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44
词典
1
分类词汇
242
佛典
1
共242,分1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寒月
寒花
寒色
清泠
寒日
恻恻
冲寒
棱棱
寒窗
寒气
洒然
寒夜
荒寒
料峭
烈烈
《漢語大詞典》:
寒月
(1).清冷的月亮。亦指清寒的月光。 唐
李白
《望月有怀》
诗:“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 元
吴澄
《送国子伴读倪行简赴京》
诗:“不怕狂风妨去鷁,偏愁寒月照栖鸦。” 瞿秋白
《饿乡纪程》
十四:“偶尔掠过林木的缺处,就突然放出晶光雪亮的寒月,寒芒直射,扑入车窗。”
(2).寒冷的月令,指冬天。 明
谢肇浙
《五杂俎·物部三》
:“园有餘地,不能种蔬,竞拔草根醃藏,以为寒月之用。”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
之七:“寒月富桑麻,酒酣歌相续。”
分類:
寒冷
清冷
月
月令
冬天
清寒
月光
《漢語大詞典》:
寒花
亦作“ 寒华 ”。 寒冷时节开放的花。多指菊花。 晋
张协
《杂诗》
:“寒花发黄采,秋草含緑滋。” 晋
陶潜
《九日闲居》
:“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 唐
李颀
《送李回》
诗:“千巖曙雪旌门上,十月寒花輦路中。” 明 汤潜
《衲子道明云渎川陶古石家菊甚好儿子中偕看有诗二首子亦兴发诗以招之》
:“萝门何处通幽曲,背指寒花屋后栽。”
分類:
寒冷
时节
开放
菊花
《國語辭典》:
寒色
拼音:
hán sè
1.严厉的脸色。如:「面有寒色」。
2.清寒的景象。唐。李颀〈
望秦川
〉诗:「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冬月间著炭火煨,哪愁他寒色透重衣。」
3.会令人产生收缩、寒冷等感觉的色彩。如蓝、紫、青等色。
分類:
寒冷
美术
寒气
时节
颜色
感觉
气色
景色
枯草
荒凉
原野
白色
《國語辭典》:
清泠
拼音:
qīng líng
1.清净凉爽。汉。
王延寿
〈
鲁灵光殿赋
〉:「鸿爌炾以爣阆,飋萧条而清泠。」唐。
柳宗元
钴鉧潭西小邱记
:「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
2.形容声音清脆悠扬。唐。
元稹
〈
善歌如贯珠赋
〉:「美清泠而发越,忆辉光之璀璨。」宋。
陈允平
〈
酹江月。汉江露冷
〉词:「一曲清泠声渐杳,月高人在珠宫。」
分類:
清凉
水名
风神
声音
寒冷
音清
清越
郭璞
《漢語大詞典》:
寒日
(1).寒冷的天气。
《后汉书·郑兴传》
:“今年正月繁霜,自尔以来,率多寒日,此亦急咎之罚。” 唐
陆龟蒙
《书带草赋》
:“几临寒日,幸到青春。”
(2).寒冬的太阳。 晋
陶潜
《答庞参军》
诗:“惨惨寒日,肃肃其风。” 唐
李百药
《登叶县故城谒沈诸梁庙》
诗:“总轡临秋原,登城望寒日。” 明
何景明
《渡泸赋》
:“晨瞻崇丘,鬱乎相袤,扃以水峡,隐以大洲,沙莽寒日,江深夕流。”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
之一:“寒日惨无光,朔风何凛厉。”
分類:
寒冷
寒冬
天气
日
《國語辭典》:
恻恻(惻惻)
拼音:
cè cè
1.悲伤。唐。
杜甫
〈
梦李白
〉诗二首之一:「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清。吴翌凤〈玉楼春。空园数日无芳信〉词:「空园数日无芳信,恻恻残寒犹未定。」
2.恳切。《后汉书。卷四五。张酺传》:「张酺前入侍讲,屡有谏正,訚訚恻恻,出于诚心。」
分類:
寒冷
恳切
悲痛
寒冷貌
凄凉
《漢語大詞典》:
冲寒(衝寒)
冒着寒冷。 唐
杜甫
《小至》
诗:“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清
钱谦益
《入朝有作呈词馆诸公》
诗:“朝朝待漏侍金舆,往往衝寒对玉除。” 朱自清
《别》
:“晚上最后一班车来了,他们终于没有来。他恼了,没精打彩地冲寒而回。”
分類:
寒冷
《國語辭典》:
棱棱(稜稜)
拼音:
léng léng
1.寒冷的样子。南朝宋。
鲍照
〈
芜城赋
〉:「棱棱霜气,蔌蔌风威。」
2.威严不阿。《新唐书。卷一一四。崔融传》:「从为人严伟,立朝棱棱有风望。」
《國語辭典》:
棱棱(稜稜)
拼音:
léng leng
怒目而视。如:「你别棱棱的瞪著我。」
分類:
失神
发呆
寒冷
严寒
威严
寒冷貌
高耸
消瘦
山石
方正
耸突
瘦骨
突起
突兀
骨立
重迭
《國語辭典》:
寒窗
拼音:
hán chuāng
寒冷的窗前。借指苦读。元。关汉卿《蝴蝶梦》楔子:「枉了寒窗下受辛勤,却被那愚民暗哂。」《红楼梦》第六六回:「我们家从祖宗直到二爷,谁不是寒窗十载,偏他不喜读书。」
分類:
寒冷
窗口
寂寞
艰苦
读书
书生
《國語辭典》:
寒气(寒氣)
拼音:
hán qì
寒冷之气。《礼记。月令》:「季春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唐。
刘长卿
感怀
诗:「水近偏逢寒气早,山深常见日光迟。」
分類:
寒气
寒冷
《國語辭典》:
洒然
拼音:
xiǎn rán
1.吃惊的样子。《庄子。庚桑楚》:「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
2.寒冷的样子。《黄帝内经素问。卷一二。风论》:「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宋。范仲淹〈鄠效友人王君墓表〉:「时也天地人物,洒然在冰壶之中。」
3.肃然起敬的样子。《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是日观范雎之见者,群臣莫不洒然变色易容者。」
分類:
寒冷
整齐
肃敬
寒冷貌
肃敬貌
整齐貌
裴骃
《漢語大詞典》:
寒夜
寒冷的夜晚。
《艺文类聚》
卷四二引 南朝 宋 孝武帝
《夜听妓诗》
:“寒夜起声管,促席引灵寄。” 南朝 梁武帝
《织妇》
诗:“调梭輟寒夜,鸣机罢秋日。” 唐
刘禹锡
《酬乐天小亭寒夜有怀》
诗:“寒夜阴云起,疎林宿鸟惊。”
分類:
寒夜
寒冷
夜晚
《漢語大詞典》:
荒寒
既荒凉又寒冷。例如:人马困于荒寒,死者甚众。
分類:
荒凉
寒冷
《國語辭典》:
料峭
拼音:
liào qiào
形容风冷。宋。
苏轼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词:「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三出:「寒风料峭透冰绡,香炉懒去烧。」
分類:
料峭
来回
微寒
摆动
风力
寒冷
尖利
《國語辭典》:
烈烈
拼音:
liè liè
1.高峻的样子。《诗经。小雅。蓼莪》:「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2.形容极端强烈。唐。张说〈
祭石岭战亡士文
〉:「嗟尔战夫,烈烈忠勇,奋不顾命,志无旋踵。」
3.拟声词:(1)形容风的声音。晋。刘琨〈
扶风歌
〉:「烈烈悲风起,泠泠涧水流。」(2)形容声音多且繁杂。南朝宋。谢惠连〈捣衣〉诗:「肃肃莎鸡羽,烈烈寒蟹啼。」(3)形容水流的声音。唐。
皮日休
〈
霍山赋
〉:「有泉烈烈,其来如决。」
分類:
高峻貌
功业
威武貌
忧伤
高峻
威武
刚正
鲜明
忧伤貌
象声词
明灿
寒冷貌
寒冷
灿烂
雄伟
德行
显豁
坚贞
伟貌
显赫
显著
太平天国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