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林将(林將)
羽林之将,皇帝护卫军的将领。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宋子惠侯 许瘛 ﹞以 汉 三年用 赵 右林将初击定诸侯。” 颜师古 注:“林将,将士林,犹言羽林之将也。”
《漢語大詞典》:曳足
拖着足。后汉书·马援传:“会暑甚,士卒多疫死, 援 亦中病,遂困,乃穿岸为室,以避炎气。贼每升险鼓譟, 援 輒曳足以观之,左右哀其壮意,莫不为之流涕。”后常用为英勇将领的典实。 金 元好问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诗之三:“焦头无客知移突,曳足何人与共船?” 王闿运 《拟李鸿章陈苗事摺子》:“曳足土室,坐望鼓譟。”
《漢語大詞典》:张杨(張楊)
1936年12月发动 西安 事变的著名将领 张学良 、 杨虎城 的并称。 续范亭 《抗战六周年七七感言》:“ 西安 事变后本是团结最好机会,惜未能示宽大于 张杨 。”
《漢語大詞典》:乱将(亂將)
处事违背常理的将领。《三略·上略》:“夫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败敌者,众也。故乱将不可使保军。”
《國語辭典》:枭将(梟將)  拼音:xiāo jiàng
勇武的将领。《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且太子所与俱诸将,皆尝与上定天下枭将也。」也作「骁将」。
分類:勇猛将领
《漢語大詞典》:起剪
战国 时 秦 国著名将领 白起 和 王翦 的并称。 唐 郗昂 《骊山伤古赋》:“ 起 翦 之功逞, 苏 张 之诈塞。” 清 顾炎武 《松江别张处士悫王处士炜暨诸友人》诗:“论兵卑 起 翦 ,画计小《阴符》。”
《漢語大詞典》:末将(末將)
(1).位次于上将和次将的将领。史记·项羽本纪:“王( 楚怀王 )召 宋义 与计事而大悦之,因置以为上将军; 项羽 为 鲁公 ,为次将, 范增 为末将。”《武王伐纣平话》卷下:“用 周公旦 为参谋,用 祁宏 为末将。”
(2).指低级将官。《三国演义》第一百回:“﹝ 司马懿 ﹞问曰:‘汝识吾阵否?’ 孔明 笑曰:‘吾军末将亦能布之。此乃混元一气阵也。’”
(3).犹言小将。将官的谦称。《封神演义》第三二回:“末将今设有一饭,请大王暂停鸞舆,少纳末将虔意。”
《漢語大詞典》:素将(素將)
宿将。久经战阵的将领。 宋 苏辙 《臣事策上四》:“然今世之人,遂以其乱为戒,而不收其功,举天下之兵数百万人而不立素将。”
《漢語大詞典》:贵节(貴節)
(1).崇尚节操。荀子·议兵:“隆礼效功,上也;重禄贵节,次也;上功贱节,下也:是强弱之凡也。” 杨倞 注:“节,忠义也。”
(2).古代对守土疆吏,将领或使臣的敬称。 明 徐渭 《答俞都戎书》:“曩客贵节,惠谊深篤,有踰骨肉。”
《漢語大詞典》:豪将(豪將)
强横的将领。《晋书·庾亮传》:“如往年偷 石头 仓米一百万斛,皆是豪将辈,而直打杀仓督监以塞责。”新唐书·食货志一:“是时,京师豪将假取不能禁。”
分類:强横将领
《漢語大詞典》:班将(班將)
班军的将领。明史·兵志二:“ 启 禎 时,边事汹汹,乃移班军於边,筑垣、负米无休期,而糗粮缺,军多死,班将往往逮革。”参见“ 班军 ”。
分類:将领
《國語辭典》:班军(班軍)  拼音:bān jūn
1.退兵。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2.轮班留守或上调京师执勤的军队。《明史。卷九○。兵志二》:「班军者,卫所之军番上京师,总为三大营者也。」
《漢語大詞典》:闇将(闇將)
昏昧的将领。六韬·战骑:“此九者,骑之死地也。明将之所以远避,闇将之所以陷败也。”
分類:昏昧将领
《漢語大詞典》:东海公(東海公)
(1). 隋 末农民起义军将领 高士达 自称之号。旧唐书·窦建德传:“ 士达 自称 东海公 ,以 建德 为司兵。”
(2). 清 代诗人 黄遵宪 自署之号。 钱仲联 《黄公度先生年谱》:“ 黄先生 遵宪 ,字 公度 ,别署 观日道人 、 东海公 ……”
《漢語大詞典》:横行将(横行將)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樊噲 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 匈奴 中。’…… 季布 曰:‘ 樊噲 可斩也!夫 高帝 将兵四十餘万众,困於 平城 ,今噲柰何以十万众横行 匈奴 中,面欺!’”后以“横行将”指轻敌的将领。 宋 苏轼 《故李承之待制挽词》诗:“愿斩横行将,请烹乾没儿。”
分類:轻敌将领
《分类字锦》:捧圣(捧圣)
文献通考后唐应顺元年改左右羽林四十指挥为严卫左右军龙武神武四十指挥为捧圣左右军
分类: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