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久已后(久已後)
谓将来。 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三折:“陛下我亲掛了元戎印,久已后我王掌十万里锦乾坤。” 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二折:“我久已后索与他盖一所设像的祠,建一统纪节的碑。”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一折:“又有一个 马良甫 ,是官员家舍人,久已后也是为官的。”
分類:将来
《國語辭典》:一日  拼音:yī rì
1.一昼夜。如:「顺延一日」。《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2.表示过去的某一天。《后汉书。卷八一。李充传》:「一日闻足下与邓将军说士未究。」《儒林外史》第一回:「一日,正和秦老坐著,只见外边走进一个人来。」
3.一旦,极短的时间。《战国策。秦策五》:「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后汉书。卷四○。班彪传上》:「故成王一日即位,天下旷然太平。」
《國語辭典》:千秋  拼音:qiān qiū
1.千年。比喻长久的时间。汉。李陵〈与苏武诗〉:「嘉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梁公九谏》:「上流者,大吉之兆,永保千秋。」
2.尊称别人的生日。有恭维的意味。《官话指南。卷一。应对须知》:「今儿个是令尊大人的千秋,我特意来拜寿。」《红楼梦》第七一回:「今日老祖宗的千秋,奶奶生气,岂不惹人谈论。」
3.死亡的委婉说法。《战国策。燕策二》:「太后千秋之后,王弃国家,而太子即位。」《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列传》:「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从容言曰:『千秋之后传梁王。』太后驩。」
4.长处或特点。如:「环肥燕瘦,各有千秋。」《文明小史》第六○回:「诸君流芳遗臭,各有千秋。何必在这里头混呢?」清。徐珂《清稗类钞。师友类。俞筱甫友谭复堂》:「俞君非风尘中人,老而好学,固自有千秋也。」
《國語辭典》:他日  拼音:tā rì
异日、别日。《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怨谤之语,朕自当之,他日终为居人之利。」
《國語辭典》:明日  拼音:míng rì
次日。《论语。微子》:「明日,子路行以告。」《孟子。公孙丑下》:「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也作「明天」。
《國語辭典》:明朝  拼音:míng zhāo
1.明天早晨。晋。左思〈娇女〉诗:「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唐。杜甫〈春宿左省〉诗:「明朝有封事,试问夜如何?」也作「明旦」、「明曙」。
2.明日、隔天。如:「今日相聚,明朝又将各自天涯。」也作「明旦」、「明曙」。
《國語辭典》:他年  拼音:tā nián
1.以前、过去的那些年。
2.以后、今后。《文明小史》第一二回:「所以教士力劝他们出门游学,暂且躲避几时,等他年此案瓦解冰消,再行回里。」
《國語辭典》:来者(來者)  拼音:lái zhě
1.将来的事。《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文选。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归顺的人。《左传。宣公十七年》:「吾若善逆彼,以怀来者。」
3.后生、后进、后辈。《论语。子罕》:「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文选。曹丕。与吴质书》:「今之存者,已不逮矣,后生可畏,来者难诬。」
《國語辭典》:他时(他時)  拼音:tā shí
1.昔日、往时。唐。杜甫 社日诗二首之二:「今日江南老,他时渭北童。」
2.将来、以后。宋。徐铉 送郝郎中为浙西判官诗:「若许他时作闲伴,殷勤为买钓鱼船。」
《國語辭典》:已去  拼音:yǐ qù
1.已经去除。《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害马已去,世事都捐。」
2.已经离开。《文选。枚乘。上书重谏吴王》:「今大王已去千里之国,而制于十里之内矣。」
3.已死。汉。无名氏〈孤儿行〉:「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
《國語辭典》:来人(來人)  拼音:lái rén
1.来使。南朝宋。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诗:「来人忘新术,去子惑故蹊。」《文明小史》第三五回:「悔生连忙收下,代写收条,付与来人去了。」
2.后人。汉。扬雄 剧秦美新:「宜命贤哲作帝典一篇,旧三为一,袭以示来人,摛之罔极。」
《國語辭典》:前头(前頭)  拼音:qián tou
1.前面。《全唐诗。卷八○六。寒山诗》:「前头失却桅,后头又无柁。」《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前头走的还跑了几个,后头走的,反被前头的拉住,一时跑不脱。」
2.以前、之前。《红楼梦》第一一八回:「如今不信和尚,真怕又要犯了前头的旧病呢。」
《國語辭典》:明天  拼音:míng tiān
1.今天的下一天。《老残游记》第七回:「我这里有个族弟,明天就到的,可以让他去一趟。」《文明小史》第三九回:「我本来就要出洋的,只请东翁借我一千银子的学费,我明天就动身。」也作「明日」。
2.不远的未来。如:「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天会更好。」
《漢語大詞典》:来事(來事)
(1).将来的事。管子·版法解:“冬既闭藏,百事尽止。往事毕登,来事未起。”后汉书·东平宪王刘苍传:“前事之不忘,来事之师也。” 金 元好问 《学东坡移居诗》之八:“相从一笑乐,来事无庸知。”
(2).方言。行。 柯岩 《奇异的书简》三:“得意洋洋地向家人报告:来事!稳格!”如:听说那个厂也用这种机子,上面改了配件,来事得很!
《國語辭典》:时间(時間)  拼音:shí jiān
1.泛指时刻的长短,如地球自转一周是一日,公转一周是一年,日与年等都是时间的单位。
2.目前、现在。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元。秦𥳑夫《剪发待宾》第一折:「我恰才觑了陶秀才相貌,虽则时间受窘,久后必然发迹。」
3.一时之间。宋。晁端礼 朝中措。短亭杨柳接长亭词:「何须苦计,时间利禄,身后功名。」《水浒传》第七回:「原来是本管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
4.凡过去、现在、未来之流转而无限者,相对于空间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