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79,分5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谨对
对舞
时对
对泣
廷对
酬对
对案
对酌
前对
对日
陛对
作对
对对
点对
花对
《漢語大詞典》:谨对(謹對)
古代试策常用语。谓敬答策问。 唐 白居易 《策林一·策尾》:“尘黷圣鉴,俯伏待罪。谨对。” 宋 汪应辰 《廷试策》:“臣不胜惓惓,惟陛下留神省察,实万世无疆之休,臣谨对。”
分類:策问
《韵府拾遗 麌韵》:对舞(对舞)
汉官典职以丝绳系两柱相去数丈两女倡对舞行绳上
《骈字类编》:时对(时对)
诗见时周下
《国语辞典》:对泣(对泣)  拼音:duì qì
相对哭泣。《红楼梦》第六四回:「黛玉起先原恼宝玉说话不论轻重,如今见此光景,心有所感,本来素尝爱哭,此时亦不免无言对泣。」
分类:哭泣
《國語辭典》:廷对(廷對)  拼音:tíng duì
1.在朝廷中当众对答。《后汉书。卷二一。邳彤传》:「彤廷对曰:『议者之言皆非也。』」
2.科举时代,皇帝殿试,称为「廷对」。
《國語辭典》:酬对(酬對)  拼音:chóu duì
应答、对答。《后汉书。卷五三。周黄徐姜申屠列传。申屠蟠》:「唯南郡一生与相酬对。」《宋史。卷四四五。文苑列传七。熊克》:「尤淹习宋朝典故,有问者酬对如响。」
《漢語大詞典》:对案(對案)
犹对狱。受审。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三折:“今日在森罗殿上对案。”红楼梦第二八回:“一个偷情,一个寻拿;拿住了,三曹对案我也无回话。”
分類:对案受审
《國語辭典》:对酌(對酌)  拼音:duì zhuó
相对饮酒。唐。李白 山中与幽人对酌诗:「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只是我两人对酌,觉得少些高兴,再得一两个人同酌,助一助酒兴为妙。」
分類:饮酒
《漢語大詞典》:前对(前對)
敌手,对手。《宋书·武帝纪中》:“爰初发跡,则奇謨冠古,电击强妖,则锋无前对。”
《漢語大詞典》:对日(對日)
回答有关太阳问题的故事。出处有二:(1)后汉书·黄琬传:“ 建和 元年正月日食……太后詔问所食多少, 琼 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 年七岁,在傍,曰:‘何不言日食之餘,如月之初?’ 琼 大惊,即以其言应詔,而深奇爱之。”(2)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夙惠:“ 晋 明帝 数岁,坐 元帝 膝上,有人从 长安 来……因问 明帝 :‘汝意谓 长安 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 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 元帝 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 长安 。’”后因以“对日”为形容幼年聪慧之典。 北周 庾信 《伤王司徒褒》诗:“青衿已对日,童子即论天。” 唐 王维 《恭懿太子挽歌》:“翀天王子去,对日圣君怜。”
《漢語大詞典》:陛对(陛對)
在殿堂上回答皇帝的咨询。宋史·徽宗纪四:“乙未,詔监司未经陛对毋得之任。”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四年:“ 贄 初除御史,未及陛对,即奏论:‘ 亳州 狱起,小人意在倾 富弼 以市进。’”
《國語辭典》:作对(作對)  拼音:zuò duì
1.敌对。《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有那负债还不起的,他便替人赔偿。又且路见不平,专要与那瞒心昧己的人作对。」《文明小史》第四一回:「有位军机大臣,本是多年的老人,上头正在向用的时候,他偏偏同他作对。」
2.为配偶。元。曾瑞《留鞋记》第一折:「想姐姐这般丰韵,自然有个俊俏的郎君作对哩。」《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至于婚姻大事,儿女亲情,有贪得富的,便是王公贵戚,自甘与团头作对。」
《国语辞典》:对对(对对)  拼音:duì duì
一对一对。如:「对对佳偶」。
分类:对对
《國語辭典》:点对(點對)  拼音:diǎn duì
清点核对。《百丈清规。卷上。入院。交割砧基什物》:「详细询问山门事务,砧基契书什物,逐一点对交割,计算财谷。」
《骈字类编》:花对(花对)
唐 刘长卿 陪辛大夫西亭宴观妓 莺窥陇西将,花对洛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