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尊亲(尊親)
(1).尊崇父母或祖先。孟子·万章上:“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之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旧唐书·礼仪志五:“大孝莫重于尊亲……数尽四庙,非贵多之道;祀逮七世,得加隆之心。”
(2).尊仰而亲附。礼记·中庸:“唯天下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 郑玄 注:“尊亲,尊而亲之。” 孔颖达 疏:“此节更申明夫子藴蓄圣德,俟时而出,日月所照之处,无不尊仰。”
(3).对人敬称自己的父母。亦以敬称他人父母。后汉书·梁统传:“初以位次,咸共推 统 , 统 固辞曰:‘昔 陈婴 不受王者,以有老母也。今 统 内有尊亲,又德薄能寡,诚不足以当之。’”后汉书·独行传·范式:“ 式 谓 元伯 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
《國語辭典》:师尊(師尊)  拼音:shī zūn
对老师的尊称。如:「徒儿就此叩别师尊,下山去了。」
《漢語大詞典》:大君子
称道德、文章受人尊仰或地位高的人。荀子·仲尼:“其事行也,若是其险污淫汰也,彼固曷足称乎大君子之门哉。”《后汉书·高彪传》:“故不待介者而謁大君子之门,冀一见龙光,以叙腹心之愿。” 宋 王安石 《上杜学士言开河书》:“不敢因循苟简,以孤大君子推引之意。” 清 冯桂芬 《与吉抚部书》:“某何人斯,获与此数,此盖大君子一艺必庸、小善必録之盛心,而自不肖者得之,乃循省涯分而直无以自处焉。”
《漢語大詞典》:宗邦
(1).国都。亦引申指国家。 汉 焦赣 《易林·遯之既济》:“出门东行,日利时良,步骑与駟,经歷宗邦。”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明季流寇起衅於妇人:“馹递一裁,倚馹递为生者无从得食,相率为盗, 闯 贼得以招集之。流毒宗邦,覆灭宗社。”
(2).父母之邦,祖国。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试观南洋 英 属诸埠,其筑路之资大半为华商集股,利之所在,人共趋之。华商何厚於 英 属而薄於宗邦?”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而景教子弟,復多出入於 日斯巴尼亚 之学校,取 亚剌伯 科学而传诸宗邦,景教国之学术,为之一振。”
(3).为世界所尊仰的文明古国。 清 王韬 《弢园文录·原学》:“ 中国 ,天下之宗邦也,不独为文字之始祖,即礼乐制度天算器艺,无不由 中国 而流传及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