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03,分94页显示  上一页  51  52  53  54  55  57  58  59  6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菱寒
驴寒
笳寒
却寒帘
双寒
剥寒
内寒
泼寒胡
辟寒香
苇寒
消寒图
湘寒
簪寒
寒陆
寒窟
《骈字类编》:菱寒
话腴见芡花下
《韵府拾遗 寒韵》:驴寒(驴寒)
王禹偁诗仆瘦途中病驴寒雪里骑
《漢語大詞典》:笳寒
形容气候严寒。 北周 庾信 《出自蓟北门行》:“笳寒芦叶脆,弓冻紵弦鸣。” 倪璠 注:“笳寒、弓冻,言北地之苦寒也。”
分類:气候严寒
《漢語大詞典》:却寒帘(卻寒簾)
亦作“却寒帘”。 古代传说帘名。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 同昌公主 ﹞堂中设连珠之帐,却寒之帘……却寒帘,类玳瑁,斑有紫色。云却寒之鸟骨所为也,未知出自何国。”
《骈字类编》:双寒(双寒)
宋 杨万里 池亭双树梅花 开尽梅花半欲残,两株晴雪作双寒。
《漢語大詞典》:剥寒
方言。犹贬低。 浩然 《艳阳天》第二八章:“瞧你把人家 立本 剥寒的一个钱都不值了!”
分類:方言贬低
《國語辭典》:内寒(內寒)  拼音:nèi hán
由体内所自发的寒气。中医指因阳气虚弱,脏腑功能衰退而引起的水液运化障碍、浊阴滞留的病症。症状为吐泻、腹痛、手足逆冷或水肿痰饮等,虽用取暖或覆被等外在方式也都不能去除寒气。
《漢語大詞典》:泼寒胡(潑寒胡)
见“ 泼寒胡戏 ”。
《漢語大詞典》:泼寒胡戏(潑寒胡戲)
古代西域的一种乐舞。每年十一月严寒时,由勇壮少年裸体结队而舞,鼓乐伴奏,观者以水泼之。旧唐书·中宗纪:“御 洛城 南门楼观泼寒胡戏。”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乐通三:“泼寒胡戏:冬月,为海西胡人裸体,寒水泼之。自 则天 末年始。 中宗 尝因蕃夷入朝,作此戏御楼观之,所歌曲即《苏摩遮》也。”亦省作“ 泼寒胡 ”、“ 泼寒 ”、“ 泼胡 ”。旧唐书·张说传:“且泼寒胡未闻典故,裸体跳足,盛德何观;挥水投泥,失容斯甚。” 宋 苏轼 《次韵刘景文赠傅曦秀才》:“未能飞瓦弹清角,肯便投泥戏泼寒。” 王国维 《戊午日短至》诗:“烬灰拨尽寒无奈,愁看街头戏‘泼胡’。”
《漢語大詞典》:辟寒香
异香名。相传焚之可避寒气。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辟寒香, 丹丹国 所出, 汉武 时入贡,每至大寒,於室焚之,暖气翕然,自外而入,人皆减衣。”
《骈字类编》:苇寒(苇寒)
何景明 画鹤赋 憩夜渚而苇寒,食秋塘而蓼苦。
《國語辭典》:消寒图(消寒圖)  拼音:xiāo hán tú
旧俗从冬至起画八十一圈的图,用来记逐日天气的阴晴雨雪。参见「九九消寒图」条。
分類:冬至形制
《國語辭典》:九九消寒图(九九消寒圖)  拼音:jiǔ jiǔ xiāo hán tú
每年一旦冬至来临,天气即日冷一日,俗谓之「九九寒天」。一般都得到冬至后的八十一天,才见春风送暖。古人为了计算这段日子,于是想出制图计日的方式,以画梅、画圆圈或填影格字等形式来记载。如明朝以前的〈九九消寒图〉,多是一株八十一瓣的梅花或有八十一小圈的九丛圆圈,过了冬至,逐日涂满一瓣或一小圈以计日。
分類:冬至
《骈字类编》:湘寒
唐 郑巢 送衡州薛从事 楚霁云连寺,湘寒浪浸城。
《韵府拾遗 寒韵》:簪寒
吴融诗粉薄涂云母簪寒篸水晶
《韵府拾遗 屋韵》:寒陆(寒陆)
李梦阳诗弱蘋布霜涟丛兰委寒陆
《骈字类编》:寒窟
南北朝 刘删 赋得马 独饮临寒窟,离群思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