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红泉(紅泉)
红色的泉水。传说 汉 东方朔 小时掘井,陷落地下,有人欲引往采仙草,中隔红泉不得渡,其人以一屐与之,遂泛红泉,至仙草之处,采而食之。见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后遂以红泉为传说中的仙境景色之一。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诗:“ 铜陵 映碧涧,石磴泻红泉。” 唐 钱起 《山中酬杨补阙见过》诗:“日暖风恬种药时,红泉翠壁薜萝垂。” 明 屠隆 《綵毫记·知几引退》:“红泉无恙,白云千顷疎。”
《國語辭典》:暴雨  拼音:bào yǔ
急而猛烈的雨。《管子。小匡》:「时雨甘露不降,飘风暴雨数臻。」唐。孟云卿〈行路难〉诗:「君不见长松百尺多劲节,狂风暴雨终摧折。」
《國語辭典》:中雨  拼音:zhōng yǔ
每小时达三至十五公釐的降雨量,称为「中雨」。
《国语辞典》:时数(时数)  拼音:shí shù
1.命运。唐。韦悫〈重修滕王阁记〉:「曾不知荡涤不必系于天灾,兴废自叶于时数。」《聊斋志异。卷一。叶生》:「不意时数限人,文章憎命,榜既放,依然铩羽。」
2.以小时为单位,计算出的时间数。如:「教学时数」、「工作时数」。
《國語辭典》:时速(時速)  拼音:shí sù
运动的物体每一小时所经过的距离。如:「以时速六十公里计算,应该可以在一个小时内抵达三十公里外的村庄。」
《国语辞典》:学分(学分)  拼音:xué fēn
量词。计算学科分量的单位。通常以每一学期每周上课一小时为一学分。如:「这门课共有三学分。」
《國語辭典》:工时(工時)  拼音:gōng shí
工人劳动的时间。各国皆有法律规定工时以保障工作权益与劳动品质。通常以「小时」为计算单位。
《漢語大詞典》:小舞
(1).古人幼小时学习的各种舞蹈的统称。周礼·春官·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 郑玄 注:“谓以年幼少时教之舞。”
(2).犹漫舞。谓聊且舞之。 宋 钱易 《嵇康小舞词序》:“﹝ 薛九 ﹞谢曰:‘老矣,腰腕衰硬,无復旧态。’乃强起小舞,终曲而罢。”
《漢語大詞典》:强风
小时速25到31英里的风,蒲福风级风力为六级
时速39至46英里的风
《國語辭典》:车速(車速)  拼音:chē sù
车辆行进的速度。通常以每小时行驶的里数为计算单位。
《国语辞典》:分钟(分钟)  拼音:fēn zhōng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六十分钟为一小时。如:「她花了三十分钟时间拼好这个拼图。」
《漢語大詞典》:小诵(小誦)
指年小时所诵习的典传。大戴礼记·保傅:“简闻小诵,不传不习,凡此其属,少师之任也。” 王聘珍 解诂:“简闻,谓所闻於简策者。小诵,谓年小时所诵者。”
《漢語大詞典》:五一国际劳动节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等地工人举行大罢工和游行示威,反对资本家的残酷剥削,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经过流血的斗争,取得了胜利。1889年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决定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简称“五一”
《漢語大詞典》:小时节(小時節)
犹言小时侯。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还记得小时节,长夏完了功课,先生也曾教过,只不肯学。”
分類:小时
《国语辞典》:普通病房  拼音:pǔ tōng bìng fáng
相对于加护病房而言,泛指没有二十四小时特殊生理监控仪器或治疗仪器设备的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