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周利
谓财利富足。语本孟子·尽心下:“周於利者,凶年不能杀。” 朱熹 集注:“周,足也。” 严复 《有如三保》:“又有一种自命智计之士,以谓周利则凶年不杀,故明知国势既危,其心之谋利益至。”
分類:财利富足
《漢語大詞典》:富繁
富足繁荣。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十二:“吾 松 不但文物之盛可与 苏州 并称,虽富繁亦不减於 苏 。”
分類:富足繁荣
《漢語大詞典》:殷盈
(1).丰盈,富足。 汉 应劭 《汉官仪》卷上:“京兆。絶高曰京;京;大也。十亿曰兆。欲令帝都殷盈也。”
(2).众多。语出《诗·郑风·溱洧》:“殷其盈矣。”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篇第二章结语:“男女殷盈,相谑而乐。”
《漢語大詞典》:登盈
富足盈余。 宋 苏舜钦 《谘目三》:“岁有登盈,缘何改更,遂至亏少?”
分類:富足盈余
《漢語大詞典》:饶雄(饒雄)
富足雄厚。新唐书·颜真卿传:“ 第五琦 方参 进明 军,后得其法以行,军用饶雄。”
分類:富足雄厚
《漢語大詞典》:温富
温厚富足。《宋书·孝义传·徐耕》:“陈积之穀,皆有巨万,旱之所弊,实钟贫民,温富之家,各有财宝。”
分類:温厚富足
《漢語大詞典》:殷足
殷实,富足。后汉书·杜诗传:“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三国志·魏志·司马芝传:“天下仓廩充实,百姓殷足。”《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六人里头,只有 刘 蒋 二人家事凉薄些儿。那四位却也一个个殷足。”明史·冯琦传:“比来天下赋额,视二十年以前,十增其四。而民户殷足者,则十减其五。”
分類:殷实富足
《漢語大詞典》:殷赈(殷賑)
丰饶,富足。文选·张衡〈西京赋〉:“郊甸之内,乡邑殷賑。” 薛综 注:“殷賑,谓富饶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故以殷賑外区,焕衍都内者矣。”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 襄阳郡 , 荆州 刺史治,邑居殷賑,冠盖相望,一都之会也。”
分類:丰饶富足
《漢語大詞典》:富蕃
富足繁盛。 宋 曾巩 《繁昌县兴造记》:“予知县之去陋名,而仕者争欲来,行旅者争欲游,昔之疵者日以减去,而索寞者日以富蕃;称其县之名,其必自此始。”
分類:富足繁盛
《漢語大詞典》:丰康(豐康)
富足康宁。明史·乐志二:“祥风瑞靄兮弥坛壝,丞民率土兮悉获丰康。”明史·乐志二:“农事待兮丰康,予稽首兮以望。”
分類:富足康宁
《漢語大詞典》:饫饶(飫饒)
谓粮草富足。《文选·王粲〈从军诗〉》:“军中多飫饶,人马皆溢肥。” 李善 注:“ 杜预 《左氏传注》曰:‘飫,猒也。’説文曰:‘饶,饱也。’” 吕向 注:“饶,餘也。”
分類:粮草富足
《漢語大詞典》:杅杅
广大貌;富足貌。杅,通“ 于 ”。荀子·儒效:“是杅杅亦富人已,岂不贫而富矣哉!故君子无爵而贵,无禄而富。” 杨倞 注:“杅杅,即于于也。自足之貌。” 王先谦 集解引 王引之 曰:“案,《方言》:‘于,广大也。’《文王世子》:‘于其身以善其君。’ 郑 注曰:‘于读为迂,迂犹广也、大也。’《檀弓》:‘易则易,于则于。’《正义》亦曰:‘于谓广大。’重言之,则曰于于……是言学之富如财之富也。故曰:‘是杅杅亦富人已。’”
《漢語大詞典》:丰凝(豐凝)
富足安定。《宋史·乐志八》:“九秩燕豫,三纪丰凝。”
分類:富足安定
《漢語大詞典》:阜实(阜實)
富足充实。 南朝 梁 刘孝标 《东阳金华山栖志》:“养给之资,生生所用,无不阜实藩篱,充牣崖巘。”
分類:富足充实
《漢語大詞典》:富治
(1).富足而有秩序。尉缭子·兵谈:“夫土广而任则国富,民众而治则国治;富治者,民不发軔,甲不出暴,而威治天下。”
(2).用浪费的办法来治理。谓尚奢侈。《商君书·去强》:“国富而贫治,曰重富,重富者强;国贫而富治,曰重贫,重贫者弱。” 朱师辙 解诂:“富治,谓尚奢侈。”