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49,分84页显示  上一页  42  43  44  45  46  48  49  50  5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寒璧
寒病
寒晨
寒痴
寒悴
寒覆
寒海
寒胶
寒坰
寒梨
备寒
陇寒
檐寒
脾寒
伤寒论
《國語辭典》:寒璧  拼音:hán bì
比喻月亮。因为月圆时其状似璧,故名。宋。陆游大醉梅花下走笔赋此〉诗:「酒阑江月上,珠树挂寒璧。」
《骈字类编》:寒病
汉书陈汤传:汤击郅支时中寒病,两臂不诎申,汤入见,有诏毋拜。
分类:寒病
《骈字类编》:寒晨
李贺 自昌谷到洛后门诗 石涧冻波声,鸡叫清寒晨。
《骈字类编》:寒痴(寒痴)
宋 欧阳修 尝新茶呈圣俞 万木寒痴睡不醒,惟有此树先萌芽。
《漢語大詞典》:寒悴
(1).犹寒微;微贱。晋书·张华传:“ 卞 以寒悴,自 须昌 小吏受公成拔,以至今日。”
(2).指寒微之人。晋书·王廙传:“殿下若超用寒悴,当令人才可拔。”
(3).比喻风格瘦硬寒峭。 宋 苏轼 《观子玉郎中草圣》诗:“ 柳侯 运笔如电闪, 子云 寒悴 羊欣 俭。百斛明珠便可扛,此书非我谁能双?”
《骈字类编》:寒覆
庾信司马裔墓志铭:嗟我遗嗣,崎岖赵武;寒覆鸟翼,饥吞兽乳。
《骈字类编》:寒海
唐 许敬宗 奉和秋日即目应制 辞燕归寒海,来鸿出远天。
《漢語大詞典》:寒胶(寒膠)
指秋天的胶。胶喜干恶湿,秋季弓黏结牢固,虽折而胶不解,故以“寒胶”喻指劲弓。 北齐 樊逊 《祸福报应对》:“三折寒胶,再游 金马 。”北齐书·文襄帝纪:“今寒胶向折,白露将团,方凭国灵,龚行天罚。”升庵诗话卷十引 隋 江总 《折杨柳》诗:“塞北寒胶拆, 江 南杨柳结。”参见“ 胶折 ”、“ 折胶 ”。
《漢語大詞典》:寒坰
寒冷荒凉的野外。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赏花》:“ 朝云 何处?空怜草宿寒坰。” 明 屠隆 《昙花记·群魔历试》:“想着我朝宴华堂,昼出荒郊,夜宿寒坰。”
《骈字类编》:寒梨(寒梨)
唐 皎然 早秋桐庐思归示道谚上人 猿来触净水,鸟下啄寒梨。
《骈字类编》:备寒(备寒)
司马光进五规状:昔圣人之教民也,方暑则备寒,方寒则备暑。
《骈字类编》:陇寒(陇寒)
唐 李白 过四皓墓 陇寒惟有月,松古渐无烟。
《骈字类编》:檐寒(檐寒)
李益赋得早燕送别诗见梁空下。
《国语辞典》:脾寒  拼音:pí hán
中医上指脾阳不振而引起脾胃虚寒的病症。主要症状有腹痛、呕吐、泄泻、四肢冷等。
《国语辞典》:伤寒论(伤寒论)  拼音:shāng hán lùn
书名。汉朝张机著《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张机死后,书散佚不全,晋王叔和为之蒐集整理,取其专论伤寒部分,辑为《伤寒论》,六篇十章。全书主以六经辨證治急性热病,为方书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