居润州(今镇江)。米芾长子,世称"小米"。仕至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工书善画,承父法,稍加已意。书长草隶。父子均为收藏家、鉴赏家。其山水画,墨钩细云,有风雨云烟之势。常自题"墨戏"二字。
全宋文·卷三○八二
米友仁(一○七二——一一五一),原名尹仁,字元晖,自称懒拙老人,润州丹徒(今属江苏镇江)人,芾子。幼力学嗜古,精书画,世号为「小米」。宣和中其父上所作《楚江清晓图》,徽宗甚赞之,召为博士,管勾书艺所。绍兴中任将作监丞,历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提举佑神观。二十一年卒,年八十。见《宋会要辑稿》崇儒三之一、职官五四之一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七、一五一、一五四、一六二,《京口耆旧传》卷二,《画继》卷三,《宋史》卷四四四《米芾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3—1133 【介绍】: 宋河南伊阳人,字公祥。骁勇善战,与弟翟进号大翟、小翟。金兵南犯,以护陵寝功补承信郎。累官京西北路安抚制置使,兼知河南府。击平叛将杨进。屡却金兵进犯,结约沦陷区忠义抗金。在河南累年,金人不敢犯诸陵。诏赐军名“忠护”。授河东、北路军马使,迁忠州团练使。高宗绍兴二年,拒刘豫诱降。后为刘豫裨将杨伟暗杀。
吴氏小四娘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一三六
吴氏小四娘,政和间宣州泾县(今安徽泾县)人。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姚小彭,高宗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以将仕郎特添差福建路安抚大使司准备差遣(《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二之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